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族谱编修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良方賀氏九修譜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9期  作者:賀文安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良方贺氏 族谱编修 家族历史 修谱贺词

    帝所依重,八十六岁始准吿老还鄕,萧宗帝并加封公为礼部尙书。当时才高位显之士,诚如杜甫在「酒中八仙」中提的:李璡、李适、苏晋、张旭、李白、焦遂……等其中不是王侯即是重臣,如李璡(左丞)、李适为亲王、张旭为宰相等……,而李白能为翰林学士,还是知章公向玄宗皇帝大力推荐任命的,可见我贺氏凭公族,是家世渊源其来有自的。后世子孙应引以为荣,而力争上游,发扬祖宗光辉。今凭公族裔贤彦,深感族众日增,支分日繁,为凝聚族谊宗脉感情,急欲编纂族谱,以明昭穆,以序伦常,特由族中长

  • 文章邵陽何氏源流紀略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2卷 第4期  作者:何晴芳  出版时间:1984-10-15
    关键字: 邵阳 何氏家族 源流考略 小塘何氏 族谱编修

    木有本,水有源,人生斯世,豈容忘本源哉?我族何氏自周武王弟唐叔虞裔孫韓王安之后,因避秦亂,以韓爲何,此得姓受氏之所由來也。由是世啓廬江,望重東海,名賢顯宦,代不乏人,無庸贅紀。至我鼻祖受卿公爲明洪寶郡武攸指揮將軍。生子四,長元通、次元善,三元慶,四元智。元善居邵北嚴塘,元慶遷徙新化,元智居武攸白倉。惟元通家於邵陵西郊,此盖各房舊譜斑斑可考,乃源流之大略也。若譜中世系之圖,則專承通公一派而未他及云。

  • 文章大家来编族谱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8卷 第2期  作者:劉百忠  出版时间:2000-06-30
    关键字: 族谱发展史 编修方法 内容 意义

    和其他有关活动事蹟,不论其为光荣的或不名誉的,凡是对于族人有影响的事务或有纪念价値的文物资料都记入谱中。依目前所能看到的各姓氏的族谱内容看来,大凡负责纪录和编辑族谱的人,都是族中文化程度较高的人;但在小支派的家族之中,祇要是有相当文化基础的人,亦都能负起编修族谱的工作。不过这项费时又繁杂的族谱编辑工作,在目前台湾已沦为商业化了。现在在坊间已出现一种专为人承揽编辑族谱的单位及个人。如某一姓氏或某一祭祀公业的子孙,有意想修编自家的族谱,族中一时又没有适当人选可以

  • 文章编修族谱面面观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3期  作者:陳湧濤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族谱 编修事项 概念简介 衡量原则

    近来与几位曾任台北市某县市同乡会理事长之老同学,谈到编修族谱问题,彼此都有共同的认知,即是说,族谱有其需要价值存在,国父孙中山先生谈民族主义时曾提到一个民族(或指国族),是由一个家族进而宗族再进而国族,从兹了解,家族是民族起点,要使之茁壮发皇,历史渊源,先人遗风,能承先启后,促进激长者族谱尚焉。族谱是史书之属,司马迁作史记,班固作汉书,穷毕生之力始完成钜著,史记与汉书,都记述国家大事,朝代兴替,人物得失、褒贬功过加以论评,记述深广,地方志亦史书之一,记载

  • 文章我做了兩件事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6期  作者:張麟選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团拜联谊 翻印丰县志 张氏族谱 丰县抗战戡乱纪要 县志编修委员会

    损失难以统计。徐属八县曾汇编抗战戡乱纪要一册,因发行有限,向隅者甚多,特将本县部分抽印,分赠鄕亲,本书计二四〇页,十九余万言,参与其役者堪作回忆之参考,一般读者借此可知环境之艰苦,牺牲之壮烈,军民戮力保国衞鄕之伟大贡献。三、承先启后重刊张氏族谱家有谱,犹国之有史,家谱之学,自北宋各创谱式。谱者,明宗法而详世族,别亲疏而辨异同;虽世远有以为考,发祖德之幽光,绵宗祊于勿替,谱牃与家族之关系可谓大矣!吾张氏,世居丰邑,多历年所,远祖无所考,始祖敬先公,有明中叶人也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