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海外共返回4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第一屆海外學人國家建設硏究會吾埔學人三位囘國參加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9期  出版时间:1972-10-01
    关键字: 首届海外华人国家建设会 海外大埔学者 参与会议

    本刊讯】本(六十一)年八月十五日在台北市擧行的,第一届海外学人国家建设硏究会,保行政院靑年辅导会所召开的,出席的一百五十多位学人,都是年靑有为之土。这一会议,引起了海内外各方人士的注视,充分表现了海外各地靑年学人对国家的热爱,也充分表明了政府对海外学人意见的尊重。据悉吾埔旅外留学生学人中被邀囘参加硏讨会的计有三人,一为在加拿大任敎的刘岳云,二为在美国纽奥良任敎的郭定五,三为在西德科学硏读博士学位的郭石城,诚为大埔同鄕增光不少。

  • 文章國學綱要(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湯念庸 出版时间:1980-12-01
    关键字: 国学纲要 国学价值 海外研究

    第一章 緖論(一) 國學之價値國學爲民智之根源,文化之基本;亦卽爲國家立國之精神,民族生存之命脈。假使一個國家,而無其立國之精神,必將爲他國所宰制;一個民族,而斷其生存之命脈,必將爲別族所滅亡,不能逃乎天演競爭之公理也。際此大時代的融會中,世界的國與國之間,接觸旣非常容易而又頻繁,任何一國人民之智識觀念,自不能「故步自封」而囿於有限度之範圍以內;但是生在這個國家的人民,旣必須繼承本國文化之傳統,卽不能不負起發揚本國文化之責任。梁啟超先生曾說:「讀書自然不限...

  • 文章錢多路遠簽證難 留美漸退潮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7卷 第3期  出版时间:2011-06-01
    关键字: 美国 签证 高等教育 海外留学

    美国向来是外国学子最爱的海外留学地点,不过近十年来,美国越来越难吸引留学生。「今日美国报」(USAToday)报导,留学费用高、距离远,以及九一一事件后申请签证不易,使美国对外国学生的吸引力降低,威胁到这个可招揽人才、让美国大学多元化且获利丰厚的留学市场。报导指出,美国高等教育已脱离九一一事件后的招生低潮,吸引的外国学生也超过其他国家。美国去年招收的外籍学生达到破纪录的六十九万一千人,超过二〇〇〇年的四十七万五千人,主因是中国大学生大量涌入美国求学。不过

  • 文章淺析大陸二千億美金投資海外市場之意涵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9卷 第12期  作者:留問政 出版时间:2007-12-10
    关键字: 经济建设 海外投资 世界经济

    貨幣市場已是全球化,國際化的走向,有遠見的投資人,有智慧的富爸爸,他們對資金的調度與運用,必須著眼於世界之佈局,方能使財富持續成長,以提升金錢的正面價值,讓科技日新月異,生活品質不斷提高。由於交通的便捷,網路的普及,手機功能的神奇,拉近人與人的距離,更促進辦事的成效,使時間變黃金。大陸在二十世紀末期,開放現代化,突破任何封建保守的障礙,全面努力發展經濟,從基礎建設到國防科技,及太空的發展等,均有突飛猛進的傲人成績,千禧年(二〇〇〇)後,迅速崛起,在金龍揮...

  • 文章次韻並依原意兩律

    来源期刊:《同安》 第37期  作者:老圃  出版时间:1991-11-01
    关键字: 名扬海外 书读万卷 文而修佛 儒释同归

    一)鄕邑多人师老成,勋劳业绩谁能争?人从海外辉荣耀,寿颂期颐沐太平;木铎渡南光异域;言行里闬贻诸生,读书万卷通禅理;儒释原来本有情。(二)修佛修儒两是师,砚池游罢转莲池,自来哲理参天地;虽别宗门各有仪,异曲同功皆学问;共伸一德解迷痴!更持定力求眞谛!意马心猿绝不驰。

  • 文章吴稚晖先生与海外中国大学之理想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陳洪  出版时间:1963-03-25
    关键字: 海外中国大学 里昂中法大学 陈炯明反叛

