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观人共返回4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试论员应有修养之研究(待续)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8期  作者:縱亞萍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本体 法治 责任 服务观 人事人员

    一、本体:所谓「本体」乃是生的基本观念,也是吾处世的基本哲学,人生观是对于生意义的观察,生命价値的探讨,幷能深入透视生的内涵,遥控着生的全景。所谓「生哲学」就是「穷理、修身、正德」之学。哲学的功能是提供类所需的精神力、创造力、灵感及其所要的热力、毅力、性格、决心和责任。简言之,观念乃是一种意识槪念,也是意识行为的先导。因之,有怎样的人生观,就决定怎样的生。正如海上的船只,采行那条航线,就会达到那个港口,倘或自控非当,便会迷失方向,迷失

  • 文章論曾國藩的經學思想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22期  作者:易孟醇  出版时间:1994-11-01
    关键字: 曾国藩 经学思想 天人 心物 伦常 学术

    熙元先生大鉴:拜读《湘乡文献》多卷,深为先生桑梓之情与弘扬中华文化之热忱感动,谨遥祝先生健康,遥祝《湘乡文献》越办越好。弟亦湘乡,现在湖南出版社任高级编辑。兹撰有《论曾国藩的经学思想》一文,敬请指教,幷请赐《文献》一角,以求教于各位乡长。敬叩夏祺!易孟醇 上一九九四、七、五

  • 文章見利思義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33期  作者:寧遠  出版时间:1989-03-20
    关键字: 道义 价值观 人生观

    元朝末年,大儒许衡和一羣逃难饥民憇息於梨树之下,大家肚子饿了,取梨而食独许衡静坐不动,有对他说:「此树已无主,食之无妨。」许衡囘说:「梨树无主,难道吾心亦无主宰?」此话有如醍醐灌顶,当头棒喝。「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数行书。」故,善不可不为,恶不可妄作。而衡量判断的标准,在于一个「义」字。唐,韩愈,「行而宜之之谓义」。宋,朱熹:「义者,天理之所宜也。」也就是说我们立身行事,必须光明磊落,合乎天理正义。义在积极方面,在指导「为所当为」,如「见义勇为

  • 文章青年应具有的革命人生观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8卷 第6期  作者:周冠華  出版时间:1992-12-01
    关键字: 青年 人生观 革命

    一、甚么叫做人生观人们生活在社会,各自具有不同的生活样式。世界上没有两个的生活样式是绝对相同的。决定不同生活样式的因子,就是我们对于生眞谛之了解如何,此种了解生眞谛的程度不同,于是就产生各不同的生活样式。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小之所以为小,许多民族英雄之所以会为国家民族而牺牲,而汉奸却会做出卖国家民族的勾当,其原因都是由于此种了解生眞谛的不同而决定的。此种了解生眞谛的态度就是人生观,所以人生观就是决定们各个不同生活样式的因子。二、人生观关系

  • 文章拙筆論是非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5期  作者:姜良仁 出版时间:1994-05-10
    关键字: 是非 人生哲理 国家

    是非,这两个字,没有不认识,也没有不会说,但要辩得很淸楚,做得不离谱,却非易事。是非引证据典来说,可溯诸孟子公孙丑,它说:「是非之心,智之端也。」通俗言之,是辩别事理之是与非也。后来泛指口舌是非,罗邺咏鹦鹉诗:「金笼共惜金羽毛,红嘴没敎多是非。」以学言的鹦鹉,来诠释类的口舌是非,可谓妙绝。另一种说法,是者,非之对。「孟子万章」非是之谓也。即是与不是。口舌之争,囘播弄(搬弄)是非。撩之怒,使之相争,称之搬弄是非。是古非今,说古的都是对,批今都是

  • 文章生、人生观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9期  作者:張至忠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人生 人生观 《好了歌》 人生感悟

    类生命,而代表主的当然是耶稣,那耶稣是从那里来的?当然是其母亲玛琍亚所生,那如果再问耶稣的外婆是谁?」又有些生物学家认为,类是由猿猴、猩猩演进而来,那猿猴、猩猩又是什么演进来的?以上诸多问题,诚如唐诗春江花月夜诗篇中所谓:「江上何先见月,江月何年照古」。同样是难以解答的,这就牵涉到哲学上层次,「宇宙」是如何形成的,也就是说先有鸡或先有蛋的问题,是属於哲学的「本体论」,是形而上的,非常玄奥,非笔者所能尽。其次要谈的「人生观」,则属於哲学的下层次,即哲学

  • 文章宇宙与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陳應棠  出版时间:1996-06-30
    关键字: 宇宙 人生感悟 人生观

    句云,「申甫自岳降,传说为列星」,这种以神奇描写宇与生的事例甚多,尤以经文墨客所形容更令有神出鬼没之想。这是把宇宙生之空间神秘化,而宇宙生之时间形容为过眼烟云,霎然而过,不足留恋,如苏轼诗:「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瓜,鸿飞那复计东西」,于是把生不是计较留恋,如魏王所谓「对酒当歌,生几何」?千百年来骚墨客的宇宙观人生观如此看待而已。到了第二时期,与第一期又不同。因为这时期科学已发明,把宇宙与生看成机械化。宇宙所包罗

  • 文章科技时代的文关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9期  作者:傅佩榮 出版时间:1986-09-30
    关键字: 人文关怀 科学技术 人生观 宇宙观 传统文化

    逐步形成,这种景观乃大异于往昔。科技对类社会所产生的效应是普遍的、深入的,与持续至今、愈演愈烈的。这是史无前例的现象。这种现象是好是坏?是福是祸?恐怕不是任何简单的答案可以说明。如果从知识分子「忧以天下」的眼光来看的话,我们母宁采取较为审愼的态度,稍微深入一点去思考,并且想得远一些。例如,科技时代的来龙去脉如何?它只是着重单纯的发明制作,还是隐藏着全新的思想预设—亦即,一套异于传统所持的宇宙人生观?若是后者,则它是否说明了现代社会所面临的种种困境?换句话说

  • 文章青云谱道院与八大山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9期  作者:余建蘭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青云谱道观 道观历史 八大山人 隐居道院 花鸟画

    百姓尊称福主菩萨)治水于此时,也在此开辟道场,首创道家「净明宗教」,易名为「太极」,从此正式形成道统,属净明道派。上门楣题额「净明眞境」四字石刻至今仍存。唐太和五年(八三一)复建,刺史周逊奏请易名「太乙」。宋至和二年(一〇五五)又被敕赐为「天宁」。清初顺治十八年(一六六一),八大山偕其弟隐居于此,并拓基修建道院。又取「驾青云来降」之意,将「天宁」易名「青云圃」。清嘉庆年间(一七九六—一八二〇),后改「圃」为「谱」,以示青云传谱,有谱可查,象征

  • 文章敞開天窗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7期  作者:余瑞麟  出版时间:1985-03-01
    关键字: 宇宙观 人类的思考 思维的天窗 禅理

    力之物为瓦堪(WAK-AN)。这些神话,自甚怪诞,然在原社会里确是他们对于生活环境的一种认识,算是原的宇宙。法勒菲布厚尔(LEVY-BRUHL)在其「原心理」中明示原最恶思考的活动,最缺思考的能力。今突破这种智力的惰性,敞开宇宙的天窗,智力昻扬,穷宇宙无限的奥妙。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地万物称为有:天可名为天;地可名为地。某种事物可名某种事物。有天即有天之名;有地即有地之名…有某种事物

共46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