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时代文化共返回3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老歌趣譚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9期  作者:湯增琪 出版时间:2005-02-01
    关键字: 老歌 时代文化 歌曲文化 民谣

    萍乡 汤增琪此刻所谓之「老歌」,实为早年之流行曲时代曲或电影揷曲。昔日台视之「群星会」,香港丽的呼声有线广播之「群星大会串」。(庄元庸小姐主持,庄女以后在中视演过连续剧)。以及目前华视之「劲歌金曲」,均以国语老歌为主。而台北国父纪念馆一、二年演出的歌星登台献唱,亦多为老歌观众,十分热络,与早年北平上海之京戏相比,不遑多让,毫无逊色。拙作「老歌韵味多」在「荣副」披露之后,竟引起卅多位读者之共鸣,或来电或来函,自非始料,倍感欣喜。其中德国汉堡之孟先生,美国

  • 文章岭南文化第一道曙光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2卷 第2期  作者:鄭弼儀  出版时间:2004-04-30
    关键字: 岭南文化 旧石器时代 遗址 文化脉络

    海上,实为一大创作、发明。因此,可概见吾粤古先民,已具有高智慧和冒险精神。百越、南越、骆越、西瓯以上从新石器晚期到青铜器时代早期,岭南实质上已形成五个文化区域:即1、粤北的「石峡文化和中层文化类型」,2、珠江三角洲的「浮滨文化和河岩文化类型」,3、珠江口的「河岩文化和古文化类型」,4、粤东的「浮滨文化类型」,5、梅江、榕江的「东江上游古文化类型」。并因而形成非氏族为基础,是以地域为关系的大部落或部落联盟;部落首领受中原影响,也产生了「君」、「王」,互相兼并

  • 文章复兴民族文化开启时代光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韋德懋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民族文化 时代建设 华欣文化事业

    大专及高中高职,学业品行优异而家境清寒者,赠送定额之奖学金,二十年来未曾间断,受奖人数达三千以上,堪称为一义行善举。文心雕龙时序篇谓:「逮姬父之德盛,周南勤而不怨,大王之化淳,邠风乐而不淫,幽厉昏而板荡怒,平王微而黍离哀,故知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具征时代影响文学,文学创造时代,而文化尤为立国垂统之大本,革新进步之指针,端赖热心之志士仁人提倡于上,波动影随,风行草偃,以创造新时代的光辉。虽其成效似不若物质建设之彰著,而其影响普遍深入

  • 文章汾河与中原文化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8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81-07-01
    关键字: 史前文化 汾河流域 中原文化 人类遗址 旧石器时代遗址、 合河文化 丁村文化

    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考古十八—廿页,民国四十八年一月出版)。2曲沃南梁(王择义等:山西侯马南梁的旧石器,民国四十八年出版。胡家瑞:山西侯马南梁旧石器遗址中的骨器,考古,廿—廿一页,民国五十年一月出版)。⒊晋南襄陵汾城丁村(裴文中:山西襄陵汾城丁村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吿,民国四十七年出版)。⒋晋中交城县(贾兰坡、王择义:山西交城旧石器文化的发现,考古通讯,十二—十八页,民国四十六年五月出版)。⒌晋北静乐风程山(裴文中、贾兰坡等发掘报吿)。⒍晋北朔县后疙瘩村(裴文中

  • 文章概论我国的青铜文化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2期  作者:李鑑瑞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青铜文化 石器时代 青铜器 青铜纹饰

    一、傲世独尊的我国青铜文化人类在最初的时候,主要是使用石器做为生产或打击的工具,考古学家把这个时代称之谓「石器时代」。分别为:打制的石器为「旧石器时代」、而磨制的石器为「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大致又分为「仰韶文化时代」,也就是人们通称的「彩陶文化」,而晚期为「龙山文化时代」,也就是「黑陶文化」。铜器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才出现的,相当于「龙山文化」时期,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青铜文化」或「青铜时代」。考古发现我国最早的青铜器是在仰韶文化期出现的,但数量极为

  • 文章怎樣做一個現代中國人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0期  作者:楊壽明  出版时间:2000-05-01
    关键字: 现代伦理 文化修养 现代科学知识 时代进步

    宜黄 杨寿明我们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是亚洲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可称得上是文化大国。惟近百年来由于国势日落,深受四邻强国的欺凌,处处挑衅,连连挫败,割地赔款,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国父孙中山先生基于民族大义,奋起救亡图存的革命大志,因此创建中国国民党,领导革命,推翻腐败满清政府,建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我们身为中国国民党党员,坚信三民主义,共同为建设国家,努力奋斗不懈。但时代在不断向前推进,廿一世纪的今天,我们身为中国人应如何顺应时代的进步

  • 文章愛雪與厭雪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0期  作者:許金亭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文化 咏雪诗 时代更迭

    中華民族是個喜愛雪的民族,不管是文人雅士,或是鄉佬村農,提到雪莫不眉飛色舞。歌頌雪的詩篇,何止千萬。中國以農立國,來年農業收成,全看今冬下雪量的多寡,如果在冬天降下幾場尺許深的大雪,來年大小麥及禾稻定會豐收,所以有「雪兆年豐」之農諺。雪水可灌溉農田,也能凍死田中害虫,田不缺水,又無害虫,豐收在望。文人雅士,一生吟不出幾首詠雪詩,則枉負詩人之名。中國詩人不僅要看雪花飛六出,還要跑到郊外來個踏雪尋梅,腳踏潔白的雪,發出沙沙音響,眞是有聲有色,還要嗅嗅梅花的幽...

  • 文章文化漫谈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45期  作者:高爕初  出版时间:1998-07-20
    关键字: 吴文化 江南 中国文化 丝绸 新石器时代

    远东第一大港,大批知识分子东渡西行留学,西方文化相继传人,给吴文化注入了现代因素,吴文化进入了「汇通中西,融合古今」的发展阶级。考古资料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文化已放射出灿烂的光辉。它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距今七千年到五千年,以稻作文化为主体的吴地农业文化已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浙江余姚河姆渡、马家浜及江苏吴县草鞋山,无锡仙蠡墩等地发掘出了遗存的碳化稻,表明吴地先民驯化野生稻已有七千多年历史,吴地是中国稻作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吴地水稻文化以后被传播

  • 文章国际文化教育的前景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3期  作者:程其偉 出版时间:2008-02-06
    关键字: 国际文化教育 发展前景 全球化时代 中华文化

    教育一詞隱含了正向的價值取向。教育的宗旨:保障人類的努力成果永續發展且進步,激化社會的不斷變化及給予人類更多的選擇機會。所以「教育」是以合情合理的方式與內容引導人發揮潛能,使其成為一個真、善、美兼備的人。

  • 文章人权时代的德性教育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毛松年 出版时间:1994-09-30
    关键字: 人权时代 德性教育 中华文化 传统

    视同推动人类进步的两个大车轮,相辅而进,缺一不可。我写的这篇文章,主要是写给海外各地侨区向往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的靑年一代中华儿女看的。生存于当今的人权时代,生活在人权观念充份发扬的自由世界,更要憬然省悟德性敎育的重要,以防范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泛滥,建立中华儿女有德、有能、有守、有为的典型。(作者会任中华民国侨务委员会委员长多年,现为世界广东同鄕总会会长。)

共31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