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方志学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方志学与史学之硏究(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5期  作者:傅榮珂 出版时间:1988-05-30
    关键字: 方志学 史学研究 学术发展 傅荣珂

    方志学之建立——阐论章学诚之方志学自宋、元、明以讫清之初叶,方志学渐盛矣,然而明了其地位之重要,起而研讨者,颇乏其人。稍能注重编纂之方法,实自清乾隆中叶始,李南涧撰历城、诸城二志,主张纂辑旧文,不著一字,以示征信。后此志家多踵效之,谢蕴山之广西通志首著敍例廿三则,偏征晋、唐、宋、明诸旧志,门类体制,舍短取长,说明所以因革之由;认修志为著述大业,自蕴山始也。至若了解方志之为用,而从事于实际材料之收集及系统之记载,并建立新方志之学者,则莫若浙江章实斋也。实

  • 文章方志典籍在史學中的地位與功用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7卷 第1期  作者:黃成助 出版时间:1987-03-31
    关键字: 方志学 历史学 地位作用 学术论文 方志学发展历史

    代,现已成为史籍中的要角了。这便是我们要介绍方志的缘由。㈢方志学的兴起方志自从明代提倡编纂,清代便昌盛起来。托庇于国学首先注重经史,再加文史素来兼顾的余辉,早年馆库所收的方志,皆有特定的水准。其实,在政府的通令鼓励下,各地主纂方志的,莫不兢兢业业,收集的史料,皆是可资信实的,并不限于官府的藏本。据朱士嘉统计:清代编成的地方志有四、六五五种,康熙间完成一、二八六种,乾隆间又有一、〇二四种;直隶最多,有四〇三种,四川、江西、山东、河南、陕西、浙江皆各有三百种以上。他

  • 文章方志学国际研讨会的成就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7卷 第4期  作者:王萬福 出版时间:1987-12-30
    关键字: 方志学国际研讨会 会议纪要 会议成就与贡献

    年来未见之,实为难能可贵,而哈佛吴文津馆长报吿存方志八千多种,对与会学者鼓舞尤多此其二。㈢此次大会邀请国际友邦学者参与研讨,确定了方志学在汉学中的地位,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今后方志学,开拓出研究的大路,提示了研究的方向,诚如阮大年次长所述,方志学将在经世史学中确定了实用的价値,足补廿五史料简略不足之缺失。[2]㈣大会闭幕时,兼主任王振鹄先生强调,在国立中央国书馆与汉学中心各指导委员努力之下,彼将以此次会议之成果,配合今后五年计划,网罗专家,增加经费。为

  • 文章中國地方文獻學會成立獻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70-04-01
    关键字: 中国地方文献学会 成立 中华文化 方志学

    行动协调,将来对国家社会之伟大成就与贡献,定可预卜,吾人其拭目以待之!文者文艺典籍制作也,献者贤也,即贤材,指耆宿故旧之人物而言也。地方文献学即对区域文艺典籍、制作、人物事迹如何记述之知识与方法。彼亦可称之为区域史地学。今之所谓地方文献学即昔之所谓方志学。中国之方志,在世界文化史中,别具一格,有独特价値,为其他国家所无者。明淸两代,对方志编纂,尤属宏富,成就甚钜。古人多不视方志为史,未甚注意。最初所撰之方志,应推晋常璩之华阳国志,述巴蜀之事。其后流衍渐孳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