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化特产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大埔有「四鄉」與「四名」之譽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劉秀香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大埔 声誉 文化特产 华侨 风物名人

    大埔县位于广东东北部,毗邻闽西南,古称「万川」,为百越之地。自东晋义熙九年(四一三年),设义招郡,至明嘉靖五年(一五二六年)重置定名大埔。历史久远,地灵人杰,名人辈出,民居名胜,人文景观,文化积淀深厚,享有「四乡」与「四名」的美誉。一、华侨之乡宋末元初,大埔人就开始远度重洋,在异邦建基立业,繁衍后代,目前全县旅居海外华侨,「三胞」多达五十万人,遍布世界五大洲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县内总人口五十二万多人为一比一。二、文化之乡明、清以来,大埔儒学盛行,人文

  • 文章漫談飲茶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7期  出版时间:1983-07-01
    关键字: 茶文化 饮茶 特产 冻顶乌龙

    特产,我们应该有所了解其渊源、特色曁其飮用之道,故复详述如次:按茶的最早产地大约是在蜀地,神农食经云:「荼茗生益州,三月三日釆」。自秦人取蜀以后,茶乃移植于各地,到了魏晋栽培才大盛,至飮茶之事,也始于秦汉,但当时仅以茶之生叶煎煮而飮,并不知加以泡制,降至唐朝楚人陆羽著茶经三篇,敍述茶之泡制及其器具种种,于是飮茶方才讲究起来。(乙) 闽台的特产因为我国茶区广大,所产茶叶种类繁多,其中常见而又比较著名的有:武夷茶、龙井茶、六安茶、铁观音、普洱茶、猴魁茶及

  • 文章霍州古今奇葩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9期  作者:朱泉州 楊若愚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霍州 人文地理 特产 饮食文化 古建筑

    霍州最高:⒈霍山,海拔2346.8米,山高岭峻,森林茂密。⒉鼓楼,又称文昌阁。始建于明万历十一年(一五八三)高27米,建筑面积225平方米,底部砖砌十字卷拱式通道贯穿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上部为八卦琉璃罩顶,三层十字歇山全木阁楼。各层檐角起翘,加以檐下斗拱重叠,宛如云朶簇拥,给人以凌空欲飞之感。(霍州即霍县)历史最久:早在数十万年前,境内已居住着古人类。属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文化遗物在永合村、红崖堡村已有发现。属新石器时代的「大张遗址」、「韩壁遗址

  • 文章山西與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6期  作者:牛德祿 出版时间:2000-07-01
    关键字: 山西与醋 特产 饮食文化 醋的功效

    到了「老西」这一词语,一说「老西」,自然就联想到「醋」;醋在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的广泛影响,醋给医药、生活带来的诸多好处,使醋成了开门七件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后随着对醋的深入硏究、发掘、醋会在人们生活中产生更大的影响。「老西爱吃醋」,由「醋引发的文化现象,这些含有「酸味」的内容确实値得进一步回味、探讨。

  • 文章宁都县简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41期  作者:蔡愛仁 出版时间:1969-08-02
    关键字: 宁都县建制史 地方简介 地理特产 文化交通

    太平鄕有石上,东山坝,坪田,大布,小源等处;怀德鄕有璜陂,小布,扬依,旸霁等处;淸泰鄕有洛口,吴村,萧田等处。墟期各有规定,以不互相冲突为原则。大槪而言,洛口为盬业,小布为纸业,田头,固村为糖业,湛田,石上为米业,会同则为夏布业,各以特产聚会之商品为主要交易。七、名胜,志书原有「梅江八景」之称,即所谓「三江毓秀」,「八印呈祥」,「鱼洲秋月」,「螺石晴霞」,「莲花古蹟」,「金精仙洞」等是。而最足供人游览者则为莲花山与金精洞。兹略述之:㈠莲花山:距县城约三十

  • 文章射湖竹枝詞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9期  作者:龔映深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射湖 土特产 酒文化 家乡风貌 散文之乡

    旗亭飄香湖濱十里酒飄香,土產時鮮邀客嘗。自是蒓鱸風味美,人來買醉盡傾囊。公園晨練臨水廣場空氣鮮,曙光沐浴舞翩躚。不分老少和男女,運動健身花式全。草根義演開場鑼鼓鬧喧騰,淮調隨腔最愛聞。歌唱家鄉風物好,草根演藝也消魂。散文之鄕芳徽光耀水雲鄉,綠葉扶花分外香。碧血先驅流萬斛,老區熱土毓華章。城南新貌新區開發到城南,蜃氣吹樓岫拂嵐。煙雨范堤桑柳密,天鵝湖面水皴藍。遊艇觀光水上風情樂趣濃,琉璃滑破浪千重。逗人鷗鷺時相狎,欸乃聲中落照紅。

  • 文章西陽鄕簡介之一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刋》 第2期  作者:李碧廉  出版时间:1988-02-28
    关键字: 西阳乡 地理交通 文化教育 山川文物 风俗特产

    民國七十六年農曆端陽節後不久,接閱台北市梅縣同鄕會楊理事長尙霖先生大函,要我撰述西陽鄕簡介一文,刋登會刋第二期。原擬婉謝,因我學殖荒疏,且少小離鄕,對鄕情多已淡忘,率爾操觚,難辭閉門造車之譏,貽笑方家。但感於楊理事長不遺在遠,盛意拳拳。且余多年來身在異域,心繫桑梓,曾六度發動捐募及提供珍貴書刋,資助台北市梅州文獻彙編之印行。轉念及此,遂又欣然應命,以「西陽鄕簡介之一」爲題,藉以抛磚引玉。西陽鄕人才濟濟,風雅之士所在皆有,至盼吾鄕碩彥賢達不吝,續寫之二之三...

  • 文章九峯三泖話松江

    来源期刊:《浦東》 第65期  作者:定父  出版时间:1991-08-05
    关键字: 松江 历代名人 地理条件 地方特产 行政规划 经济发展 文化教育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因为凡是有山有水的地方,必然是钟灵毓秀,人才辈出的所在。松江县在民初以前称松江府,辖上海、靑浦、奉贤、南汇、川沙、金山、娄县、华亭诸县,在历史上一向是人才辈出。近代人物暂且勿论,自晋迄淸,略敍数人即有大文学家晋代的陆机、陆云两兄弟,唐代名相陆贽,元代名史学家陶宗仪,明代顾淸,明嘉淸朝首辅文渊阁大学士徐阶,名书画家董其昌,文学艺术家陈继儒,民族英雄李待问(即为松江府城隍爷)、陈子龙、夏允彝、夏完淳,淸代有边疆文化史学家倪蜕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