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汉字共返回5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享譽國際語言學家溫端政敎授應邀訪台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温端政 汉字 方言 俗语

    语言学家温端政敎授,应台湾语言学会之邀来台参加第一届语言学术研讨会。温敎授系平阳人毕业于北京大学语言学系曾任敎于山西省敎育学院,一九七八年至今在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从事语言学研究,任研究员、语言所所长、《语文研究》主编,一九八六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历任中国语言学会第一、二、三届理事,曾任汉语方言学会理事、华北修辞学会副会长、山西省语言学副会长兼秘书长。温端政早年从事浙南闽语和汉字改革的研究,后来致力于山西方言的调查研究。他在学术上的主要贡献

  • 文章評「形音義」綜合字典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2期  作者:柳長勛  出版时间:1972-01-10
    关键字: 综合字典 学术研究 汉字

    提高中国人文对世界未来的影响力,现行楷字的整型,有绝对必要!——怎样简化笔划,怎样美化字体,怎样调整部首,怎样统一音符,怎样配合机械,眞可说玆事体大,应该羣策羣力,认眞来硏析。中国字——今天人们叫它「汉字」,其实远在殷商之际就有,也许叫它「殷字」的对!——是东方民族的共同遗产。但如众周知的是:今天亚洲地区,过去曾经长年使用方块字的国家,对方块字的存去简改,各有不同的意见和做法。在这里,我们愿意提醒大家,对方块标形字的前途,作为标形文字祖国文化界成员的每一个

  • 文章最中国的汉字——和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6卷 第5期  出版时间:2010-10-01
    关键字: 中华文化 汉字 “和”

    大陆近日评选出「一百个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汉字」,其中,「和」字再度被选为「最中国」的汉字。二〇〇八年北京奥运开幕式上,由上百个表演人员演绎的活字印刷字模,让海内外观众看得目不转睛。在不断变化的字型中,用大篆、小篆、楷书三种不同字体,不断展现一个中国字:和。这个「和」字,在经过专家评选,再交由网友投票后,成为最具代表中华文化的精华。大陆「中华遗产“杂志所发表的「一百个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汉字」评选结果中,既有代表社会文明发展的「耕、禾、农、家、田、丝、工

  • 文章說「搞」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5期  作者:王翼薊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搞” 汉字 语言 字义

    信以为真,则非有智之士所乐见。因此,对于这个问题恐怕仍须费些笔墨略与考察(证)以正视听。在前一事件不久前,该杜姓部长既曾有「罄竹难书」成语,当作形容正面比喻,岂知此一成语有负面之意涵,类此欠当事故,出自教育部长之口,屡次「突槌」,更证明居上位者,应谨言慎行!与汉字悠久绵长的历史相比,「搞」字的年龄不算太老,迟至宋代的字书才开始收录。目前可知最早收录「搞」字的是北宋陈彭年等重修的《大广益会玉篇·手部》:「口告切,打也。」其释义相当简单。《汉语大字典》「搞」字收录

  • 文章華語的國際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黎世芬 出版时间:1969-05-01
    关键字: 国语 汉字 方言 文化

    最具代表性,便自然而然形成为标准的华语。由于它吸收的方言成份较多,每一种被吸收方言使用地区的人,对这种具新的代表性的普通语,都感觉得熟悉而且能接受,于是,它便变成了曾被吸收过的一切方言使用地区的人的通用语,标准语,它兼容并蓄,它也就扩大发展。汉字不仅为全中国人所采用,也为相邻的民族所采用。如韩国、日本、越南,由于文字的采用,日本语、朝鲜语和越南语都或多或少地有中国语的掺入。而蒙古、新疆和西藏这种情形并不显著。特别蒙古人一度入中国,可是,蒙古和整个中国,在语言

  • 文章我对简化汉字的看法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7期  作者:渠敬憲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简化汉字 汉字发展 文字形体

    汉字的起源我们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有了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这里指的是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文字的起源自然要早于这个时,过去有人根据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的殷商甲骨文,推断为三千多年,这是不符合事实的。部沫若说:「汉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呢?我认为,这可以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的年代为指标,半坡村遗址的年代,距今有六千左右。我认为,这也就是汉字发展的历史;总之在我看来,彩陶和黑陶上的刻划应该就是汉字的原始阶段。」在这以后,于省五先生更进一步

  • 文章我對托瑪斯的印象談紅樓夢翻譯難點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7卷 第6期  作者:周彪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红楼梦》 翻译 汉字改革 拼音

    托玛斯是德国人,林寒的丈夫。他到平阳我家来过两次,两次都是林寒担任翻译,没有林寒在场,我们的谈话无法进行。其中一次谈的是汉字的改革。关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很冒失,当然,这无疑要走世界共同的拼音化道路。托玛斯认为,如果真的这样,可能要成为一场悲剧。乍一听,令人大吃一惊,仔细想想,觉得不无道理。汉文著作《红楼梦》的翻译,一般是认为比较困难的,如果再加上拼音这个关口,那就要难上加难。举例来说:《红楼梦》有许多人名,这些人名有主要的,也有次要的。次要的人

  • 文章中文編碼先驅文壇奇才——張玉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3期  作者:張恩來 出版时间:1993-06-01
    关键字: 汉字 编书 字典 张玉生

    近来文化史上眞正的汉字编码先驱人们都知道在汉字编码的历史上,王云五是近代一等功臣之一了,因为他在任商务印书馆总编辑期间,发明并编撰了「四角号码」新字典、四角号码一举使王氏在辞书史上确立不朽之口碑,一九九三年三月七日杭州日报登出新闻,称王云五发明四角号码编法系剽劫他人成果,四角号码眞正发明人是温州张玉生。张玉生字兆麟温州市新桥三决人生于一八八三年卒于一九三八年,清宣统元年拔贡,被清政府任命隶州判,为了积极倡导新学,张先生不愿赴任而投身教育维新之事业,虽然

  • 文章汉字简化的历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5期  出版时间:2009-10-01
    关键字: 简化字 《汉字简化方案》 字源

    从现代汉字简化的历史看,第一篇明确提倡简体字的论文,是教育家陆费逵一九〇九年发表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的《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第一个向政府当局提出的简体字议案,是钱玄同、黎锦熙等人联名在一九二二年向当时的教育部国语委员会第四次大会提出的《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第一个由政府部门公布的简体字表,是一九三五年八月由国民政府教育部长王世杰签署的《简体字表(第一批)》。只是这个字表公布不到半年就夭折了;第一次由政府正式公布并成功得到贯彻实施的简体字方案和字表

  • 文章汉字史歌、华夏学史歌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3期  作者:王肇翰 出版时间:2016-02-01
    关键字: 汉字 华夏学 古代文学

    一)汉字史歌世界文字拼音读 汉字方整构建图意理音声形态美 五千年来载春秋羲挂农绳仓颉契周代籀篆列国书刀刺甲骨竹漆帛 简札雕染钟鼎铸秦书同文李斯篆 政令统一严颁布蒙恬将军创毛笔 粗细刚柔得自柔秦汉隶书笔形美 绵延钟王楷体修北魏雄浑南朝秀 唐戴繁华颜柳欧宋字印刷木刻体 书写便捷行草辅穿时越空传千载 中华文化播全球当前世界华语热 勤习汉字多朋友(二)中国文学史歌一部文学史 国人心路表春秋老孔左 战国庄孟骚文化奠基圣 求索奔走劳骑牛关河冷周游途饿倒传注目失明

共54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