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热心公益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作者簡介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12期  出版时间:1992-11-01
    关键字: 王子扬 热心公益 赠画

    王子揚老先生常熟東張市人,係明末淸初大畫家王石谷的後裔,早年專攻建築藝術,工丹靑,尤擅畫梅,現已八十八歲高齡,曾任光華大學校董,上海營造業公會主任委員,現任常熟海外聯誼會顧問,是位熱心家鄕公益事的長者,在同鄕中頗有名望,他對『常熟鄕訊』極爲欣賞,囑蘇懷一鄕長轉來近作梅花一幅,以供鄕親共賞。王子揚畫李猷書曾朴先生誕辰一百二十週年紀念會盛況一九四八年在常熟編印出版的原版本一九八一年常熟同鄕會在台北市重印本

  • 文章热心公益的李藩乡长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6期  出版时间:1969-02-15
    关键字: 李藩 热心公益 感谢支持

    李藩鄕长字中和,三区孟城人,曾执敎邑中,抗战时投笔从戎,担任苏省保安部队部队长及军校敎官。胜利后转业上海商场,笃信佛敎,来台后仍经营商业,现任台湾电线电缆公司经理、亚洲电器工业公司安全主任,做事负责、笃实、待人诚恳,尤热心公益,慷慨好义,为朋辈所称道,自任经理以来,经管得宜,管理有条不紊,同时以身作侧,领导工人,三数年来,同事合作无间,业务蒸蒸日上,深得股东之信任。其对同鄕会之热心支持更为同鄕所钦佩。

  • 文章乡贤吕渭英:热心公益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3期  作者:孟甫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吕渭英 实业家 热心公益 兴学堂

    上世紀初,溫州最早一批實業家中,呂渭英稱得上佼佼者。呂渭英(一八五七—一九二七),其始祖于南宋初從安徽壽州遷入溫州,其父振鏞是一位下級軍官,其家世居城區。呂渭英于緒十一年(一八八五)中舉人,先后在福建任知縣、知府、道員等職,宣統元年感清廷腐敗,萌生退意,旋告歸回溫,投身實業,時任溫州府商會最後一位總理。次年二月·購置「鴻發」小火輪在城區樂清的內港營運,開闢了溫州最早的內港客貨輪航線,他認為商業發展要以交通便利為第一要義,非自辦輪船溫州商業難以自立;同時還...

  • 文章泛鵝碑廊記——談王遐舉王軼猛兄弟書法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2期  作者:吳克計 出版时间:1996-12-10
    关键字: 王遐举 王轶猛 书法作品 故乡情结 热心公益

    仲秋時節,天氣凉爽宜人。我懷著高山仰止的心意,在湖北省監利縣容城鎭拜謁了中國第一座專屬海峽兩岸書壇昆仲王遐舉、王軼猛的大型書法碑廊——泛鵝碑廊。王遐舉,原名克元,號野農,一九〇九年生,一九九五年十月三十日在北京仙逝,監利縣王家門人,歷任中央文史硏究館館員、北京海峽兩岸書畫家聯誼會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文化部老幹部書畫學會顧問、北京中山書畫社副社長、民革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其父寫得一手好字,他自幼受了熏陶,「從吾所好」苦練書法,常學習顏、柳楷書,也學鄭...

  • 文章吾梅文風,吹拂寶島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8期  作者:謝餉蓀 出版时间:1994-02-20
    关键字: 蔡亚萍 黎明 教育事业 客家精神 热心公益

    编者按:吾梅文风鼎盛,夙为国人所知。先贤蔡亚萍先生、暨其夫人黎明女士于来台之后,以其热爱敎育之精神,于台中市南屯区先后创设岭东商业专科学校、暨岭东高级工商职业学校,为国培才,功在敎育,卓然有成。办学之余,复热心公益,关怀侨敎,亦多足述。按亚萍先生毕业于国立广东法学院,夫人黎明女士毕业于梅县私立南华学院,亚萍先生曾获韩国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黎明女士则获美国汤玛斯摩尔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实至名归,足为吾梅增光。本文作者就其夫妇创校之艰辛历程,关心侨敎、与宏扬

  • 文章杏壇四十年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3期  作者:羅欽城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从教经历 艰苦生活 教学收获 感悟体会 热心公益

    服務杏壇四十年,苦少樂多,眞是一場「美」的回憶!「苦」:只是生活上的一個「小點滴」。記得民國三十八年踏入國小任教,待遇菲薄,月入新台幣一百多元,除伙食交通費外,已無剩餘。爲了節省通勤的車費,節衣縮食,買了一輛中古腳踏車代步,後來皮鞋破了,沒錢買,爲了站在教壇上必須服裝整齊以維護教師形象,賣了腳踏車買鞋。住家到學校,三公里路程,只好安步當車了,但對健康大有益處。「樂」:民國四十三年以後,待遇逐漸調整,生活獲得改善,全神投注在教育上,開始鑽研語文教學,把研究...

