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科学教育共返回2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简介资讯科学家窦祖烈乡长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31期  作者:不阿  出版时间:1980-09-20
    关键字: 窦祖烈 科学教育 资讯科学 科技

    窦祖烈先生,字子攸,江苏省无锡县人,民国十四年八月生。民三十六年国立交通大学电机工程学士,民三十九年哈佛大学科学硕士,四十一年耶鲁大学工程博士,四十一年至民四十三年任飞歌公司计划工程师,民四十三年至民四十六年任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Assistant Professor,民国四十六年至民五十年任purdue University Associate Professor,民五十年至民五十三年任Nouthwestern

  • 文章当代科学家敎育家——先贤吴有训博士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9期  作者:鄧咸歡 出版时间:2002-08-01
    关键字: 吴有训 人物事略 筹建纪念馆 科学教育 馆内布置

    高安 邓咸欢从纪念馆看其伟大成就与卓越贡献前言杰出科学家教育家—先贤吴有训博士,毕生竭尽心力,从事科学硏究,以知识与智慧,开创中国物理事业而历尽艰辛,实开物理学硏究之先河,为近代物理学先驱。献身教育,以精心严谨之态度;开朗勤奋之作风;求眞求实之精神;作育英才无数,堪称一代名师。其在科学之贡献,与在教育上之成就,相互辉映,令人弥增景仰。为表彰先贤之卓越贡献与伟大成就,地方人士倡议筹建纪念馆,我旅台同鄕,咸认深具纪念意义与历史价値,热烈响应。捐款赞助,聊表

  • 文章山西銘賢學校(院)對社會貢獻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6期  作者:席涵靜  出版时间:2010-07-01
    关键字: 山西铭贤学校 社会贡献 社会教育 科学教育 实业救国

    是预备数年后设立农、工专科奠定基础,发扬其「教育救国、科学救国、实业救国」一贯理念。民国二十八(一九三九)年,在四川金堂艰难教学中,相继设立农科、工科,逐渐走上铭贤「教育科学、实业救国」的大道。首先在金堂校区建立小型水力发电厂、机械、翻砂实习厂,锻工、木工、化工、酿造、纺织、染布、印花、钳工等实习工厂。及模型室、工程制图室等。在金堂城郊辟有果园、苗圃及稻、麦、蔬菜等栽培实验农场;乳牛、软布赖羊、美国纯种猪、来杭鸡等畜牧场等。在此际也开始重视科学论文的发表,其时

  • 文章台灣省府努力四大文化建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12期  作者:毛時潭 出版时间:1986-12-30
    关键字: 文化建设 读书 儿童文学 艺文活动 科学教育

    二十一场演奏。因罗氏的指挥细腻而有深度,使乐团的潜力得以发挥,表现更高层次的演奏效果,深受一万六千名听众的喜爱,也提升了一般民众的音乐欣赏水准。八·发挥省立博物舘之功能,推展人文、自然科学省立博物馆已订定加强文化建设重要措施方案,全年工作计画表,其工作要点为「建立标本收集、硏究、典藏、展览结合模式」与「加强推广活动,提高社敎功能」。目前已积极执行其工作计画,除标本整理与扩大出版学术刋物外,有关专题展览、专题演讲,均已排定巡回日程表。在加强巡回展览方面,已推出

  • 文章平民自待獎育英才

    来源期刊:《闽聲》 第5期  出版时间:1966-11-01
    关键字: 科学 教育 基金 奖学金

    先生以我国科学落后,乃毕生提倡科学敎育,奖掖有为靑年,屡以私费派遣靑年科学家赴国外留学,当主持美洲党务时,倡议选拔靑年入美国航空学校,造成空军人材,为党国用。先生又曾于闽侯故里,创办小学多所及鄕村师范,作育鄕民,每次回省,必抽暇往各校视察,并训勉诸生继续先烈遗志,先生七秩寿辰,全党同志遽资派遗公费留学生及充国内各大学奖学金,为先生寿,先生复以历年所积俸给五十万元,立为奖学金之基金,对我国靑年硏习科学之兴趣,影响自极深远。

