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秦腔剧团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发扬秦腔艺术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2期  作者:張佐鵬  出版时间:1987-10-01
    关键字: 秦腔艺术 秦腔研究社 秦腔剧团 《三击掌》 《三回头》

    本年秦腔活动,除台中自乐班、台北杭州南路自乐班按期演练外,二月份「秦腔硏究社」与「秦腔剧团」在社敎舘与艺术舘各演了一场,「秦腔剧团」并在高雄文化中心演出一场,九月廿七日「秦腔硏究社」在国军文艺活动中心演出「烙碗记」、「藏舟」、「扣押」、「柜中缘」四折戏,由吴桢、贾云峯、刘仕枢、杨仕忠指导,参加演出人员「烙碗计」:冯宗陶、郭玉娟、石德印、黄春满,「藏舟」:郑智莲、黎荣珍、王键钰、杨春金,「扣押」:桑忠翔、陈美妃、郭玉娟、花凤娥、郑亚玲、王健钰、廖愫理、杨春

  • 文章发扬秦腔艺术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5期  作者:張佐鵬  出版时间:1991-03-01
    关键字: 秦腔艺术 秦腔剧团 秦腔演变 《拾玉镯》 《二进宫》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戏剧演唱,至少千年以上历史,从唐明皇梨园子弟时期开始到目前,历经漫长岁月,现在所演出的各地方戏均出同原,由秦腔演变,形成今日多彩多姿不同腔调戏剧,中间多少变化、唱工、行头、化妆,均有钜大改变,多少演唱人员的起伏,都在在说明了今日中国戏剧的随时代在改变中。所以从事戏剧工作者,不要怕变,不要怕改,重要的是推广,发扬薪火相传,继续下去,能生根发芽。三月份秦腔剧团在台北艺术馆演出了「拾玉镯」,由张育华饰孙玉姣、陆光仪饰傅明、王银丽饰

  • 文章发扬秦腔艺术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8期  作者:張佐鵬  出版时间:1986-10-31
    关键字: 秦腔艺术 民间艺术 秦腔剧团 演出剧目 剧团人员

    秦腔之艺术成就,在戏剧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我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活动,至今盛行不衰,将近四亿我国同胞,均以此为唯一休闲活动,影响深远,自不待言,目前在台湾在一些热心同鄕倡导下,每年均有多次精彩演出,且靑少年新人陆续加入,演技日新又新,令人感奋,目前活动情形大致如下:秦腔剧团在陕西同鄕会支持下,为恭祝先总统 蒋公百年诞辰,预定十二月中旬演出剧目有大拜寿中之「打金枝」由王银丽、王莺华、葛德芬、姜玛琍演出,另有「斩秦英」由常中蓉、王银丽、张素琴、周陆麟演出

  • 文章发扬秦腔艺术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7期  作者:張佐鵬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秦腔艺术 于右任 杨大乾 秦腔剧团 台北自乐班

    我国戏剧,由于随着历史文化发展,由西北黄河流域,陕、甘、靑、宁,向外发展,一股由晋而冀、鲁是为「北方梆子」,再结合民间曲词演变而为平剧。另一股越秦岭至四川、云南变为「川剧」及「愼剧」。「粤剧」加上本土曲调,发展成南洋一带的新剧。另由汉水至长江流域湘桂沿海形成「越剧」,再南延伸福建有「南管」、「北管」过海到台湾形成「歌仔戏」所以说,秦腔为中国戏剧之祖,并不为过。台湾秦腔从每年为于右老祝寿集合演唱起,到以后劳军表演,经热心同鄕大力提倡,目前有「秦腔剧团

  • 文章发扬秦腔艺术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6期  作者:張秦  出版时间:1986-04-01
    关键字: 秦腔艺术 民间艺术 戏剧演出 秦腔剧团 蒋介石 百年冥诞

    秦腔为西北各省民间艺术,以戏剧之演出,收高台敎化之功效,影响深远,民间迎神赛会,寺庙各种活动,都不可缺少,大半鄕村均有秦腔自乐班组织,对秦腔戏剧之推动不遗余力,在台湾西北来台人士不多,秦腔发展不够普遍,但热心同鄕仍千方百计,大力提倡,有秦腔戏剧学会、秦腔剧团秦腔硏究社,自乐班,台中秦腔自乐班规模最大,除聚会外,发通讯刊物,由梁鸣岐、董安吉领导,李唐明、李惠中指导。本年三月份全台湾能演唱、能操乐器之爱好秦腔人士,在台北杭州南路与甘肃同鄕会之自乐班

