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灵山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灵山弘佛寺向贵大书院捐赠《龙藏》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9期  作者:張暢 出版时间:2004-01-20
    关键字: 黔灵山 弘佛寺 贵州大学 《龙藏》 新闻报道

    三月十五日,春光明媚,贵阳黔灵山弘佛寺向贵州大学新近成立的中国文化书院无偿赠送《乾隆大藏经》一套,受到热烈欢迎。在隆重而又简朴的赠书交接仪式上,弘福寺方丈和尚慧海老法师在《龙藏》交给贵大书院教授张新民。贵大中国文化书院院长张新民教授代表书院向弘福寺转赠了荣誉证书,衷心感谢弘福寺,发扬慈悲喜舍、利乐有情的精神,造福社会的正义慈善之举。表示要珍惜藏书,用好藏书,努力用先进的中国传统文化武装头脑,造就大批的「四有」新人来报效祖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

  • 文章灵山圣墓的阿浑冢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3期  作者:吳藻汀 出版时间:1984-03-01
    关键字: 灵山圣墓 唐初传教 三天求雨

    唐初武德年间,伊斯兰教始祖谟罕默德有四个门徒来中国传教,两个留居泉州的称为三贤、四贤,他们死后葬在泉州东门外,据说葬时有灵异,所以他们葬地的那座山叫灵山,由于灵山有三贤、四贤的墓,也叫圣墓。灵山圣墓是泉州有名的古蹟,墓后和墓的左右两旁筑有石廊,中间盖一亭覆着两个并列的石棺,那就是三贤,四贤埋骨的处所。墓右的石廊内有明朝总兵太监郑和奉命往西洋忽鲁谟厮等国公干,于永乐十五年五月十六日到这里行香的碑记。由于这处的古蹟,显示伊斯兰教来中国传教和古代泉州对海外交通

  • 文章泉州东门外 灵山圣墓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3期  出版时间:1984-03-01
    关键字: 聚宝街 灵山圣墓 亚非友谊 伊斯兰传教 圣墓石刻

    的土地上,葬于泉州东郊灵山,称为「圣墓」。圣墓是用花岗石建造的。墓后砌筑一道半圆形的石岸,高三公尺,并依岸建造石碑廊。三贤,四贤的灵柩,为花岗石雕琢而成,花纹,图案布满棺座,两棺并排,前端为石砌供案桌,正中矗立一座平盖石亭。一千多年来,圣墓虽然承受着风雨侵袭,但在中国人民的保护下,至今依然完好无损。明朝三保太监郑和,第五次下西洋路过泉州时,特地前往圣墓行香,幷立下碑记。这方碑刻,立在墓旁的石碑廊左侧,为靑石琢成,高一点五公尺,阔二十八公分,上刻:「钦差总兵太监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