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杭州共返回3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杭州话俗字考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5期  作者:汪仲毅 出版时间:1968-12-31
    关键字: 杭州话 俗谚皆有所本 杭州土话 方言

    外路人一碰到我们杭州人,常会学着说几句杭州话:「穿好裤儿、鞋儿、袜儿,带你们一古脑儿,到西湖上去耍子儿。」他们的意思是取笑;杭州话的末尾,总要带上个「儿」字。这话未免过火。杭州话中语尾是有用「儿」字的。外路人将不必用「儿」字的杭州话也用上了,未免故意有嘲笑我们杭铁头的意味。(俗有苏空头,杭铁头之谚。其实杭州人的性格,倒是挺和平而带有软弱的倾问。)据推测,今日杭市旧城区里的土话,乃自南宋建都临安,北人南下后,发生一种南北混合的交杂话。既不完全同于华北

  • 文章全国之最的一杭州浙江美术馆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6期  作者:寧靜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杭州 浙江美术馆 艺术 展览

    建设在杭州西湖湖滨的浙江美术馆,占建三万五千平米,建筑面积达三万二千平米,工程投资四亿二千万人民币,自二〇〇五年五月开工至二〇〇九年八月落成开馆,历时四年多,其规模超过北京的中国美术馆,可称全国美术馆之最。座落在湖滨的浙江美术馆,因受西湖周边建筑管理规定的限制,建物高度不能超过十五米,所以建筑设计上下共四层,地下一层地上三层,主要使用分配包括:中央大厅,行政办公区、美术书店、儿童美术天地及拥有九千余平米分布在各层的十四个展厅。新建美术馆有关安全设施,特别

  • 文章杭州往刼话洪杨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5期  作者:高越天 出版时间:1981-05-06
    关键字: 杭州 太平军 浙江战况 洪秀全

    当我还是儿童的时候,时値淸季,鄕老叙谈,经常是谈到长毛(即洪秀全的太平军)祸乱的酷虐,人民被掠被杀,以及逃难的痛苦。使我听了毛骨悚然。那时,太平天国已破灭了四十多年。以言我鄕,则隔杭州为一钱塘江。太平军却始终未到,祗有土匪骚动,刼财、杀人焚屋。(我家曾祖被害,后楹五大楼烧光。)但我鄕比较浙西、浙南各县,大军来往,辗转作战,历时多年,村舍为墟,白骨蔽野,还是稍稍好一点。后来我到杭州读书,又在浙南作宰,还看到无数的兵燹残迹,触目惊心。一直到民国二十五年左右

  • 文章錢塘袁子才其人其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1期  作者:袁建祿 出版时间:1982-01-06
    关键字: 袁枚 杭州 古籍研究 作文技巧

    袁枚字子才,號簡齋,浙江錢塘東園大明巷人,生於康熙五十四年,卒於嘉慶二年(一七一五—一七九七)享年八十二歲。袁子才的才氣奔放、天資極高,博通經籍,七歲時正式讀書,九歲時便能談四書五經與離騷。乾隆四年中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年方二十四歲,可謂少年得志。以後歷任溧水、江浦、沐陽、江寧等縣知縣,三十八歲卽告歸隱養母。築隨園於南京之小倉山下,花木扶疏,讀書吟詠,以著作及課業授徒自娛,時人稱爲「隨園先生。」六十三時母親去世,喪服滿後,便漫遊江南、浙江安徽、江西廣東...

  • 文章對聯招牌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89期  出版时间:2011-09-25
    关键字: 纪晓岚 乾隆 杭州 对联 招牌

    纪晓岚某次陪乾隆到杭州,路过一家杂货店。乾隆指著门前一块招牌,佯装不知地问:「这是什么?」纪晓岚抬头一看,那招牌写的是「黄杨木梳」,他回答说:「这是对联!」「既是对联哪有成单之理?」皇帝说。「杭州乃文物之鄕,街头巷尾到处暗藏各种巧对,有上句也有下句,全靠细心观察,心领神会。」纪晓岚解释给皇上听,走过几家店,纪晓岚指著另一个招牌请皇帝看:「白莲藕粉」,纪说:「这是下联呢!与『黄杨木梳』刚好配成对!」两人正好走到一家裱画铺,乾隆指著这家的招牌「精裱唐宋