  • 文章追懷劉上將安祺將軍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楊煦  出版时间:1995-12-20
    关键字: 刘安祺上将 追思悼文 热心公益 散文诗联 保护渔业

    得識劉上將已逾半世紀之久。抗戰軍興,我魯靑有志靑年南下流亡,多去大後方四川攻讀中學大學,備爲國用。每値新春團拜得聆教益,如沐春風。尤以農曆年中,屢蒙召集共進團圓飯,猶記以大鍋烹調豬肉、白菜、粉絲,有菜有湯一大碗,又有饅頭、米飯,配以大葱、大蒜、辣椒等家鄕口味,美妙無比,至今齒頰留香。抗戰期中,物資缺乏,能得如此享受,難能可貴!同學生活本極辛苦,不啻一頓豐盛宴席!無不大感人間溫暖,盡歡而散,而沒齒難忘!劉上將時任靑年軍第六軍軍長。同學偶遇困窘,如因病住醫院...

  • 文章捐資興學之伍達觀先生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2期  作者:林超民  出版时间:2002-12-25
    关键字: 伍达观 热心公益 投资教育 人物品质 母子亲情

    伍達觀先生,雲南省騰沖縣人,妻馬瑤女士(馬崇六將軍姪女),伍先生是香港著名實業家和慈善家。他早年遠赴美國硏讀紡織工程學,在異鄕求學的過程中,伍達觀先生雖家境富足殷實而不要其父資助,靠自己的辛勤努力,勤工儉學,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學業,獲得了博士學位。學成之後,伍達觀先生在大學裏從事教學與科硏工作,業績斐然,取得了令全中國人引以爲豪的科學硏究成果。他以精巧的紡織工藝修復了年久破損的美國第一面國旗,『整舊如舊』,天衣無縫,令人驚嘆。爲此美國國會授予他作出突出貢...

  • 文章先嚴昌彬公傳略

    来源期刊:《連聲》 第3期  作者:謝志文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前清监生 得中堂 热心公益 修桥补路 出资建祠 编练团丁 心脏病逝

    强健。赋闲在家,踏方步吟诗词,怡然自得。常敎诲吾兄弟务必「武能骑马射箭,文能吟诗作对」。自号「得中」,并名老屋厅为「得中堂」,此可见其人生观趋向不偏不倚,以得中庸之道为圭臬。先严见识不凡,鉴于农产加工为繁荣农村经济重要方策,特于己酉秋在村西「湖下垅」兴建小型榨油厂乙座,利用水力发动机械,将各种植物耔硏末榨油,邻近村里之需要榨油者,均供利用,俾得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受益村民无不感戴。其平日热心公益,事蹟颇多,如倡导兴修桥梁、道路,农村水利,庙宇台榭,不胜枚举

  • 文章李景然先生傳略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0期  作者:李旭東 出版时间:2000-12-25
    关键字: 李景然 人物传略 爱国爱乡 热心公益 追思悼文

    年退伍,与云南省腾冲县李祺仙女士结婚,得二子(成钢、成铁)一女(成丽)。当时逢舅父回台创立台北东南亚大戏院,遂迁住台北,除参加戏院管理工作外,亦创兄弟唱片公司,经营二十余载。唱片公司结束后,任东南亚大戏院董事兼总经理。先生一生爱国爱鄕,热心公益,深获鄕亲及缅甸归侨们之尊敬及仰慕。历年来帮助担保无数缅甸侨生回国升学。大陆开放后,数次返鄕。有鉴于鄕中文化不开,教育落后,遂创办景然油厂于太平街。油厂所得盈余,皆用以奖励鄕中子弟升学之用,以提高家鄕文化教育。先生曾任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