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老兵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老兵看社会问题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5卷 第4期  作者:楊富旺  出版时间:1989-10-10
    关键字: 社会问题 老兵 社会风气

    暑假里在图书馆中翻阅到今年七月号二四一期的「文艺月刋」,其第一七三至一七四页上登的是「四老卷之四——老兵」一文,作者林胜雄先生,全文予人印象深刻,兹特节录其重点,并略抒所感:有个老兵现年六十六岁,探亲归来不久。他来应征三温暖的服务生工作,被录取后,上班月余时,突发下列诸问题:「怎么有那麽多的人闲著没事,天天来泡水?「怎么每个人身上都会有刺靑?」「怎么一句口角,动不动就吵翻了桌椅?」「怎么有的男人专来此垂涎别的男人?」「怎么标榜的是正大光明的店,暗地点却有

  • 文章边荒老兵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8期  作者:思渝  出版时间:1988-12-25
    关键字: 龙窝寨 传奇老兵 乡土故事

    些转机。看看日本、越南、欧美,针灸发展多快,目前在德、法、意等国,针灸已相当风行。如果不再努力,我们自己的优秀文化,反而要落后他人了……。我对医学,懂得不多,对中医针灸,更是一窍不通。但听了他这一席语重心长的话,面对教官这位难能可贵的边荒老兵,自己过着清贫的生活,对民众默默奉献,心里还想着宝岛台湾医学针灸的发展,怎不令人从心眼里感动和赞赏!一会儿,师母的早点煮好了。清甜的红薯粥,好舒服。红薯此地人叫「山药」。加上几碟摆夷醃菜:嫩姜、泡白菜、醃薤头。还有一盘

  • 文章悲抗日老兵凋谢悼念朱伯坤老师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33期  作者:劉誠  出版时间:1996-07-15
    关键字: 抗日老兵 朱伯坤 抗日战争 台湾 奖学金

    朝朝倦攀折,征戍几时回。」唸到最后一句「征戍几时回」时,我会泪下沾襟。忆江南、思故乡,抗日战争五十年纪念已过,可是我们这些抗日老兵仍日夜盼念著「征戍几时回」。桃红李白是江南苏常春景一大特色,关于咏桃之诗篇,历代文人着墨甚多,吴融的《桃花》诗云:「满树和娇烂漫江,万枝丹彩灼春融。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预期开花结实乃人之常情,奈离乡背井时已有红粉知己,想见千年之实谈何容易,难免成为《人面桃花》中的「人面」,唐崔护清明日遇女子诗:「去年今日此门中

  • 文章愛國老醫生楊思標先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1期  作者:張體福  出版时间:2005-02-01
    关键字: 老兵 告台湾同胞书 一个中国

    我不认识杨老先生,但是我却非常敬仰他的『医界老兵告台湾同胞书』的真情言词,因为,他有爱国与荣宗耀祖的修德风范,其正确的言行,给我印象深刻,佩服之情永难忘记。杨老先生是台湾大学医学院与附设医院的前院长,半年多前,他在联合报发表了这篇动人肺腑的告同胞书,当时曾经手不释卷的我,感动得热泪盈眶。我发觉到在台湾这个岛屿,经日本人统治五十年,并没有湮灭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血缘姻脉,仍保留着许多爱国爱家的热血儿女。现在我把当时所剪存的这篇文章,重新的阅读一遍,并决定

  • 文章新闻老兵曾恩波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林華平 出版时间:1989-03-31
    关键字: 曾恩波 新闻老兵 人物事略 追思悼文

    新闻老兵」曾恩波先生,二月六日在香港病逝,我们不胜哀悼!曾先生原是新闻界的先进,早岁毕业于燕京大学新闻系。他生为英俊,风度翩翩,娴于外文,长于交际,口才又好,所以一踏入正途—担任记者,即有良好的表现。他是广东省高明县人,中华民国七年出生于广州。他在燕大毕业后,初在香港的英文南华早报工作。抗战期间,香港沦陷,他间关万里,转走重庆,便入中央通讯社服务。民国三十二年,被任为「中缅印战区」随军特派员,随着中美联军反攻缅甸,直至滇缅铁路重开。其后他还做过中央社驻

  • 文章蘇省昔日長官掠影(六)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6卷 第1、2期  作者:王公璵  出版时间:1984-06-01
    关键字: 王懋功 刘云昭 革命老兵 历史资料 往事回忆

    十一、另一位的「怒目金刚」1 革命的老兵徐州革命的前辈中,有人说过:有两位「怒目金刚」——一位「文」的是刘汉川(云昭)先生,前文已曾略有介绍;现在谈的,却是另一位「武」的,王东成(懋功)先生。提到王先生的大名,知他于开办黄埔军校时是先总统蒋公的重要助手。稍后东征,他除和可敬之上将同任师长外,还另监蒋公的参谋长;倚畀之重可知。他任黄埔军校总队长(?)时,我好像看过他的照片是带有仁丹式两撇翘翘胡子的;但以后见面时,却是光光的嘴吧。这原因是可以解释的。因为他

  • 文章天地悠悠 「浪跡天涯」代序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06期  作者:劉誠  出版时间:2002-08-15
    关键字: 浪迹天涯 代序 老兵 人生阅历 英雄事迹

    这一本书不是文学作品,它仅代表一位坐七望八的老兵对往事、人生的体验,用粗浅的文字写出来,说明对生命的观点和已往生活艰辛的过程。人贵相爱,物宜怜惜,事求完美,此乃古今常情。今社会纷扰不安,皆因人面兽心,暴珍天物,庸人自扰所引起。此一败象皆肇因于无知。茫茫宇宙,流形万千;悠悠天地,瞬间多变;芸芸众生,生命相残;我们多数为中庸之智,即使穷毕生精力,对宇宙万物,人间百态,仅能知其一,而不能知其二,这种「有私」、「无知」才导致人类历史悲剧一再重演。认知的能力一方面

  • 文章悼教育老兵杨浩象兄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30期  作者:湯孝彬  出版时间:1996-04-15
    关键字: 教育老兵 杨浩象 武进同乡会 回乡探亲 社会教育

    乐,常驻清境。默默耕耘的教育老兵,音容笑貌,将永远留在亲友的心中。

  • 文章記參加《滇西抗戰暨赴緬對日作戰六十週年紀念會》的經過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2期  作者:石炳銘  出版时间:2002-12-25
    关键字: 滇西抗战暨赴缅对日作战六十周年纪念会 参会经过 凭吊先烈 慰问老兵 故乡风貌

    人员伤亡才对,如果只一味藉著各种神圣理由,驱千人万人于死,恐怕也不是仁者之道吧!本日上午,车队于渡过怒江桥后,到达一处山顶平坦处暂停,左侧松山耸立云表,和我们距离已很接近,既然大家未能亲到山顶凭吊,也只好在此处远眺凭吊一番算了,领队人员大声促请知战史者出来向大伙说明解释当年两军拼斗事蹟,我见迟迟无人反应,乃自动出列向大家解说一番。大伙听我解说后,似乎都还满意,都以为我是当年参战的老兵。说起攻克松山之战,不能不提到李弥将军,将军原籍腾冲,时任第八军副军长兼荣誉第一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