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生活追忆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在泰和城三年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5期  作者:歐陽克沛 出版时间:2001-08-01
    关键字: 泰和城 往事追忆 抗战时期 学校教育 就学生活

    十一名,时逢学校改组,校长由代校长陈崇义先生改由郑掷先生接替。且我届毕业生,亦正式定为该校,初中第一届毕业班。我幸以第一名成绩毕业,荣获免费直升该校高中部。新生中学为一群黄埔毕业军官,所组成的学校。故在生活管理上,都采军事化:穿军衣、戴军帽、打绑腿(均蓝、黑色布)、穿黑回力胶鞋、有时也穿草鞋,很像个小军人。是年冬,三民主义青年团,号召青年学子,加入该团时,眞是风起云涌,无不踊跃报名,我是其中之一。经过一星期,严格军事训练,由县支团主办,干事长为曾来台;任职

  • 文章憶虎公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0期  作者:監志新 出版时间:2014-02-01
    关键字: 虎公学校 往事追忆 校园生活 文化建设 同学会

    班门口,由教官施令柔软运动十五分钟后唱一支歌结束。每周日开纪念周会后进行周考,在大扫除后方准回家。我们的教官是由战地军官转任,老师则四面八方择优敦聘而来。对开化蔽塞、国文程度的提高,普通话的学习,抗战歌曲的高唱。使我辈受益良多。当时的师生都是刻苦自励、乐观奋发、朝气蓬勃。教学方针是:教育结合生活;学习兼习战斗。八十七岁的我,现在还会唱:大刀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鎗口对外、丈夫去当兵、再会吧香港,请给我一枝枪,巷战歌,全民抗日歌,太行山上、吕梁山赞

  • 文章流徙天涯蹤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8期  作者:潔民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海岱中学南迁沧桑史 被骗来台入军 台湾艰难军旅生活 追忆感慨

    大举逮捕师生、屈打成招下,糊裏糊涂的成了冤魂。如在广州时不忍痛和表哥们分离,必受其虐待、压迫、恐怖的洗礼,生死存亡难以预料,又逃过一劫!其不庆幸哉!一生之中,广州那段军中生活,莫齿难忘。不曾出操,终日无所事事。那像军队!却像一群丰县人,烃过长期的颠沛流离,流落异乡,生活无著的安乐窝。可是好景不常,湖南省主席叛变,时局遽变,奉令来台,就乘船抵达高雄。在高雄稍作休息,便乘火车直达跑马场营房(即现在的政工干部学校)。途经嘉义火车站时,大概是孙宝山的安排,好多位同乡在车站

  • 文章永遠懷念鄕長廖老師祖述中將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3期  作者:李佐援 出版时间:2003-08-01
    关键字: 廖祖述 人物怀念 军校生活 往事追忆 缅怀恩师

    总队第四队,有缘追随当时任职学生总队部政治部中校主任的廖老师祖述先生。时廖师正値三十英年,干劲十足,从恭聆其训话中,听出来老师鄕音浓重,后经了解才知道廖师是江西省奉新县人,由于廖师的亲切温和,爱护学生无微不至,谆谆教诲,循循善导,深得学生的崇敬,在我期同学的心目中,留下深刻难忘的良师印象。军校入伍生在严格、紧张、忙碌、操课繁重的学习生活中,由于当时国家财政困难、国防经费不足,军校学生不仅薪饷微薄;日常伙食不佳,对于正在发育,体力消耗又大,需大量营养补充的年轻人

  • 文章流逝的歲月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6期  作者:蕭冰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往事追忆 虎山中学 六十四周年校庆 校园生活

    芬芳,成绩斐然。每年高考成绩居梅州市八县区之前茅,那木棉树就是历史的见证和母校的骄傲。虎山作证放「卫星」在三年的初中生活中顺应社会潮流放了许多「卫星」,在今天看来似乎是神话一般,其中不乏酸甜苦辣,折射出多姿多采的校园生活。初一的一天晚上,班主任何老师郑重地说:「今天晚上要放民歌卫生上天。」于是同学们搜肠刮肚用不多的「墨水」,疯狂地创作起来。韵律谈不上,白水字不要紧,反正论条数取胜的。第二天日上三竿时,全校创作民歌数万首,师生们击掌以贺「民歌卫星」如期升空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