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化遗址共返回3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國八千年歷史新探源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76、77期  作者:程曉鐘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大地湾遗址 仰韶文化遗址 考古研究

    考古研究的重大突破。在大地湾文化中,这批最早开发陇原的先民发明了我国最早的彩陶,同时种植生产了我国第一批粮食品种——黍,从而奠定了大地湾是我国原始农业发源地的重要地位。第二期即仰韶文化早期,距今六五〇〇—五九〇〇年。甘肃对仰韶文化遗址的发掘始于大地湾,自此甘肃是否存在仰韶文化不再成为疑问。这里揭露出可称为「陇原第一村」的较完整的原始氏族村落。以广场为中心,房址呈扇形分布,周围以壕沟环绕,平面为向心式封闭格局,展示了神奇的原始生活面貌。这一期出土了一批绚丽夺目

  • 文章葛陂、葛陵滄桑史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4期  作者:張紹顏 魏茂春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葛陂 葛陵 史料考究 历史文化遗址

    上古时期的诸侯国,是在原始氏族部落基础上建立的,部落酋长即以后诸侯国君主,它的组织结构与氏族聚居的部落没有明显区别。故后人把徙居于此地的葛氏部族聚居区视为诸侯方国,把部落酋长看作方国君主,尊称葛王是不奇怪的。㈡历史文献对我国文化古迹遗址记载往往出现分歧,对费长房投杖化龙的葛陂位置,即是其中一例:《河南通志.汝宁府山川》、《汝宁府志》曰:「葛陂在府城西南三十里,费长房投杖处,今有葛仙庙。」明《一统志》谓:「汝阳西南三十里,有葛陂,即费长房投杖化龙处。」汝宁府城

  • 文章我国是六千年文化之邦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2卷 第1、2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1990-06-01
    关键字: 中华文化 人物事迹 文化遗址

    民国七十七年十月一日香港电:「此间文汇报说:大陆考古学家,在上海市郊之靑浦县、福泉山古文化遗址中,发掘出一批文物显示,距今七千年上海地区的先民,已经开始农牧渔业生产。福泉山东西长九十四公尺,南北宽八十四公尺,高七点五公尺。其地下依次排列马桥文化层、良渚文化层、崧泽文化层、马家滨文化层(距今由三千五百年至七千年)考古工作者进行四次大规模发掘,出土数千件文物,和一百五十四墓葬。该区出土(属马家滨文化—距今七千年)的泥质红衣陶冠残片及两眼水井,则上海地区之

  • 文章中華民族萬年文明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黄大受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中华民族 中华文明 古文化遗址

    考古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硏究成果不断发表,古史的本来面目已经逐渐揭开,中华文明史的开端应该更向上古延伸。中原仰韶文化遗址距今已超过五千年,东北红山文化遗址距今也在五千年以上,西北大地湾文化遗址距今已达七千年。这些古文化遗址中均已出现了一项或多项文明因素。浙江河姆渡古文化遗址出现了距今七千年的早期海洋文明;湖南彭头山古文化遗址出现了距今九千年的早期农耕文明。可见,中华文明源头的出现,绝不止五千年,而在万年左右。其发祥地也绝不止黄河流域一处,就现已发现的文明源头而言

  • 文章「国宝级」白酒作坊——李渡烧酒作坊遗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4期  作者:市台辦 出版时间:2006-05-01
    关键字: 白酒作坊 李渡 白酒文化 烧酒 文化遗址

    南昌市台办白酒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探索和体验酒文化的酒文化之旅也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了解和接受。而李渡烧酒作坊则是中国酒业的国宝,酒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是旅游爱好者们开展酒文化旅游的重要地方。李渡烧酒作坊位于江西省南昌进贤县,是目前我国年代最早、遗迹最全、遗物最多、时间跨度最长且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大型古代白酒(俗称「烧酒」)作坊遗址。目前已发掘出的遗址位于江西进贤县李渡酒厂厂区内,经过发掘考证,确定这是一个发现面积一五〇〇〇平方米

  • 文章平陆县前庒遗址探析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衛斯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平陆县前庒遗址 商代古文化遗址 大祁遗址 考古研究

    夏商考古是我国考古学硏究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夏到商前期这一段历史,在考古学方面还没有划分出一个完整、准确的时间阶段。山西平陆前庄商代遗址不仅是山西省一九五〇年以来发现的重要的商代古文化遗址之一,也是全国发现的重要的商代古文化遗址之一。本文打算根据前庄遗址的考古发现,结合实地考察与文献资料,对前庄遗址的历史地望及相关问题作以探析,为便于展开讨论,笔者先对前庄遗址及其文化内涵和大祁遗址加以介绍。一、前庄遗址及其文化内涵和大祁遗址的关系前庄遗址位于山西省平陆县

  • 文章我国考古史上的重大突破——陶寺龙山文化遗址介绍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1期  作者:邱文選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龙山文化遗址 历史记载 相关简介 陶寺遗址

    陶寺在襄陵汾城合併後稱襄汾縣(縣城在史村)城東七點五公裏處。編者識。

  • 文章我国古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丁村文化遗址——介绍丁村旧石器中期文化遗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1期  作者:邱文選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丁村文化遗址 考古资料 历史记载 旧石器中期

    丁村原係汾城縣第二區的一個村莊,襄陵汾城合併後歸襄汾縣城關鄕管轄。編者識。

  • 文章靈邱唐代石佛塚群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3期  作者:高鳳山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曲回寺塔林 佛教文化遗址 唐代石佛冢

    的分布范围,据《碑记》载:「其四属方隅东至万先公之所居,南接北岳,西连五台,北至唐流,充为官寺」。三百零六座石佛冢,经县文物部门多年考察,现已发现五十座,其中曲回寺村周围二十七座。经过一千二百五十多年的自然和人为的因素的破坏,其余二百五十六座石像冢外观上已难辨认了,仅已发现有石佛冢的地域范围约有四十平方公里。按已出土的石佛冢内所藏石佛数量平均推算,曲回寺三百零六座石佛冢内石雕像约在四千五百尊左右。曲回寺唐代石佛冢群这一大型地下佛教文化遗址,分布范围如此之广

  • 文章炎帝神农时代与雕龙碑文化遗址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1期  作者:湖北省炎黄文化硏究会副会长 襄樊市炎帝文化硏究会会长 胡久明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炎帝 神农时代 雕龙碑文化遗址 考古发掘

    时期的房屋建筑基址二十一座,贮藏窖穴七十五座,土坑竖穴墓一三三座,氏族公共墓地二处,儿童瓮棺葬六十三座,动物葬二十三座,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等遗物四〇〇〇余件。雕龙碑文化遗址是距今五、六千年前原始社会农耕经济阶段氏族聚落遗址。这一遗址所反映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与我国古文献记载的传说中的炎帝神农时代是一致的。遗址的发掘,为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炎帝神农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实物证据。雕龙碑遗址与传说中的炎帝神农故里随州烈山,相距只有六十多公里,同处于随枣走廊之内

共37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