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祖宗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清明偶感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0卷 第1、2期  作者:魏治江  出版时间:2008-06-01
    关键字: 清明偶感 悼念祖宗

    清明时节行匆匆,纸箔酒浆祭先魂。闲看稚童争炊饼,怒斥逆子詈祖宗。蚍蜉何能撼大树?丑戏五更定曲终。阴霾扫尽彩云归,黄陵阶前颂大同!

  • 文章姓氏爲國家團結強盛之本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2期  作者:鐵軍 出版时间:1995-04-01
    关键字: 姓氏 宗族 祖宗传统

    一、姓氏之意義人皆有姓氏,乃我中國人之歷史傳統和文化背景使然,其源始於漢族之祖先—黃帝。黃帝有子二十五人,擇其中有功德者十四人「胙之土而命之氏」,後裔遂世代沿氏爲姓,蕃衍而傳,迄今已歷五千年矣。姓氏之在中國,代表著一個人之血統、祖先榮譽、以及社會地位,故凡人均可取名、立號,各本所喜,而對於冠在名字上之姓氏,則從未有人表示不滿意者。且理所當然地而以已有之姓爲榮爲傲。「行不改名,坐不改姓」,乃爲男兒本色。中國人向以「黃帝後裔」自居,以黃胤爲榮,而有別於四方夷...

  • 文章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20期  作者:張鳳儀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祖宗 祭祀 朱熹 张氏祖先 立碑祭祖 萧县

    朱子治家格言有一句「祖宗虽远祭祝不可不诚。」依笔者对「远」字的浅见,一是上下辈份距离远,已经有好多代了;二是指路程远。但有一个原则,祭祀不论用何种方式表达,都要恭敬诚恳。例如本人在高雄住家,供奉著「张氏历代祖先之神位」,每逢年节都有简单的祭祖仪式,自来台至今未断。再次返乡探亲,专程为先祖父母、先严、先慈立碑。我和内子陈秀英,到香港等了五个多小时,到南京机场已是夜幕低垂,华灯初上了。连夜赶到萧八区黄口鎭东张寨,已是翌日七点。虽是早晨,仍被亲人团团围住

  • 文章吾祖吾宗陳氏初探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0期  作者:陳墉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陈氏宗亲会 祖宗溯源 宗亲大会 陈氏族丁

    工作岗位,克尽国民之本分。谨祭祀——孔子曰:「愼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朱子云:「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由此观之,祖宗之祭祀必敬必诚,生待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希吾子孙,身体而力行。㈣至于排行(俗称辈分),据历修宗谱所载,吾陈氏祖先一至七世未能统一班字,自七世祖宗赤公、明廷公、古遗公首修宗谱起,八世往后,除少数先祖定名以外,一致以「大可曰斯,之立正如」初定八字,以此逐渐统一班字。自清嘉庆十二年,续修班字,订为四句十六字,即「为德必昌,尚志有方,克家法祖

  • 文章中國文化與孝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4期  作者:李學綱 出版时间:1990-10-01
    关键字: 中国文化 孝道 父母 祖宗 家族制度

    直感于一姓相传之祖宗,故以祖宗祭祀不可废;吾国人多以祖宗配享天与上帝,如诗经「文王陟降,在帝左右」,孝经「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以配上帝」。易经「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祖宗是人,而以之配天与上帝,即视天与上帝,并非孤悬天上,远隔于人,而有祖宗配祀,则使祖德上通于天德。又以祖宗并非魂归泉坏,永别于世,而在吾人祭祀一念之诚中,将使吾人生命与祝宗生命作千古之相接,一脉之相承,则祖宗之功德,复活于吾人之心目中,使吾人之生命

  • 文章柏埔洪厝族人開發印尼峇眼史話

    来源期刊:《同安》 第99期  作者:洪樹勛 出版时间:2007-07-01
    关键字: 同安县志 春节 祭拜祖宗 祠堂里 世界六桂堂联谊大会

    可见「大利年了」,「吉祥如意」「利达千万」,「事事如意」的红底金字牌匾。主妇们购买年货。备齐祭祖敬神的香、烛、纸帛。除夕夜沿俗家乡的围炉守夜习惯。全家团聚,坐谈一年来的生产生活经验。大年初一,大家穿新衣戴新帽,串户拜年,并按家乡的古例在神位前放著鸡、鸭、酒菜,烧香点烛祭拜祖宗,只是不放鞭炮烟花而已(大城市怕引起火灾)。在祠堂里举行新春团拜,迎春活动,有些印尼人也跟着同安移民一起过春节。广大华侨身居异城,为当地的经济崛起,商埠之建立起了不可估量的主导作用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