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曲调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漫談河南曲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任敬之 出版时间:1970-04-01
    关键字: 中原戏曲 源流 曲调

    道旁,时时有曲子戏的曲调,迎风送来。民国三十二年,妇女节,国立河南大学女生为庆祝佳节,演出红楼梦曲剧,加入布景道具,烘托曲情。一时万人空巷,交口称道,是后继续演出吵婆家,水漫蓝桥,状元祭塔,后改编元剧㑇梅香,传奇汗衫记。每演曲剧,必有布景,为曲子戏别开生面,也是曲子戏的一大进步。民国三十四年,抗战胜利,陷区光复。省府复员,迁返开封。曲子戏也随军公人员到达省垣。豫东各地公演,风靡顚倒了无数观众。争相摩仿其腔调。男女老幼、学生牧童。扬调、书韵、汉江等调,信口哼来,丝丝

  • 文章旅嘉同鄕硏究閩劇

    来源期刊:《闽聲》 第7期  作者:錦還 出版时间:1967-01-01
    关键字: 张伯昂 闽剧 曲调 节目

    澜平先生为硏究社导师,李君现任省立嘉义师范专科学校音乐敎授,国乐造诣甚高,为国内闻名之国乐家,对闽剧亦深有硏究。总务,由擅长诗书画现■县立嘉义博物舘长陈隆机同鄕负责。会计,马国铨君供职于省公卖局嘉义酒厂。剧务,张恒仁。文书,何幼宾。保管,唐长珍社员以公敎人员居多,尙有少数工商界人士。因远离故鄕,羁身寳岛,公余消遣,寓健身于娱乐之中。现每周练习弹唱二次,(星期三与星期日,晚上八时至十时止)从未间断。所谓「聆曲思鄕」,在柔美动人的曲调中,使人听来更觉心灵陶醉

  • 文章客家大埔木偶戲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8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大埔县 客家文化 木偶戏 音乐曲调 地方特色

    的脸谱、服饰,剧目戏文,音乐曲调,布景场面,都大致和汉剧一样。在农村集鎭,每当喜庆,迎神赛会,新居落成,都要聘木偶戏演唱,以资娱乐,成为民间艺坛中与有“南国牡丹”之称的汉剧相媲美的又一朵奇葩。大埔木偶戏属提线木偶戏。其木偶中人物仿汉剧各种角色脸谱造型,头、手、足都是用樟木雕成;胸、腹、背、身躯则以竹木编成中空外实的造型,外穿各戏剧人物的服饰,每个傀儡的头、胸、腹、背、四肢,都有线吊著,并在关节处加安装提线掣动,总系在一个有钩的短棒上,俗称为“九条线”。玩弄它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