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苏东坡共返回3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苏东坡请吃半卤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83期  出版时间:2010-09-15
    关键字: 苏东坡 卤肉 佛印 请客

    一日佛印对苏东坡说:「明天来山上我请你吃半卤。」第二天苏东坡赴约一路上心中盘算著这半卤是卤猪肉还是卤牛肉。到了山上佛印端了一盘清蒸鱼头出来说道:「半鲁者鱼头也。一颗鱼头两腮肉,美味犹胜东坡肉。」苏东坡吃完鱼头向和尙道别:「明天中午请移驾舍下也请你吃半卤。」第二天中午和尙来到苏家。童仆出来道:「我家老爷正在读书,请大师院中稍候。」于是和尙坐在院中石椅上等候了半天,晒得心火上升,即迳自去敲门,此时苏公子正在吃鱼,听到敲门声,立刻把鱼藏在书架上面。佛印又怒又恼

  • 文章常州市苏东坡研究会出版「苏东坡研究」专辑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51期  出版时间:2006-08-25
    关键字: 苏东坡 研究会 出版 专辑 常州

    常州苏轼最喜爱的居住处,留下许多诗文,又和遗蹟,前年成立了苏东坡研究会,出刊「苏学通讯」。会长陈弼用心推展会务,著有成绩,今偕同苏愼、钱璱之、于宝政主编「苏东坡研究」专辑,已于二〇〇六年六月出版,获得好评。宏扬纪念中国著名文豪东坡居士的思想和风范。

  • 文章從東坡先生詩文——跡其謫黄泥爪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86期  作者:奚遙 出版时间:1988-01-10
    关键字: 苏东坡 苏东坡诗文 文学 诗词

    宋代詩文大家,四川眉山蘇軾,因反對安石新政,謫貶吾鄂黃州,屈爲團練副使,前後約歷五年,此一歷程,當爲其坎坷仕途中,頗爲暗淡的一段,但在文學成就上,也是最輝煌的一段,如赫赫奇文赤壁賦,即於此時所成。可謂江山有幸,吾鄂之光。茲從其詞賦文學作品中,跡其謫黃期間,時地關係,探微知著,實有無限思古幽情,與不盡今昔之感,試略述於下:甲讀赤壁二賦,聊作故國神遊—㈠赤壁略考:赤壁有二,均在鄂境,一在嘉魚縣,即周瑜破曹處,二在黃岡,即東坡所遊者,或謂赤壁有四,除上述二處外...

  • 文章苏东坡写经慧力寺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4期  作者:萬榮保  出版时间:2011-08-01
    关键字: 苏东坡 慧力寺 写经 历史典故

    宋慧力寺在今樟树巿临江镇。苏东坡写经慧力寺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苏东坡谪贬湖州,三年任满回到汴梁(今开封),在宰相王安石府因错改咏「菊花」诗,被再次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后,因仕途失意,便寄情山水,登山游水、饮酒赋诗、参禅学佛,把这作为他的精神寄托。一天(元丰七月),苏东坡因见任所无事,便动了游兴,从黄州经浔阳(今九江)来到匡庐,当他饱览了山南北麓秀丽景色,西林壁题诗后,想起弟弟苏辙,因自己当年作诗反对王安石变法,以「谤讪朝廷」罪下狱,辙「上书乞纳在自身官诰以赎

  • 文章苏东坡年谱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79期  作者:周憲文 出版时间:1981-04-01
    关键字: 苏东坡 年谱 文献

    一〇八五);亦即三五—五〇岁;可称成熟期;奔放自由,自成一家;已不受前人的束拘。至在思想上,则接近佛敎。第三时期是自元祐一年至建中靖国一年(一〇八六—一一〇一);亦即五一—六六岁;可称衰老期。在此十五年间,前五年(迄一〇九四年),所作诗,未见新颖;后七年,是他被贬于惠州及海南岛的时期;生活艰苦,但对人生的体验益深;所作诗,近乎隠晦,有似陶渊明;这可以和陶诸作为代表。至于他的年谱,据我所知,宋有王宗稷著东坡先生年谱一卷、傅藻著东坡纪年录一卷;淸有査愼行苏东坡