  • 文章楊建安先生行誼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2期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杨大乾 莫斯科中山大学 孙中山 诗书画联谊会 秦腔剧团

    其精华,蔚为国用。立法院会议工作之余,致力于文化及经济事业,创办屏东民立广播电台,及新竹恒谊化工公司。先生自奉俭约而乐于助人,平日以诗书自娱,曾出任诗书画联谊会副会长。著述除散见报章杂志外,有西安事略,欧游散记等书问世。曾多次设置奖学金,以助清寒学子;创办西北杂志,以存乡土文物;欣然接待宾客,以惇友情朋谊;资助秦腔剧团,以延乡音技艺。并倡组西北同乡联谊会,蝉联多届理事长,集旅台之陕、甘、宁、青、新乡友于一堂,敦睦友好,畅叙旧事,古人谓德、功、言三者为不朽

  • 文章发扬秦腔艺术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6期  作者:張佐鵬  出版时间:1991-06-30
    关键字: 秦腔艺术 秦腔实验剧团 戏曲演变

    地方戏曲,均与秦腔有关,如秦腔之胡琴、板胡、二胡、喇叭、哨啦、锣、鼓等,均为各戏剧采用,目前各地方戏及国剧之板路、曲牌、腔调,似乎都包括在秦腔之中,所以说我国戏剧均是秦腔演变而来,并不为过,就秦腔的唱腔、乐器等,演秦起来,因慷慨激昂,颇能振奋人心,带动人的情緖,所以提倡秦腔是适合潮流的。在台湾秦腔每年均有演出,本年三月份有秦腔剧团演出:黄鹤楼、二进宫、拾玉镯、三娘敎子,四月份台中自乐班赴大陆西安和各界名秦腔艺人座谈并淸唱,场面热烈,盛况空前并录音录影,出专刊介绍

  • 文章发扬秦腔艺术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0期  作者:張佐鵬  出版时间:1989-12-01
    关键字: 秦腔艺术 秦腔实验剧团 台北社教馆 《秦香莲》 秦腔自乐班

    秦腔在同鄕的热心赞助,与实际参加演出者推动下,不断的在舞台演出,受到各界好评,如此不但保持了我国民间古老戏剧传统,并能推陈出新,训练了不少靑年与学生,薪火相传,使秦腔艺术,发芽生根,永恒流传,是値得欣慰的。台北社敎馆所成立之「秦腔实验剧团」是由各大学院校靑年学生组成,利用假日演练,曾有过多次演出,他是继西北秦腔硏究社,与秦腔剧团后的秦腔有力推动组织,因为学生们热心学习,加之演出成功,受到敎育文化单位各方面重视,为鼓励其再接再励,奋斗不懈精神,本年敎育部颁

  • 文章走出去前面是片天记天水市秦剧团《麦积圣歌》剧组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82、83期  作者:梅子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秦腔表演 天水秦剧团 《麦积圣歌》

    朴实、粗犷、细腻、深刻,以情动人的秦腔表演是西北特有的剧种,其富有夸张性的表演特性,是西北人独特的生活情感和地域特色的艺术再现。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新的艺术形式的冲击,地方戏剧的生存和发展遭遇众多难题与困境。天水市秦剧团同样在这样困境中寻求着生机,穷则思变,创新让这个逆流而行的团队找到了新的生机。2008年,为了进一步繁荣艺术创作,打造展示天水地方特色文化的精品创作,天水市秦剧团依托本地深厚文化资源,汲取外省市艺术创作之精髓,创排了大型历史秦剧

  • 文章发扬秦腔艺术——刊登秦腔剧本内容之说明——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期  作者:張佐鵬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秦腔 戏剧艺术 台湾剧团 文化发扬 剧本台词 蝴蝶杯

    台湾流行的大陆地方戏曲,除豫剧外,秦腔是最受大家欢迎的戏曲地方戏的演出,条件虽不如国剧来得周全精致,但地方戏比国剧更生活化,更深入人心,如秦腔之表演,动作亲切眞实,容易使观众引起共鸣,受到感动。秦腔在台湾,由于热心爱好人士的倡导,从民四十年起有剧社之组织,每年似均有演出,目前有秦腔剧团秦腔硏究社,及台中同鄕组成票房,和最近台北又组成之票社,另有秦腔戏剧学会之硏究推展,均不遗余力发扬,近年来,每年均在同鄕热心支持下,有成功的演出,每次演出均获好评,「西北杂志」创刊,为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