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考试院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爲我國文官制度再奠宏基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9期  作者:吳挽瀾 出版时间:2002-08-01
    关键字: 文官制度 考试院 吴挽澜 施政方针 考选制度

    临川 吴挽澜临川吴挽澜乡长因政党轮替辞卸考选部部长迄今已届两年,而考试院第九届正、副院长及考试委员任期亦将届满,该院为编印本届施政成果纪念专刊,特向挽澜乡长邀稿。由于挽澜乡长任职考试院期间,对我国考铨工作之推展贡献良多,备受肯定,曾两度获颁一等功绩奖章。编者有幸,能有机会先拜读其亲撰之「为我国文官制度再奠宏基」,至感全文内容发人深省之处甚伙,尤其挽澜乡长之施政理念、施政方针与施政绩效,以及其待人处事成功之道,更是値得与诸乡亲分享,经与挽澜乡长情商,同意

  • 文章莫柳老掌考试院十二年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李文圃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莫柳忱 考试院 政绩 公务人员

    柳老字柳忱柳园老人,吉林省双城县人,生于淸光绪九年,享年八十六岁。古人云,有大德者,必有大寿,其柳老之谓欤!柳老生平事蹟,笔不胜书,每当兴替有关,必挺身而出,不避艰险,不辞劳瘁,国之元老,鄕之耆贤,可谓完人矣。谨就柳老执掌考试院十二年中之政绩说起,民国四十三年九月一日柳老奉命出任考试院长是年七十二岁,文圃不才,追随来院,除专任法规委员外,并为柳老个人服务有关中央级民意代表及同鄕等联系事件,该年本院共通过议案五十八件,其中荦荦大者,为一、考试技术改进方案

  • 文章開國狀元周邦道老師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7期  作者:劉明哲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开国状元 周邦道 戴季陶 南京考试院 回忆恩师

    南京北极阁向东蓝家庄附近之武庙,旧名为关帝庙,后改祀关、岳,又称武庙。北伐之后,国府奠都,乃拨充为五院之一的考试院院址。自民国十七年起,迄民三十八年国府迁广州时,戴季陶传贤氏连续任考试院长凡二十二年之久。民国职位最久者,除山西省阎锡山任职三十八年之外,当以戴氏为首屈一指。氏于晩淸,曾以戴天仇名发表革命理论文章,常在民呼、民权、民吁各报刊载;(三报实系一报,因被封而逐次改名。)为文犀利淋漓,颇为一般靑年学子所喜爱。民国十年前,戴氏与胡汉民、胡适、邵力子

  • 文章王公德馨先生傳略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4卷 第1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4-06-01
    关键字: 王德馨 人物传略 考试院 人事研究

    考试院前考试委员王公德馨先生传略王公讳德馨先生,民国三年九月四日日生。祖籍山东,早迁关东,卜居辽宁海城,继迁洮南。世代耕读传家,累著清德。祖父永纯公业农,赋性豪爽,行仁仗义,为众所推崇。祖母董太夫人,勤俭朴实。父世祺公从医,忠厚诚朴,乐善好施,誉满乡里。母何太夫人,善于持家,相夫教子,为亲友所称道。育有三子二女,先生居长,聪颖过人,气宇轩昂,深得双亲宠爱,管教亦甚殷切。先生秉性忠纯、严以律己、宽厚待人。在故乡及沈阳完成中小学教育,成绩均列前茅。在沈阳肆业

  • 文章賀吳挽瀾先生接掌考選部長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6期  作者:蔡桂行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吴挽澜 考试院 考选工作 施政方针 人物事略

    临川 蔡桂行八十七年三合一选举刚落幕,新任立法委员己于八十八年二月一日就职。紧接着行政院内阁总辞,元月底重行组成新的内阁,这一波人事案,给新闻及电视等传播媒体,炒得非常热络。今日传某某接某职,明日又说传闻有变,反反复覆,眞是一波三折。直到元月廿七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建议,总算是拍板定案,尘埃落定。不过考试院人事案却是「一路走来,始终如一」。考选部长陈金让,转任国民大会副议长。考选部长出缺,确定由秘书长吴挽澜接任。不过:据了解,在人事案空窗期中,行政院长一度