    吴先生自称为武进人,但是讲着一口无锡话。论其是否武进抑或无锡,均属文不对题。他的怀抱与行为均超越于地方性之上,而是一个属于整个中华民国国家的人。尤有甚者,依其宇宙进化观的主张,他是一个属于大同世界的世界人。这些均为广泛的空谈,说来话长,可以不谈。现在我来缩小范围敍述他一件海外中国大学的理想事实来证明他不局限于地方,而着眼于整个国家的证据。他认为当时(民国七年)要在国内敎育子弟,糜费多而成就小。尤其在科学方面,国内就没有几个学者;而外国则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 文章家谱琐谈——被藏海外的中国家谱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13期  作者:惲茹辛  出版时间:1978-02-15
    关键字: 武进 家谱 图书馆 海外藏书

    本刋第一一〇期中,北苑先生有一篇「漫談武進氏族」的宏文,讀後頗感興趣,當卽修函寄奉台北的宋伯元(北苑)鄕長,表示竭願支持宋先生之意見,當盡力以所知、所見相吿。整理或編纂「氏族」譜系之類的專著,也正是發掘鄕土文學,保存地方文獻,是一件非常艱鉅的任務,何況這些參考資料,又是何等的缺乏?在近十年中,經本人之手而來來去去的家譜、家乘、宗譜、族譜之類,卽就戰前一七三六年——一九五〇所出版的原作,當亦有五十種之多,最早則有乾隆初年的,最遠(距離香港)則有山東、湖北的...

  • 文章中國思想家吳稚暉先生(七)七 開國前後的行止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9期  出版时间:1969-05-15
    关键字: 吴稚晖 孙中山 武昌起义 海外归国

    辛亥武昌義師起,各省紛紛響應, 國父適在倫敦,國內有許多電報,拍致 國父,均由駐英劉玉麟轉交,稚老與李曉生每日均到 國父寓所,爲處理文電。(稚老起草,曉生譯成電碼。)有一次,稚老起草的電稿, 國父擬改數字,稚老不同意,國父仍欲修改,稚老推 國父至床上,堅持不可改, 國父便允不改。國父之虛懷,與稚老之勁直,論者謂兩不可及。他曾約 國父到他倫敦寓中便飯,由吳夫人親自做菜,一嚐江南風味, 國父喫了連稱「難得」。時程璧光所率海圻軍艦在英國修理,程早對 國父表示好感,其弟...

  • 文章「客人」源流及其對民族的貢獻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卷 第4期  作者:曾子友 出版时间:1973-12-01
    关键字: 客家人 历史源流 标识 贡献 海外发展

    为「避难」始南徙者,盖未明中华民族原具最民主而尊德性的高亢气槪。客人是秉持这种气槪,抱着由消极的退隐,转而为积极的拓荒垦殖,为民族开创新天地的宏伟志愿。近代华侨拓殖海外,仍是这种精神的继续光大。因五胡乱华不屈服于异族统治的「衣冠避难」,是参进这一伟大行列,继续开辟南疆。二、因黄巢乱,徙岭东闽西,「客」名始起唐末黄巢之乱,自山东、江浙而江西,踰岭沿北江,陷广州,复由粤、赣而鄂、豫、陜,中原民族鲜随贼而南迁。最重要者为两度进扰江西,田舍为墟,迫使遍布赣南的客人仕宦臣

  • 文章杏壇瑣憶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7期  作者:陶佩瑚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陶佩瑚 海外华侨中学 琐事 回忆

    上个月二十七日至三十日,由世界华文教育协进会所主办的第二届华语文教学研讨会,在台北市国立中央图书馆隆重擧行。这是一次成功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与会者二百多位中外华语文学者分别来自全球各地,我因是世界华文教育协进会的常务监事,也是这次大会的筹备委员之一,所以有机会得与中外华语文学者共聚一堂研讨华语文教学之改进与推广问题,而最令我高兴的是来自海外的代表中竟有三位是我二十多年前主持汉城华侨中学时的学生不期然地在会场中相遇,所谓「相遇」,实在的说是「相认」,因为事隔

共47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