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王阳明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王阳明在黔思想试探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2期  作者:馮楠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王阳明 贵州 致良知思想 学术探析

    陽明少年時隨他的父親王華居住在北京,曾習騎射、學兵法,又馳騁於辭章,後遍讀考亭(朱熹)之書,再又出入於佛老。他爲學幾度改變,在到貴州龍場以前,可以說駁雜而還未定型。到龍場後,才形成了他的心學體系。陽明心學的三大命題,對格物致知作新的解釋,知行合一的論斷,都是在貴州提出的,就是致良知這個核心問題,也醞釀於這個時期。他曾說過,「吾『良知』二字,自龍場已後,便已不出此意,只是點此二字不出」。(錢德洪《刻文錄敘說》)。陽明在黔時間寫了不少詩文。從這些作品中探索他...

  • 文章八股文是那八股?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呂渭濱  出版时间:1989-09-01
    关键字: 八股文 王阳明 范文 体例

    再予补足。大结:是这篇文章的总结。如果拿八股文与论理学的三段论证法比较,则破题、承题相当于大前提,起讲、提比、虚比、中比、后比等是用一连串的讨论来指出小前提,而大结便是结论了。找一个实际例子来说明上述这些,明代王阳明先生是科擧出身,曾主持山东鄕试,当时四书题是「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照例主试官要提出一份相当于参考答案的文章,给众士子观摩对照,自然这也具有身敎多士的深意。这道题阳明先生的范文是一篇约五百字的精构,收在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一。玆录出并解析

  • 文章王阳明与贵州实学的发展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1期  作者:余懷彦 出版时间:2006-01-28
    关键字: 王阳明 贵州实学 心学 黔学 发展

    摘要:貴州是陽明心學發端的地方,貴州同時也是陽明實學有重要突破並深刻影響到後世之處。

  • 文章易经哲学与王阳明思想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5期  作者:李臻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易经哲学 王阳明思想 致良知 知行合一

    贵阳市政府、市政协、贵州省中华文化硏究会、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等单位举办的九九王阳明学术硏讨会在筑举行,笔者有幸受邀参加,按组委规定必须提交论文一篇以便出版论文集,兹以『易经哲学与王阳明思想』为题试述管见敬恭指教。易经乃我国群经之首,被誉为哲学中的哲学,智慧中的智慧,经典中的经典。然而易学文化乃我国最古老的文化,老祖先们硏究易学时我国还没有文字,易学的提出是用算木和箸草作符号表达的,即所谓的干三连☰坤断六☷艮覆碗☷仰孟☳兑上缺☱巽下断☴离中虚☲坎中满

  • 文章内聖外王的王陽明先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5期  作者:方鳳揚 出版时间:1968-12-31
    关键字: 王阳明的一生 文武双全 军事家 内圣外王

    明朝的天下,自英宗(正統)朱祁鎭以後,就急轉直下,內則宦官當權,政治黑暗;外則疆臣顢頇,乜先入寇,國勢到了非常危殆的程度。到了他的兒子憲宗(成化)朱見深時,朝廷中更有「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尙書」的說法,腐敗無比a但到了武宗(正德,憲宗之孫,孝宗之子,即「江山美人」電影中的「姓朱,名德正,家住北京城」的風流皇帝)朱厚照時,却出了f個空前偉大的人物,>他有如I顆光芒萬丈的彗星,照亮了整個寰宇,論事功,他無遜於諸葛亮和曾國藩;論道德學問,他更上追孔孟,與朱熹相比肩。...

  • 文章蔣中正先生與王陽明學説(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11期  作者:楚崧秋  出版时间:1986-11-30
    关键字: 蒋介石 王阳明 知行合一 致良知

    蒋公是民族救星、旷代伟人。在中国近代史上,他缔造了辉煌的功业;在学术史上,他也是集哲学、兵学与科学大成的思想家。论其人格修养及志节操守,揆之本世纪,少有人可以望其项背。壹、蒋公阐扬阳明学说古今中外,伟人都有伟大深厚的哲学素养,作为毕生立身处世的准绳。 蒋公亦不例外。纵观蒋公一生的思想与德业,除受耶稣基督与 国父之深远影响外。实深受儒家思想的薰陶;其中影响蒋公最大的,孔孟而外,应属王阳明先生的学说。王阳明是明代大学者,为允文允武的儒将。其倡导「知行合一

  • 文章大學篇結構新探(續)

    来源期刊:《同安》 第53期  作者:陳慶衍  出版时间:1995-10-01
    关键字: 大学 结构新探 致良知 诚于己 王阳明

    2.先诚于己:诚意之首务当先诚于己,能诚于己,而后能诚于人诚于物,王阳明经过一番磨练之后,悟而倡致良知之说,同孟子主良知良能原人生俱,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均原在我心,只因为私欲所蔽,致违背良知做事。王阳明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注二七)「能戒愼恐惧者,是良能也。」[1]「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

  • 文章如何使自己進步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98期  作者:高永祖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孔子 学习理论 处世哲学 王阳明 胡适

    的准备而已。俗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空谈不如实干」,博学、审问、愼思、明辨的结果,假使不在实际行为上表现,可说枉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总理的「行易知难」,都在阐明「行」的重要。其实,假使抛弃了「行」,而茫然的去「学」,「问」,「思」,「辨」——去「穷理」,即使眞能穷获了理,也仅是玄学的,形而上学的假眞理而已。白白的浪费了精神与时间,丝毫无益于人类,不能不说是一种损失。总理说:「能知必能行」;总裁更进而说:「不行不能知」:杜威也说:「思考不但用脑

  • 文章重建羅田巖濂溪閣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1期  作者:蔡仁厚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罗田岩 濂溪祠 太平天国 宋明理学 《爱莲说》 王阳明

    珣续建时,始祀周濂溪与弟子程明道、程伊川,以及岳武穆、王阳明。一隅之地而寓五贤,诚所谓「道本人存,地由人胜」者矣。之后,祠阁屡有修整,下迄清道光四年(一八二四),知县黄濬所撰,说及濂溪阁中主祀濂溪,配以岳武穆、文文山、王阳明,以及雩邑五君子:袁庆麟、何廷仁、黄宏纲、何春、管登。[4]至此,濂溪阁之祀典乃有定制。太平天国时,濂溪阁又毁。直到民国二十七年,县长刘菁如在濂溪阁旧址修建罗田精舍,精舍与古柏旁有一小型濂溪祠,我就读雩都中学时尙及见之。虽少年未识儒圣

  • 文章探索陽明哲理 發揚中華文化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2期  作者:楊周焯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王阳明 人物生平 心学 中华文化

    于一九四五年正值中日战争末期,笔者就读于贵州天柱中学,当年全校举办壁报宣扬爱国自强运动,班上推选我为主办,另有一位女同学龙英秀为协办,即以「知行」为刊头,编写一些求学报国、救国图存的文章与图画,回忆起来有如昨日之事。欣逢王阳明国际学会讨论盛会,在贵阳召开,能有机缘参加观摹学习,至感荣幸,能认识深富学养的专家学者,实为乐也,并要感激大会精心的安排与接待。今日重温旧梦,心绪激荡不已,再读王阳明先生洋洋大观的论述,举目学海无涯,仅就大意描述一二而已。历史中记载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