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节日共返回3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春分節立蛋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9期  作者:宋為林 出版时间:1981-07-01
    关键字: 节日 历法 习俗 农历

    一年的二十四节气,在国历的三月里,有一个重要的必是以广招来的妙法呢!节日,就是「春分」。古老的流传,这天正是新年(春节)献颂所说「三阳开泰」的冬至、立春、春分三阳的末一阳。春分一过,那将是盛春季节了。但是当这天交春分的时辰前后,可以轻易地把鸡蛋竖立了起来,这原是没有甚么道理好讲的。不过也是笔者自儿时每当春分这天必玩的乐事,每年立蛋而屡验不爽。这第三阳的春分,治是地球绕日的黄道,行经赤道的交会点,正因为赤道与黄道交会当天,地球赤道的幅射面,和太阳间的吸斥力

  • 文章端陽話舊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7期  作者:宏仁 出版时间:1980-07-01
    关键字: 屈原 端午 节日 卫生 雄黄酒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阳节,按照传统的习俗来说,这乃是一年三大节之一,与春节和中秋节一样的隆重。端阳又名天中、端午、重午、重五、端五、蒲节。民国成立后定名为夏节,近年来又兼为诗人节。我国每一个传统性的节日,都有它特定的意义,大致可以区分为纪念性的,和夏季衞生有关的二大类。先说它纪念性的意义。最普遍而可靠的说法,是纪念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是战国时代楚国杰出的政治家和诗人,在政治上他竭力主张抵抗强权侵略,整饰社会的不良风气,可惜当时的政客们与

  • 文章南陽的習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12期  作者:丁華永 出版时间:1984-12-30
    关键字: 南阳 节日习俗 婚嫁习俗

    南陽民風純樸,漢宣帝時,鄭宏名信臣相繼爲太守,勸民農桑,去末歸本,民以殷富。漢光武中興,肇起於宛。南陽爲光武故鄕,素以氣籍相向。家有貞婦,戶有孝子,蓋有由矣。魏晉以後,雖氣俗變遷,而鄕民敦樸尙農桑,勤學詩書,仍有東漢遺習。明末流寇蹂躪南陽,城村盡成瓦礫,人民生活艱困,俗尙鬥狠,無復往日純樸之風。滿淸入主中國,民生七安,客農游賈,多來自秦晉,謹愿篤實,不事浮華,影響所及,人民復歸於樸。南陽居民,以農業爲主。農作物多種麥、菽、番、薯,濱水農田,多種稻,近山者...

  • 文章兜麵、薄餅、蠔仔煎

    来源期刊:《同安》 第49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94-11-01
    关键字: 节日 杂食 台湾 薄饼 蚝仔煎

    来台四十余年,各式故鄕怀念的杂食,已先后在台北尝过,唯独在许多节日应景的「兜面」,始终未听说在何处小吃摊可以吃到。本来这道食物就未被列入一般食谱中,也端不上桌的杂食,但在旧式农业社会中,每逢中元祭拜鬼神之时,总有这道替代主食的点心出现,而跟着同时端上桌的菜肴一定有「酸笋」炒五花肉丝。这典故迄今仍猜不出其所以然。「兜面」这道杂食,是用「白芋」(或称水芋),加上各项作料煮熟,就连汤用「蕃薯粉」水,浓浓地「勾芡」,待芡得用筷子可以夹来吃为准。在台湾一般菜肴勾芡

  • 文章九九佳節與康強之歌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5  作者:傅亢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重阳节 体育节 节日感怀 即兴诗歌

    我国每年有两个九九佳节,一个是农历九月九日,基于伦理道德民族情感的节日;一个是阳历九月九日,为推行全民体育,使国民健康,国家强盛的节日,实际上这两个节日,都是由于古人重视九九与久久谐音,有天长地久的吉祥意义,而且以「重九登高」,联络亲情、民族情,更扩大全民体育,达到民健国强的目的。伦理道德 民族情感我们读唐诗,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七言绝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徧插茉萸少一人」。廿八个字,亲情浓厚!根据唐诗合解,王维

