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新石器时代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甘肅大地灣遺址文物可上溯五至七千年前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26期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大地湾遗址 新石器时代文物 古代建筑废墟

    民国七十五年八月美联社北平七日电】中共「人民日报」今天说,中国文化的发源地可能因中国大陆西北部发现的遗物而必须重新定位,同时中国文化的起源也可能因此而再往上推一千年。该报说,甘肃省秦安县大地湾文化遗址发掘出的遗物,年代可溯至五千年至七千年前,可使我们对住在黄河上游的新石器时代人有新的认识。该报说,大地湾遗址于一九七八年开挖以来,考古学家已掘出二百四十间原始社会房屋的废墟,七十座坟墓和大约八千件文化遗物。年代最早的遗物仰韶文化遗物早一千多年。仰韶文化

  • 文章西北——中國文化的發祥地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8期  作者:胡秋原 出版时间:1977-06-01
    关键字: 中国文化发祥地 新石器时代 史料研究 胡秋原

    Proto-Chinese),而认为这是由中亚移来的。一时西来说复盛。但大汉学家高本汉(Kalgren)则认为新石器时代,中国人即已居于中国,制作鬲式土器。安特生所发现的土器,只是末期移入的民族带来的东西。(据滨田耕作「东亚文明之黎明」引)。黑陶之发现,亦可为高氏之说作一旁证。文化类似,然独立发生,是很多的。中国文化在古代与中亚有交通为一事,中国文化起于中亚又为一事。又据解剖学家步达生(Davidson Black)的研究,仰韶甘肃之人类遗骸与现代华北人体质相同,以为皆可称为「原

  • 文章奉贤发现新石器时代古文物

    来源期刊:《浦東》 第89期  作者:心銘 出版时间:1997-09-30
    关键字: 文物考古 历史资料 新石器时代 良渚文化

    锥形器。遗址中还出土有斑鹿、麋鹿、猪、獐等动物骨骼。出土文物揭露的面积有一百多平方米。在十一个坑中,其中有一个坑内发现良渚文化茔墓一座,墓的遗体经鉴定为男性。随葬物中有一只黑色陶器杯和一把穿孔石斧,这葬品是迄今发现的奉贤县最早的文物。这些出土文物和古海堤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上海、浦东地区的成陆年代和良渚文化时期古人类生活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考古学家、上海市文物管委会、博物馆副馆长黄宣佩先生勘察研究后确认,这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的良渚文化遗址,也是上海地区近二十年

  • 文章灌云县大伊山发现新石器时代墓葬遗址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1期  作者:吳中城 王迎生  出版时间:1994-03-01
    关键字: 灌云县 博物馆 新石器时代 陶器 石器 玉器 大伊山

    一九八一年十月,灌云县博物馆于伊山鄕砖瓦厂发现了距今六千五百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社会晚期的石棺墓葬遗址。一九八五年和一九八六年,南京博物院、连云港市博物馆及灌云县博物馆进行两次联合发掘,清理石棺墓六十四座,出土陶器、石器、玉器和骨器等文物一百五十多件,取人骨架标本六具。石棺墓均为竖穴坑,四周以自然石片镶嵌,尸体入殓后,覆蓋片石而成。墓式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头一律朝东,在三十度至六十度之间。大多数死者以红陶钵或红陶盆覆面,在其底部被有意识地打个洞

  • 文章吳文化漫談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45期  作者:高爕初  出版时间:1998-07-20
    关键字: 吴文化 江南 中国文化 丝绸 新石器时代

    远东第一大港,大批知识分子东渡西行留学,西方文化相继传人,给吴文化注入了现代因素,吴文化进入了「汇通中西,融合古今」的发展阶级。考古资料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吴文化已放射出灿烂的光辉。它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距今七千年到五千年,以稻作文化为主体的吴地农业文化已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浙江余姚河姆渡、马家浜及江苏吴县草鞋山,无锡仙蠡墩等地发掘出了遗存的碳化稻,表明吴地先民驯化野生稻已有七千多年历史,吴地是中国稻作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吴地水稻文化以后被传播

  • 文章甘靑地区新石器时代陶塑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34、35期  出版时间:1990-09-01
    关键字: 新石器时代陶塑 文物介绍 马家窑文化 彩陶文化

    甘肃、青海地区是中国考古工作开展最早的地区之一。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这个地区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其中还发现了几件彩绘人像陶塑。以后,甘青地区又陆续不断地出土了一些新石器时代的陶塑,从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和表现技法来看,都具有独特的面貌,而且这一地区的陶塑产生的时间早,延续的时间又很长,包括了自距今八千年至四千年的整个新石器时代。这对研究黄河中、上游地区的雕塑萌起阶段的情况提供了系统的资料,也是研究古羌集团人们风貌习俗的珍贵的形象资料。根据这地区

  • 文章河南省新舊石器時代和夏商周文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7卷 第4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05-10-01
    关键字: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夏商周文化 考古发现

    种类比较接近,此处不再叙述。二、新石器时代㈠、裴李岗文化:一九七七年,在新郑县裴李岗,和漯河市翟庄,偃师县马涧沟,密县东关、青石河,郑州宋庄,尉氏、项城、长葛等县,都发现石磨盘、石磨棒、舌形刃扁薄石谚、陶三足钵、小口双耳壶、染腹罐、石斧、石镰等陶器和石器,骨器用鹿角和兽骨制成,有针、锥、镞、鱼标等。此外分布区,还有嵩山周围浅山区和丘陆地区,登封县王城岗,巩县铁生沟、水地河、坞罗西坡、赵城等地。㈡、仰韶文化:一九二一年,在渑池县仰韶村,首次发现彩陶、红陶和磨光

  • 文章常熟到底有多少年歷史?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11期  作者:曾康 出版时间:1992-08-01
    关键字: 常熟历史 钱底巷古文化遗址 新石器时代遗址 发现经过

    」当时,文物管理委员会的黄先生便告诉他:「这些都是几千年前常熟人的老祖宗用过的劳动工具,自然是古董。」金木匠笑着说:「这种石头东西,我们村里不稀奇,在田里耕作时常能挖到,如果你们要,我能帮你们去收集。」黄先生说「当然要囉,谢谢啦!」不久,金木匠果眞带来十几件石器和陶罐。当被认定确实是新石器时代的文物之后,黄先生就不辞辛劳,步行前往金木匠的家钱底巷去考察,一面收集散在村民中的已出土文物,一面开展保护文物的宣传。次年,南京博物院派了两位专家来常熟,到钱底巷进行初步

  • 文章家鄕发掘古代故墓距今已有四千余年为新石器时代春期「良渚文化」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71期  出版时间:1982-12-15
    关键字: 古代故墓 新石器时代 良渚文化 中华民族文明史 出土文物

    根据大陆消息报导:南京博物院的考古工作者最近在江苏省武进县寺墩遗址,发掘出一座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墓葬。在这座墓葬中,出土了三十一件大小不一的玉琮和三十余件玉璧、以及玉器、陶器等大批随葬物。考古专家鉴定,该墓葬距今已有四千余年,可能是原始社会末期民族首领的墓地。一座墓里集中出土这么多玉琮和玉璧,这在中国考古发掘史上是一次罕见的重大发现。这批极为珍贵的文物,对于硏究中华民族文明史的渊源和私有制的产生,提供了十分寳贵的实物资料。它说明长江下游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