  • 文章苏东坡巧猜半句谜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83期  出版时间:2010-09-15
    关键字: 苏东坡 袁公济 踏雪赏景 猜谜

    苏东坡和袁公济是同科出身的好朋友。有一年,他们同在杭州做官,袁公济深知苏东城是个全才,对联、猜谜也都是一把好手,一般的谜是难不倒他的。有一次,他们在外踏雪赏景,这时路上的积雪已有一寸多厚了,袁公济便说道:「我有一谜,想请教,不知你能猜得出吗?」苏东坡一听便说:「赏雪猜谜,也是一件雅事,请出谜面。」袁公济说:「雪径人踪灭,打半句七言唐诗。」苏东坡一听,不觉暗暗吃惊,心想:天下猜谜哪有猜半句诗的道理,而且是半句七言诗,三个字还是四个字呢?也许三个字、四个

  • 文章蘇妹妙對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88期  出版时间:2011-07-25
    关键字: 苏东坡 苏小妹 对联 应对 曲牌名

    一天,苏东坡对苏小妹说:「都说你才智不凡,你要是能在一夜对好我出的对子,我就佩服你。」苏小妹笑答:「何须一个晩上。」苏东坡看她满有把握,就说出他的上联: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苏小妹听罢,暗称难度大,竟一时对不起。过了一会,她见月光下一个丫环端来茶水,触景生对: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东坡听了妹妹对的下联,连声赞妙。这副对联恰到好处地嵌入「水仙子」、「虞美人」、「碧玉簪」、「红绣鞋」、「声声慢」、「步步娇」六个曲牌名,而且用拟人手法赋予具体

  • 文章紀東坡生先與吳復古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6卷 第2期  作者:陳瞻園 出版时间:1976-06-15
    关键字: 苏东坡 吴复古 往来唱和 文公庙碑 祭文

    東坡先生被謫嶺南,宦轍歷惠州、瓊厓、儋耳,後移廉州,徙永州,雖未到過潮州,但他却和當時潮州先賢的吳復古(子野),有着一段很深厚的因緣。不過因爲事祇關係一地方的文獻,故默而不彰,不大爲人所週知,爰爲表而出之,以光先賢潛德,或亦不失爲一項很好的談助。按吳復古,字子野,粤之揭陽人,生於宋代,和東坡先生差不多同時。在潮州方志上,列隱逸傳。其人志趣高超,父宗統曾官翰林院侍講,依例他該蔭得皇宮敎授,可是他不求仕進,讓職給庶兄。丁父母憂,廬墓三年。熙寧間,離家室,別妻...

  • 文章苏东坡与五台山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1期  作者:趙林恩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苏东坡与五台山 研究考证 诗词

    五台县有村名苏子坡。《五台县志》载其来历云:「相传宋代苏东坡游五台山曾在此住宿,故名。」苏东坡究竟来没来过五台山?据说有学者作过考证,来过的证据没找到,未来过的证据倒很现成—元遗山《台山杂咏十六首》之四云:顚风作力扫阴霾,白日青天四望开。好个台山眞面目,争教坡老不曾来。元遗山是金元之际的文学泰斗,且又以五台山为自己的家鄕(《台山杂咏十六首》之一首句为「登临夙有故鄕缘」),他的话当是有根有据的。靳极苍先生曾在详细解释元遗山这首诗的基础上,论及坡老同五台山

  • 文章王安石与苏东坡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9、140期  作者:羅樹人 出版时间:1990-03-25
    关键字: 王安石 苏东坡 乌台诗案 历史资料

    逝世的前二年元丰七年(一〇八四年)夏秋之际,苏轼路过金陵(南京),曾经特别去拜访这位早已罢相闲居的老人,二人相会,有诗唱和。苏轼的「次荆公韵」四首,其中一首说:「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前两句咏著名画家李龙眠所作「王荆公骑驴图」,后两句透露出王安石曾经劝苏轼在金陵定居,二人结邻终老。从后来苏轼给王安石的信中,可知他们真的谈过这事,苏东坡也很希望实现这一愿望。此外,苏轼在金陵写了一首游蒋山的诗,王安石也有和诗一首,并在

共30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