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读书经历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續阜中生活鱗爪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2期  作者:劉大同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读书经历 开夜车 劳作课

    開夜車同學們進入初三都會感到學習有壓力,因一年後就要闖升高中的考試關,誰都知道這一關能否順利通過,直接影響到一生前途。我們家住東坎地區的幾人—沈福安、辛立業、邢昆和我,本來學習都很努力,成績屬上等,這時就更加勤奮刻苦,活動時很少到操場上去,下晩自修了,總是在班主任再三催促下才怏怏然離開教室。一次在走向宿舍的路上,不知是誰說:「聽說過去畢業班同學常在熄燈後偷偷返回教室學習,我們何不也試一試」。他的話提醒了我們東坎地區同學。第二天相約買來了小蠟燭作好照明準備...

  • 文章貧苦艱辛的讀書時期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4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读书经历 学校概况 人物经历

    考入太原第一師範我是一個家庭相當貧寒的孤兒,我於高級小學畢業後,因爲寡母無法籌措我就讀普通中學的費用,而我繼續深造的決心又非常堅強,於民國十四年(一九二五)暑假,考入官費的太原山西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每月發給學生五塊錢的公費,由學生自己組織伙食團,學校有許多伙食團,有的吃的好,有的吃的壞,我加入吃的壞的伙食團,每月付兩三塊錢的伙食費,三五個月下來,我可以積存十元左右,我把積存下的錢,寄給家中老母,以補貼她的生活。那時的山西省政當局,對於師範畢業生,並不分配...

  • 文章定於一齋讀書記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6期  作者:姚蒸民 出版时间:1973-02-01
    关键字: 书斋 读书经历 政治活动 古籍 书目

    定於一齋者,來臺前自署之書齋名也。齋在釜溪舊居。民國十八年間,家人遷居釜溪,以跨院房舍三間,供余起居讀書之用,喜其庭院幽雅,而晨昏每見霞烘,因思以綺霞軒名之,請於先君。先君曰:「不可以是爲名,必自隳其志氣也。」數年後,讀孟子至梁惠王問曰:「天下鳥乎定?」曰:「定於一。」乃砰然有感於中,顧仍未擬以之爲齋名也。會某日家人閒聚,先君謂余曰:「汝之祖父,學究天人,書無不讀,英年而隕,志業未宏,可悲孰甚。余雖於子書史部略有所窺,釋道經典,粗知梗槪,殆不及爾祖十之一...

  • 文章華西中學三年回憶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6期  作者:鍾涇開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华西中学 家境清寒 读书经历 回忆往事

    家鄉華西中學原名五華樂育中學,景色宜人,依山傍水,前有韓江浩蕩暢流東,側傍依靠一座黃塘嶺,美麗河山對照著山青水秀,追憶童年往事一幕幕浮現眼前,它曾經培育無數學識傑出之士,國家棟樑人材,服務社會人群,譬如:西林鄉卓中和六位孫兒經由華城樂中再赴梅縣樂育高中完成教育,赴德國、瑞士、國外留學深造,獲得醫學博士學位,作育英才,名揚中外,爲家鄉學校爭光。華城樂中是家鄉唯一由教會創辦的私立中學,教授外語德文,因有德國傳教牧師俗稱(番鬼佬)在校傳播福音,受到民族意識的影...

  • 文章躍馬雄風話「數園」恭祝 胡庸之將軍八十大壽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4期  作者:楊德英 出版时间:1979-07-01
    关键字: 读书经历 人物评价 运动成就 爱国行动 文武兼备 教育家 胡三余

    我的世伯恩師,「數園」主人胡庸之三餘將軍,今年八十大壽。外子蔡仁厚敎授說:長者有慶,理當致賀。我說:我要寫篇文章,你就替我代撰一副賀聯吧。他不但一口答應,而且做成兩副:「絳帳傳薪承厚澤,金戈躍馬仰雄風」。「三晉仰將才,宏開壽域餘慶永;八千盈福祿,常滿金尊樁齡加」。寥寥幾句,意思頗爲貼切。尤其前一聯,更能道出我這個「數園」弟子的感念之深與孺慕之思。胡伯伯是山西虞鄕縣關家庄人。關家庄距離解縣關公的故里,只有四十華里。庄子裏雖然沒有姓關的居民,但關家庄的關字,...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