  • 文章(追思特輯)考試權 獨立完整與政黨政治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11期  作者:曹伯一 出版时间:2009-01-20
    关键字: 考试权 三权分立 务实制衡 人事管理 平等独立 考试院方案

    考试权独立仍受监督及制衡考试权之「完整与独立」运作,并非意谓不受监督、毫无制衡。现行中华民国五权制宪法中,对于考试权之设计,一方面求其「完整与独立」,另方面仍有监督设计,与其他四院间存在制衡功能。中华民国宪法此种明确的独立与制衡设计,远优于西方三权制的「第四权」那种模糊的却是实际上存在的。下列诸项对考试权之监督,均明列于中华民国宪法及其他法律之中:㈠考试院院长、副院长、考试委员由总统提名经监察院同意后任命之。㈡考试委员须超出党派以外,依据法律独立行使

  • 文章(追思特輯)我所知道的孔德成老師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11期  作者:曾永義 出版时间:2009-01-20
    关键字: 考试院院长 治学严谨 忆师生杯酒小聚 分财与共 孔子后裔

    民国五十三年我即受教于孔德成老师,迄今四十五年,老师字达生。大家都知道老师生下来才满百日即嗣为衍圣公,后来政府改任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当选国民大会表,被聘为资政,更做了八九年考试院长。但老师一生的志业实在于治学和教学。老师教书长达五十三年,没有间断过,直到今年四月以前都还在上课。老师讲书时声音的洪亮,可以由台大中文系第五研究室传到椰林大道,和傅钟二十二响相为共鸣。老师上起课来兴致很高,总是忘了下课时间,研究室的灯火也与椰林梢头的星月相为辉映。老师早年

  • 文章(追思特輯)孔德成先生多變多采的一生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11期  作者:孔祥祺 出版时间:2009-01-20
    关键字: 幼时父母双亡 末代衍圣公 发表抗日宣言 宣扬儒学 考试院院长 执教半世纪 学会悼念

    领队,发表儒学现代化演讲;并担任主祭,由艺院同学分任佾生、乐生,千余人参观,盛况空前,受到中外人士热烈欢迎与好评。七十二年四月廿三日至五月十九日,先生由台大郭博文、黄启方教授及公子孔维宁先生等,访问欧洲近月,先后去荷、比、英、法、德、奥、义、西及梵蒂冈教廷等九国,并于慕尼黑大学、汉堡大学、维也纳大学作学术交流,成果丰硕。考试院长树新制:依宪法八十三条规定,「考试院为国家最高考试机关。掌理考试、任用、铨叙、考绩、级俸、升迁、保障、褒奖、抚卹、退休、养老的事项

  • 文章讀後感——〈中國一九三一——一九三五年文官考試瑣記〉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2期  作者:吳以秀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中国一九三一——一九三五年文官考试琐记》 考试院 戴季陶 选官制度 李学灯

    近阅报,读金绍先〈中国一九三一—一九三五年文官考试琐记〉,全文如下:一九二八年,中国中央政府成立最高考试机关,即考试院,掌理考选、铨叙事宜。所有公务员均须考试方得录用。一九三一—一九三五年举行的三届考试为文官高考的极盛时期。参加文官考试的应考人员,必须是大学毕业生。民国时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非常严重,除了官僚和资本家子弟有条件自费留学以外,大学生的最好出路,一般是考公费留学和参加文官考试。而前者考试门不固定,录取名额又极少,如文官考试过关以后,即取得荐任

  • 文章翁序東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19期  出版时间:1975-01-20
    关键字: 翁序东 常熟县教育局长 参加财政工作 考试院考试委员 勤于著述

    保管状态,虽日常按时上班散値,实则端居多暇,乃整理旧有资料,草成中国经济问题探源,钱安涛、蒋梦麟两先生誉为佳构,且劝将民国时代别成一书,因重为厘正,别成民国财政检论,先后由正中书局、华国出版社印行。未几各大学约聘兼课,先后有法商学院、东吴、台湾、东海、政治及辅仁诸校;同时又参与中央设计考核委员会及光复大陆设计硏究委员会工作,昕夕奔忙,不遑宁处。民国四十九年, 总统提任先生为考试院考试委员,五十五年任期届满,又蒙提名蝉联,凡任职考试委员十二年,对考铨政策之厘订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