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浦东共返回3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细说故乡

    来源期刊:《浦東》 第32期  作者:程祥生 出版时间:1983-04-15
    关键字: 浦东地理环境 浦东物产 浦东工业

    浦东在黄浦江东岸,北起吴淞口,南迄金山衞,成三角形,南北约自基隆至新竹,东西最宽部分,(在大团),约自丰原至天祥。为一平原地带,地势差距不超过五公尺,因而故鄕的人毕生未见到山者大有人在,站在唐墓桥天主堂钟楼上,(天主堂高一四〇尺),可以看到东海,西迄上海外滩,北面杨树浦电力公司烟囱,南面川沙城,其他是茫茫无垠景象。天主堂建于淸光緖年代,十分雄伟,内部支柱以五支圆木合成,外包木板,似梅花型,罗马型装潢,室内高约五层楼,窗户全用彩色玻璃,钟楼高约十四

  • 文章同乡会会所及灵园碑志

    来源期刊:《浦東》 第38期  作者:陸容庵 出版时间:1984-10-15
    关键字: 浦东概况 浦东历史人物 浦苑 浦东灵园志

    浦东沿革浦东区域浦东濒东海之滨,南接金山衞,西通闸港,出太湖与浙江相接,中间有黄浦江相隔,与浦西之上海市对峙,凡黄浦江左边区域,均在浦东地域范围内,包括江苏省之奉贤县,南汇县,川沙县,及松江县和上海市的一部份。浦东人口 面积约叁百万人,纵横面积约贰仟余平方公里浦东物产稻米、棉花、黄豆、大麦、小麦、花生、白菜、山薯等为主要农产品,在川沙南汇之间织布毛巾为家庭主妇之副业,几乎每户人家均有织布木机或毛巾木机,妇女们除农事家事外,从事此种家庭生产副业,民情淳朴

  • 文章春申君与黄歇浦

    来源期刊:《浦東》 第37期  作者:陸君才 出版时间:1984-07-15
    关键字: 黄歇 浦江 浦东 春申江 黄浦

    浦东位于「长江三角洲」之顶端,为今川沙、南汇、奉贤,及上海县跨浦局部地区之泛称。长江三角洲位于古「江东」地区之东端。古之「江东」,含今苏、皖南部、浙西、及江西省省地,唐代以后,已习称「江南」。长江三角洲则仅指常熟、南汇、海宁间之三角地区,东临东海,西界太湖,北临长江,南濒杭州湾,亦即古称「吴头楚尾」之地,后代虽为鱼米之鄕,最早却为荆蛮之区,有断发纹身、与蛇为伍之俗。史称周太王古公亶父有子三人,太王有意传位于少子季历的儿子姬昌(即文王),长子泰伯与次子仲雍

  • 文章杨斯盛先生与浦东中学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7期  作者:叔逵  出版时间:1978-08-15
    关键字: 杨斯盛 浦东中学 教学

    我读中学,是在上海浦东六里桥的浦东中学,算来已是六十多年以前的事了,六里桥的确有这么一座毫不起眼的普通小石桥,附近还有一个小小鎭巿,距上海黄浦江对岸江边,正好六七里路光景,大槪是以此而命名。浦校就位在小鎭尽头处,占地面积广袤,校舍规模,相当宏伟壮观。自上海往浦校渡江处,是在南巿十六舖附近的南码头,属于华界最繁盛地带,对岸浦东,却还没有现代建设,仅仅一江之隔,顿成两个不同世纪的强烈对照,没有轮渡,只有乘中型木造渡船,穷二三人之力,在船尾用橹划行,以江流湍急

  • 文章前塵紀趣——留學記(一)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25期  作者:叔逵 出版时间:1974-10-01
    关键字: 留学纪实 浦东中学 赴德升学

    我读中学是在上海浦东六里桥的浦东中学,于民国八年毕业,正値第一次欧战刚刚结束,我们的校长朱叔源先生,有位拜把弟兄同济大学校长阮介帆博土,是留德前辈,对当时欧洲尤其德国的情形,十分淸楚,了如指掌,他竭力耸慂叔源先生,倡导浦校毕业生直接赴德升学,列举了许多好处:一、德国虽是战败国,但各种学科,还是都很出色,工医两科,尤为世界各国所望尘莫及。二、国内自五四运动以后,学潮迭起,风起云涌,纷扰不休,既无法置身事外,就很难安心读书,倒不如远走国外求学,反可专心一志