  • 文章寒食節典故與清明日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7卷 第2期  作者:鄭行泰  出版时间:2011-04-01
    关键字: 传统节日 寒食节 历史典故 民间习俗

    「燕京歲時記」說:「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煙節,古人最重之,今人不為節。所謂『清明即寒食,是因寒食期間為冬至後一百四至六日,而一百六日恰好是『清明日』。唐人詩裡有『寒食』的詩句云:『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寒食與介子推從古書上多說:「寒食節」是起因於介子推抱木自斃,說:「春秋時代」、晉獻公有「申生」、「重耳」二子。因為獻公寵幸驪姬,殺死長子申生,次子重耳就奔走他國。那時候,有狐偃、趙衰、顚頡、介子推與四個部下,保護他去逃難。逃到曹國,糧食吃盡,重...

  • 文章异彩纷呈的云南民族节日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6期  作者:雲華  出版时间:2006-12-25
    关键字: 云南 民族节日 民俗资料 风土习俗

    节日,是人们一种传统的庆祝或祭祀活动,它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积淀。云南,是一个民族众多的省份,自然是多元的民族文化,民族节日异彩纷呈,绚丽多姿。现今的云南,不仅日日有节日,而且周周都有人在过节。云南民族节日的多样性,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相互影响、融合、渗透而形成的,其表现既有共性,也有个性。诸如许多少数民族同样过汉族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等;汉族也接受了少数民族的节日,如火把节等。各少数民族之间

  • 文章總統頒致賀詞向全國教師賀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10期  出版时间:1986-10-30
    关键字: 孔子诞辰 教师节 节日贺词

    九月二十八日是至聖先師孔子誕辰曁七十五年敎師節,蔣總統經國先生,特以書面賀詞,向全國敎師們賀節,並期勉敎師們效法孔子「有敎無類」的精神,宏揚師道,同時負起傳承與發揚中華文化的責任。蔣總統書面賀詞全文如下:兪院長、李部長、各位敎師同仁:今天是至聖先師孔子誕辰紀念日,也是中華民國七十五年敎師節。政府明訂孔子誕辰為敎師節,一方面是要勉勵全國敎師,效法孔子「有敎無類的精神,宏揚師道,另一方面也在期勉全國敎師負起傳承與發揚中華文化的責任。今日我們以三民主義為**復國...

  • 文章被淡忘的民俗节日——祭灶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8期  作者:張迅學 出版时间:2011-07-01
    关键字: 民俗节日 祭灶 家乡风俗 怀念母亲

    「二十三過祭灶,小孩子拍手笑,七八天新年到。」這是故鄕—山西省垣曲縣農曆年前的一首童謠。農業社會,靠天吃飯,認爲處處事事都有神明在保護,在監督。吃飯爲人生首要,所以祭灶神就更爲重要了。因爲時空的變遷,大家都淡忘了。現在就來談談祭灶神的習俗吧!「灶」是俗寫,正寫「竈」字,從穴、從土、從黽,三字重疊而成,形聲兼會意。古竈的構造:是竈門、竈頭、竈陘、竈突等部分而成。竈字結構從「黽」者,「黽」似蛤蟆(大腹)伏蹲之形,上安放大鍋。從「土」是土坯砌成,從「穴」是火焰...

  • 文章漫談元宵節

    来源期刊:《無錫鄕訊》 第197期  作者:錫山逸士 出版时间:1986-03-20
    关键字: 元宵节 节日习俗 诗词歌赋

    農曆正月十五日,按照舊時的名稱,稱爲「上元」節,七月十五爲「中元」節,十月十五爲「下元」節。這一上元的名稱,現在已少有人提到,卽使提到,也都是出於文人雅士的筆頭而不出於一般人的口頭了。一般通俗稱謂是「元宵」,不過也只流行於華北,而不流行江南,華北還特地做了應時食品,名爲「元宵」,現在臺灣也學華北風俗,在正月半吃元宵,各食品店或攤頭上都有元宵賣,其實元宵就是普通的湯圓,在我們故鄕叫湯糰而已。我們江南通稱元宵爲「正月半」,猶如稱中秋爲「八月半」一樣。古往今來...

共34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