  • 文章民元前后湖北的新教育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期  作者:余家菊  出版时间:1966-10-10
    关键字: 张之洞 新教育 中学 民主科学

    西学为用」的方法来解决,可惜敌不住后来的狂风暴雨,终为赤色的浪潮所吞没,政府播迁台湾以来,提倡民主,科学、伦理三方并重,于是从张之洞以来的中学为体的说法更深刻化,更具体化,我们只要能遵守伦理的规律,一切尽其在我,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发挥慈爱心,实行利人思想,调合各方的意见,提倡忠孝大道,我们的教育问题,就可算解决了。

  • 文章總統 蔣公的敎育思想與實踐精神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00期  作者:戴運軌 出版时间:1976-10-01
    关键字: 蒋介石 教育 学制 升学 道德 科学 迁址 学校

    蒋总统晚年推行「九年国民敎育」,泽及全民。主张道德与科学并重,奠定文化基础。中大新校址难题,幸赖 总统迎刃而解。一、蒋总统以「兔试升学」就是「九年国民敎育」之准备国父手订「地方自治开始实行法」有云:「凡在自治区域之少年男女,皆有受敎育之权利。学童书籍与学童衣食,均当由公家供给。学校之等级,由幼稚园而小学而中学,当拾级而登,……。」试问如此理想,经费从何而来呢?国父在此书中已有解答。他以为所需经费,以人民义务劳动之结果,当无不足之虑。……在民国

  • 文章簡論古今敎育倫常科技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8期  作者:盧品舉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教育伦常 科学技术 古今对比 追忆父亲 卢庆和

    上古时候,炎帝神农氏,制耒耜教导万民,从事稼穑。百谷繁衍,使天下人民生活改善而享幸福。民有疾病,炎帝尝百草,察病情,自身试之,这种功德流传至今。再说伦常方面,孟母三迁,是为教育孟子,因环境不良而迁之。孟子被母亲教育成重仁义之圣贤,孟母成为天下贤母之首。三国时孔明造木牛流马,在军中运送粮草,人力运用方便,使军中士气旺盛,国家受益良多,可惜失传,很是遗憾。重要的历史伦常科技之德业,用教育之道,流传后世,贡献给国家社会,使后世人人有幸福可享。伦常辈份,要互尊

  • 文章吳稚暉先生的風格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張文伯  出版时间:1963-03-25
    关键字: 思想家 科学与玄学论战 科学救国 普及教育 “革命的圣哲”

    前有位美国大学生来华搜集吴老先生的资料,为的要写一篇博士论文,题目就叫做:「吴稚晖先生的思想」。吴先生的为学宗旨,得之于他的早年业师黄以周先生,槪括为两句话,便是「实事求是,莫作调人。」在眞理面前,是则是,非则非,绝不含混,他为学如此,做人也是如此。他在当年科学与玄学的论战中,提出「一个新信仰的宇宙观及人生观」,做了一员押阵大将。他的宇宙观直截了当:宇宙是一大舞台,人人都是演员,既适逢其会地轮到我们了,我们便不该草草此生。他的人生观很有风趣,归纳为三句话,便是

  • 文章名人的童年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7期  作者:國晉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名人 童年经历 教育理念 诗人 科学家

    如果你用尽方法,孩子仍不堪调敎,别灰心,要忍耐,下列孩子的名单并可供您参考:拼字不及格:诗人叶芝、萧伯纳。数学不及格:发明电的富兰克林、大画家毕加索、心理学家阿德勒。开除学校:科学家爱因斯坦、短篇小说家爱伦坡、诗人雪莱、发现爱克斯光的栾琴、画家惠斯勒。全班成绩最差:大发明家:爱迪生。上课作白日梦:印象派画家高更。冥顽不灵:发明蒸汽机的瓦特。心智迟钝:爱因斯坦。

共29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