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襄阳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南宋名將孟珙與襄樊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0期  作者:吳祥明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孟珙 抗金 襄阳 历史人物

    襄阳)、郢(江陵西北),孟宗政自发率义士据险游击,重创金兵,并夺其大量辎重。当时驻守襄樊的宣抚使吴猎奇其才,经推荐提任为节郎并知枣阳县令。不久,又经京西路制置使(主管河南、湖北大部地区及湖南部分地区的军政事务)赵方推荐,升任为议郎和京湖路钤辖,驻守襄阳。在与金兵的长期作战中,战功赫赫,金兵闻则丧胆,并呼之为「孟爷爷」。孟珙自幼随父从戎,并长期生活在襄阳,他有胆有识有谋略。嘉定十年(公元一二一七年),金兵再犯襄阳。其父孟宗政迅即率军防御。这时还很年轻的孟珙便

  • 文章湖北襄樊擧辦諸葛亮文化節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13期  出版时间:1994-10-10
    关键字: 诸葛亮 襄阳市 诸葛亮文化节 襄樊

    湖北省的襄阳和樊城,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名城,和历代兵家必争的军事战略要地,从春秋战国至本世纪四十年代的国共战争,在这里曾发生过数以百次的著名战争,家喩户晓的历史章回小说「三国演义」的故事中,就有「三顾茅庐」、「水淹七军」、「火烧赤壁」等多篇故事关系到襄阳,所以古人早即将襄阳城冠之以「天下咽喉」、「水陆之冲、御寇要地」。一九八六年,中共国务院将这两个历史名城,各取一字合称之为襄樊。襄樊的名胜古蹟 中外闻名襄樊有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和令人流连忘返的名胜

  • 文章李著「元史新講」介紹(六)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17期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李则芬 《元史新讲》 蒙宋之战 襄阳陷落 阳逻之战

    本篇所介紹者爲伯顏滅宋之戰的經緯。蒙古由於:(一)宋朝一再拘留並斬殺其使臣;(二)李璮依宋叛亂;(三)劉整叛宋歸降蒙古的關係,蒙古乃決定加緊攻宋軍事,並任伯顏爲統帥全權主持其事。此次攻宋,先改變戰略,攻取襄樊,致戰略形勢大變。遂卽攻佔鄂州,長江門戶大開,蒙古軍乃水陸並進,長驅東下。接着賈似道主力軍潰敗於丁家洲,沿江兩岸,望風披靡,建康不戰而下,臨安震動。伯顏一面攻略江北要地,使其水師由長江出海而行迂迥攻擊;一面分兵三路由陸上向臨安進軍;伯顏並在常州居中指...

  • 文章棗陽風物三記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9期  作者:姜道章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舂陵之印 舂陵侯故城 枣阳食盐 《湖北省立襄阳师范学校二届毕业同学录》

    在元帝元四年(公元前四十五年)从零陵郡冷道县舂陵鄕迁到南阳郡白水鄕。印章没有书明「令」、「长」等官职,所以文、景之际,舂陵的城市大小和户口情况不可确知,根据马王堆汉代地图上所绘的方形符号来看,则为县级城邑无疑[1]。图一 舂陵之印二、舂陵原鄕舂陵侯故城原鄕舂陵是有城的,一九八一年大陆学者周世荣发表「马王堆古地图有关问题硏究」[2],一九八六年又发表「考察马王堆汉墓帛书中古地图城邑要塞调查记」[3],报导了舂陵侯故城的现状。据他的报导,一九一七年武昌亚新地图

  • 文章京劇的守望者——習志淦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3期  作者:曹康林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京剧 徐九经升官记 襄阳米颠 母亲抚养 京剧团 现代戏创作 药王庙传奇 剧团到台湾 京剧阿Q 剧本创作

    二十三年前,以编创《徐九经升官记》在京剧界初露头角的习志淦,如今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二〇〇四年十二月,他创作的京剧《襄阳米顚》在中国第四届京剧艺术节中获得优秀编剧奖,与此同时,他与人合作的京剧《膏药章》也最后入选国家十大舞台艺术精品剧目,这也是从「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开始评选以来,湖北唯一入选的作品。到目前为止,习志淦创作上演的京剧大戏共有十四部,其中有六部获得全国大奖。在京剧市场日益萎缩的今天,不少京剧的创作者,改的改行,封的封笔,而习志淦却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