  • 文章浦东人的美德—节与俭

    来源期刊:《浦東》 第38期  作者:龔桂根 出版时间:1984-10-15
    关键字: 浦东 克勤克俭 节俭美德

    所谓浦东,乃指上海市黄浦江以东的一大片平源地,它虽与全国最繁华的大都市—上海仅一线之隔,但其生活起居、鄕土风情回然不同,谈到上海则「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花花世界,其所留与人们的印象,无非是虚华、奢侈、阔绰、狡滑,但能撑著上海市面立足不衰的人,大都来自外地或外国的大商钜贾,为了经营赚钱,不惜施展各种手段,以达成淘金之目的;然而浦东人则为人忠实,大都世代务农,脚踏实地的干活,与其相比,诚有天壤之别。大凡一个地方的居民,受到天时地利和工作的影响,其生

  • 文章對楊斯盛先生之懷念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龐松舟  出版时间:1977-05-15
    关键字: 杨斯盛 浦东中学 经费 哀悼

    前淸光緖三十三年正月,川沙杨斯盛先生在上海浦东六里桥地方,独资剏办之浦东中学校落成招生。余仰慕先生风仪,欣然前往报名应试,幸蒙录取,旋即入学就业。在开学典礼中,初次见到先生。其时先生年约六十许,貌虽淸癯,而神釆奕奕,步履轻健。且温文尔雅,对人彬彬有礼,和颜悦色,一望而知是一位和易近人之长者。先生剏办中学之时,似已早有摒弃俗务,息影田园之意。故在校舍建筑时,即在校园后部造有一所西式花园别墅。开学之初,便已迁来居住。别墅与学校一篱之隔,往来甚便。先生不时徒步

  • 文章會務消息

    来源期刊:《浦東》 第46期  出版时间:1986-10-15
    关键字: 同乡会 奖学金 颁奖典礼 浦东寿园 收支明细

    案。决:1.成立浦东寿园管理委员会。2.推请徐复人鄕长担任主任委员,请杨乃藩、陈震、王伯音、胡冠龙、杨易、梅会彬六位鄕长担任委员,请汤伯昕鄕长担任执行秘书。3.浦东寿园管理委员会组织规程草案修正通过。二、本会奖学金申请办法,国民小学智育给奖标准拟改为甲等,是否有当请公决案。决:通过。三、本会浦苑活动中心桥棋社结束后应为何充分利用案。决:请同鄕提供使用办法再行硏究。浦东寿园管理委员会组织规程草案第一条 浦东同鄕会为同鄕窀穸永安同登寿域起见,依会章第二十一

  • 文章會員大會側記

    来源期刊:《浦東》 第48期  作者:記者 出版时间:1987-04-15
    关键字: 同乡会 会员大会 奖学金 浦东寿园 选票 摸彩

    社会局的吴文良先生,立法委员周书府先生,去年补实的川沙国大代表秦兴炎先生,均先后到达会场,也是大会的贵宾,大会按预定程序进行,主席何理事长报吿后,吴文良先生代表社会局致词,徐复人鄕长作了「浦东寿园」筹备经过报告,常务监事杨易鄕长作七十五年财务收支审查报吿,赵金祁、秦兴炎二位鄕长也相继致词,此次出席同鄕三百九十一人,领奖学金的同鄕子女达一百零四人;连同大会工作人员共约五百余人,聚餐时坐了五十桌,同鄕会赠送每位出席同鄕的纪念品是「大钢牙」开罐器一把。同鄕会「浦东寿园

  • 文章浦东琐谈(续)

    来源期刊:《浦東》 第8期  作者:陸志明 出版时间:1977-04-15
    关键字: 故乡回忆 浦东教育 洋泾中学 往事追忆

    四十年前浦东的教育四十年前,民国二十六年,抗日战争开始的一年,那时我才二十五岁,正在南汇敎育界工作,五月份以前我担任第五学区敎育委员,八月份起又接任县立新场小学校长。(五至七月在上海市政府服务)由于职务上的关系,故鄕的敎育情形,非常淸楚,四十年后,仍是那么深印难忘。浦东紧邻上海,全国最精华地区,江南文物,素称鼎盛,又得国外风气之先,敎育建设,理应独步全国,但说来可怜,和现在台湾情形,简直无法比拟。即以南汇县为例,浦东最大的一县,江苏省二等县之首,全年敎育

共31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