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萧县共返回2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萧县大学生初步调查名单

    来源期刊:《蕭縣文献》 第1期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 萧县 在台 大学生 名单

    前言民国以来萧县敎育事业迅速发展,水准不断提高,仅以大学毕业学生人数而言,显然逐年增多。兹根据张祚伦及鲁传鼎两位同鄕记忆所得资料,整编出初步调查名单;由于时隔三十余年,记忆错误在所难免,遗漏之处亦必甚多,恳请各位同鄕赐予更正与补充,冀期完整。再者,在台年轻同鄕人数甚众,完成大专敎育及在国内外硏究所深造者亦必不少,亟盼各位同鄕提供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毕业学校及系科、现任职务等项,寄交本文献总编辑孟繁超同鄕(五四〇南投市平和街一八六巷一号),或副总编

  • 文章萧县的葡萄酒

    来源期刊:《蕭縣文献》 第1期  作者:魯傳鼎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 萧县 葡萄酒 农业改良

    国民革命军北伐成功,中央政府定都南京之后,全国各地开始各项建设,萧县不仅追随时代潮流前进,而且在某些方面出现卓越的成就。以农业生产而言,引进国外新品种,在种植方法上采用最新技术,进而建立农产加工工厂,使产品飮誉国际,殊为当时我国突出之事例。萧县位于黄淮大平原上;全年落雨量在七百六十公厘以下,再配以气候及土壤等条件,适宜种植温带地区作物。一般农家重视小麦、高粱、黄豆等食粮耕作,兼及其他杂粮。亦有若干农户从事经济作物如石榴、葡萄、桃、梨、杏、枣等水果及棉花者

  • 文章也談家鄕俗語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6期  作者:道生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萧县 家乡俗语 谚语

    近数期「萧县文献」中,孟会长繁超先生提倡我家乡之乡土文化,希望大家一起来回忆。又读到第十五期中冯家矩乡长的一场梦,因而想到元曲中有许多语词为我家乡之俗语,可能与我乡土文化有关,今特录数则以分享乡亲:⒈沙土窝——为有许多沙土的区域。关汉卿的「不伏老」中有……「茅草岗,沙土窝」……⒉慢腾腾——形容行动迟慢。亦在「不伏老」中有……「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⒊札——一札为家乡人们常以手张开,大指与中指张开量的长度为一札

  • 文章我和萧县艺术高中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7期  作者:彭輝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萧县 彭辉 萧县艺术高中 1987年 艺术教育

    彭校長輝先生,自籌經費,興辦學校爲家鄉青年培養成材,發揚蕭邑藝術之光。

  • 文章龍城瑣憶

    来源期刊:《蕭縣文献》 第1期  作者:孟繁超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 龙城 家乡回忆 萧县

    龙城一别,转眼已是三四十年的时光了。在这一段漫长的岁月里,一座石头古城的面貎,可能是变化太大了。我想把民国二十七年以前的全城重要景观,作一个简要的介绍,好坏身为萧县人而未曾到过萧县,以及曾经生活在萧县,而今已久离了萧县,对萧县能有一个大槪的认识,或者做一番重温家鄕的美梦。认识故鄕,能生爱鄕的情感;梦绕故鄕,也可能稍解无限的离愁。山明水秀,鸟语花香,这是位处在苏北平原上的萧县一幅美丽的景色的写照。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这又何尝是江南独有的风光。萧县又名龙城

  • 文章萧县的艺术家

    来源期刊:《蕭縣文献》 第1期  作者:魯傳鼎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 萧县 艺术家 人物简介

    淸末民初我國藝壇,南吳(昌碩)北齊(白石)並稱,不僅寫生題材超越前人之拘囿,卽運筆構圖亦多創意,較之明末淸初石濤與八大山人殊無遜色。吳昌碩臨摹石鼓文,功力深厚,筆鋒蒼勁,世稱一絕;其篆書筆法融入繪畫之中,每畫題款,使「書」與「畫」相得益彰,似非齊氏所能及。吾邑蕭龍士先生,素精繪事,師法南吳,尤以所繪雁來紅,筆法灑脫,渾然一氣,盡得南吳神髓,革命軍北伐前後,蕭先生作品已爲大江南北愛好國畫人士所稱道。蕭先生故居爲七區劉套東南三里之小村落,居民雖僅十餘戶,然樹...

  • 文章悼劉夢華先生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7期  作者:張祚倫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刘梦华 美术 绘画 萧县 公益 1998年

    萧县地灵人杰,文风鼎盛,尤其是在艺坛上更是人才济济,蜚声国内外,刘梦华先生便是其中之一。先生自幼即喜爱绘画,中学毕业后,初在徐州美专学习,继入国立杭州艺术学院深造,亲受潘天寿、林风眠、李若禅、李可染诸名师之指导,卒业后又长期从事中等学校美术教育工作,教学相长,潜心钻研,画艺日臻精炼。先生在艺术创作上,既注重吸收古名家的营养,又注重描绘天趣,用笔潇洒,点染自如,清新淡雅,构图严谨,形成自己的风格。其作品隽秀飘逸,虚实得当,意境新颖,刚强与婀娜兼备。其笔下之

  • 文章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20期  作者:張鳳儀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祖宗 祭祀 朱熹 张氏祖先 立碑祭祖 萧县

    朱子治家格言有一句「祖宗雖遠祭祝不可不誠。」依筆者對「遠」字的淺見,一是上下輩份距離遠,已經有好多代了;二是指路程遠。但有一個原則,祭祀不論用何種方式表達,都要恭敬誠懇。例如本人在高雄住家,供奉著「張氏歷代祖先之神位」,每逢年節都有簡單的祭祖儀式,自來台至今未斷。再次返鄉探親,專程爲先祖父母、先嚴、先慈立碑。我和內子陳秀英,到香港等了五個多小時,到南京機場已是夜幕低垂,華燈初上了。連夜趕到蕭八區黃口鎭東張寨,已是翌日七點。雖是早晨,仍被親人團團圍住問長問...

  • 文章汴河縈廻古蕭城

    来源期刊:《蕭縣文献》 第3期  作者:李祥禎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萧县古城 汴水 历史记载

    萧县古城,一名黄杨城,或谓之北城,又称北辰集。即今萧县七区古城鄕之北辰集村。萧县县志:古之萧城,本在汴北。古之萧城,前临获水,即汴水。获水自考城来,流经县前,其势漫折如眠弓,县城适当之隈曲,故曰三面侧临。遥想当年,汴水自砀县东流入境(境内汴道即今利民沟)波光潋滟,状若游龙,曲折涴演,环绕古城,河上风帆迤逦,隄边翠柳含烟,平畴沃野,物阜民丰,好一片幽美富饶景色。汴水又东南流入烂石河,迳彭城西南,廻而北流,趋城西,转城北,东注于泗。韩昌黎诗云:「汴泗交流郡城

  • 文章七十年有关萧县的大事记(续上期)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4期  作者:編委會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萧县 大事记 1928-1937年

    第一集团军各军长及参谋长,面授作战方略。四月十日△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攻克台儿庄。四月十一日△第一集团军收复郓城。四月十二日△第一集团军攻克枣庄。四月十七日△第二集团军第一方面军两师增援第一、第三集团军,克丰县、攻鱼台。四月十八日△第一集团军攻占滕县,第三集团军协同第一方面军克复鱼台。四月廿七日△蒋总司令与冯玉祥会于兰封野鸡岗,商洽军事。五月八日△土共朱大同在萧县四区张庄寨暴动,旋被敉平。五月十日△日本出兵济南,下令炮轰,并向国民革命军进攻,阻挠北伐,东南各

共26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