  • 文章憶前杭高校長葉溯中先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4期  作者:孫尚志  出版时间:1996-08-01
    关键字: 叶溯中 人物怀念 杭州高级中学 教育

    台北市温州同乡会,组织一个「国剧研究社」,每周六下午各在该会议事厅举行一次清唱,我常躬逢其盛。该会为纪念已故历届理事长及常务理事等,为乡亲服务之勋劳,特于厅堂悬挂他们的遗照,以示敬恭不忘之意。当中有一张照片是吾师以前杭高校长叶溯中先生,因此兴起我的怀旧之念。杭高的前身,是清末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设于旧日的贡院。老一辈的人仍称之为贡院,新的一代称之为杭高(杭州高级中学之简称)。杭高的成立,是在从前北伐成功之后,将浙江第一师范、第一中学、及杭州商业学校合并

  • 文章記杭城大宅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2期  作者:阮毅成 出版时间:1975-02-28
    关键字: 杭州 元宝街 大宅 抗战 辛亥革命

    杭州自洪杨乱后,元气久未恢复。自淸末至民初。杭城巨室不出十家。头发巷丁家,系丁丙丁申二人故居。丁氏昆仲在洪杨战乱之后,收集散佚于民间之四库全书,归还文澜阁,有功于文化。文澜阁在外西湖圣因寺旁。淸末为欢迎德国威廉皇太子来访,将圣因寺改建为公园。并在寺之右侧,建一西式图书馆,将四库全书移入。原有阁址,在民国后改为西湖忠烈祠。国民政府成立,又以一部份房屋,设立西湖博物馆。头发巷在杭城中部,通大方伯,巷道均系用巨型靑石板舖成,宽广平坦。丝绸为浙西名产,绸业会馆为

  • 文章茶和酒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卷 第5期  作者:詅癡 出版时间:1971-05-30
    关键字: 杭州 龙井 西园茶干 碧壶轩

    茶我所欲也,酒亦我所欲也!两者欲兼而得之,其在「杭州」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两句人们的口头禅,充份显示杭州的身价,和人们对它的向往了。那麽,杭州凭什么会有此荣誉呢?可以肯定囘答说:叨光于「西湖」!因之,在「人杰地灵」原则下,一切事事物物也相得益彰了。譬如「西园」,不过是一大统间楼面的一家茶馆而已,可是它面临西湖!只要凭栏而坐,「湖中景色」,半收眼底!一朶朶白莲似的「划子」,(西湖划子,两旁架铜栏,上覆白布或绸子的遮阳)坐着争奇鬪艳的仕女,有的

  • 文章皇帝也會寫「錯」字?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6卷 1~4  作者:曹永坤  出版时间:2014-12-01
    关键字: 错字 杭州西湖 历史资料 学者观点

    清朝康熙皇帝也会写错字吗?话说杭州西湖是我国著名的风景胜地,而「西湖十景」更是遨游西湖不可不到的重要景点。十景之一的题碑石刻「曲院风荷」四字中的「曲」字,据说就是康熙皇帝所写的一个错字,可是却少有人知,且至今已辗转流传好几百年了。「曲」和「曲」是两个音相似而义不同的字。「曲」有两个读音,一读「ㄑㄩ」用在「姓氏」或隐情如「衷曲」等。读「ㄑˇㄩ」时,如曲调、曲高和寡等。「曲」音读「ㄑˊㄩ」,是加在米或麦中,以便发酵制酒的东西。如「酒曲」,又叫做「酒母」,也是

  • 文章淸明雜感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91期  作者:李文博 出版时间:1984-06-01
    关键字: 清明 杭州 故乡风貌 孝道 亲情

    一年之季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大地万物兴衰运转暨有关人类生存活动,时间是成败主要因素。万象生息出之自然,人为则不然;若不能择善把握,任其逝失,定必留给您追悔莫及。故鄕杭州,托福西子湖景色超凡,加之湖岸四周,寺庙林立,其内外建设,既庄严肃穆,又美仑美奂。是故,每逢淸明前后,中外游客,前来观光者,如蜂聚云集。各地善男信女,平时甚少离家,日常生活,节俭保守,唯往杭州进香期间,将所储积蓄,全部化在敬神或布施,以求善果,三餐住宿,亦不斤斤计较,造成杭人有四季靠

共34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