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化教育共返回17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山東公立礦業專門學校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5卷 第4期  作者:褚承志  出版时间:1980-03-20
    关键字: 矿业 文化教育 学校

    一、成立、編制、課程與設備山東公立礦業專門學校原名山東礦業傳習所,隸屬實業廳,民國九年三月遵照部令改名礦業專門學校,經費仍由地方實業經費項下支付,故隸屬實業敎育兩廳,並呈農商部備案,後來才改用地方敎育經費,全由敎育廳管理。校址在濟南東關山水溝街,面積五十八萬六千三百五十方英尺,分散兩處,不相連接。該校以養成礦業專門人才爲目的,其編制據民國九年該校章程,分爲㈠本科,㈡預科,㈢預科補習班,㈣講習科。升入或投考資格,升入本科爲預科修業期滿成績及格者,修業三年。...

  • 文章昌老賢伉儷愛鄕捐獻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4、5期  出版时间:1998-09-01
    关键字: 慈善 捐赠 文化教育

    多年來對文化、敎育、慈善事業貢獻特多。在溫州捐建其母校廣場小學電敎館、民進職業中學敎學樓、少年游泳學校敎學樓及游泳池等;並修建鼓樓以及造橋、築路,不勝枚舉,尤其拯災、救難常以搶先為社會倡導。(注:鼓樓)(注:春暉亭)

  • 文章朱邦復立足臺灣胸懷大陸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7期  作者:何永証 出版时间:1990-10-10
    关键字: 朱邦复 文化教育 仓颉输入法 乡贤

    從臺灣到大陸,再由大陸回到臺灣,中文電腦化專家黃岡、朱邦復(見圖,邢定威攝)只有一句話:「我要把中華文化重新移殖回中國大陸」。朱邦復離開臺灣七年,此番重返江湖又推出「聚珍中文整合系統」嘔心瀝血之作,接受記者專訪時居然先談文化、再提電腦,不由得不令人佩服他對中文電腦的一往情深。經常是全身西裝畢挺,腳底卻踩著一雙薄底黑色功夫鞋的朱邦復,民國五十一年從臺中農學院畢業,十四年後先發表「形意輸入法」,三年後再推出迄今流傳不墜的「倉頡輸入法」。七年前,朱邦復提議的中...

  • 文章為「畚箕」二字辯正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22、23期  作者:陳文勳  出版时间:1975-10-15
    关键字: 文化教育 文字 学者论述 历史

    讀何容先生在六十三年四月廿四日聯合報第十四版所發表的「爲北山愚公致編者書」大作,有些小意見:一、關於愚公移山這篇文章上「箕畚」一詞所引起的討論,在聯合報上我都拜讀過了,有的純就辭源、辭海、國語辭典上的解釋立論;有的從各地鄕俗名物上辯正,似乎都有些道理。這次何先生以當事人的身份,假借「愚公」其人的口氣,站在非常「有利」的地位:旣是「原吿」又是「證人」的身份,引了四個義近似而實不同的例子,叫人乍看起來覺得何先生的「擇善固執」是正確的;更巧妙地把是非不別諉之於...

  • 文章陝西敎育先進傳略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29期  作者:侯佩蒼 侯文杰 白樹堂 侯佩蒼 趙雲僧 張伯苓  出版时间:1977-04-15
    关键字: 文化教育 人物传记

    選載劉光蕡傳略侯佩蒼劉光蕡,字煥堂,號古愚,咸陽天閣村人也。少失怙恃,依諸兄居。嗜讀,過目略成誦。擧光緖乙亥科鄕試,與長安柏景偉創求友齋,以天文、地理、掌故、算術、爲多士倡。大吏學憲欽仰之,歷聘主涇干味經、各書院。時外侮日岌,先生痛憤,鎔中外新舊於一冶,論此爲學,卽以此爲敎。分課按程,躬親督訓。又以陜士瞢陋·由書籍少,慫恿柯遜菴學使奏擴求友齋爲刋書處。倣阮儀徵法,選高才生司校讐,而身爲總校。崇實書院立,先生又長之。築觀象台以習天文,立時齋以硏時事。開創絶...

  • 文章記崇實中小學(二)乙、崇實中學部分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29期  作者:若飛  出版时间:1977-04-15
    关键字: 中小学 文化教育 学校管理

    崇實中學僅有初中部,後來雖有增設高中部之議,結果胎死腹中未能實現。這所初中是於民國廿八年春天成立的,校址連接在崇實小學的後面,崇中與崇小嚴格的說起來就是一所學校,校董同是孫輔臣先生,學生都是由同一個大門進出的,各種慶典集會,也大多同在一個大禮堂中擧行。初中剛設立時,有中學老師給小學兼課者,也有小學老師給中學代課者。初中的校部辦公廳我在前面已經提過了,敎室剛開始是在西園門外上課,後來才逐次將花園及操場改建,學生僅有「春三〇」甲乙兩個班次,總共一百餘人。建校...

  • 文章設置「張振蟄獎學金」的動機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26期  作者:趙文藝  出版时间:1976-07-15
    关键字: 奖学金 文化教育 学校教育

    陝西爲漢唐故都,亦爲中國文化之發源地,歷代人物鼎盛,稱爲人文薈萃之邦。乃自入民國,革命軍北伐前後,陜省四郊盜匪爲患,旱歉連年;加之軍閥橫征暴歛,所謂天災人禍,交相煎迫,以致民不聊生。囘顧昔時盛況,能不慨歎系之。陜省偏處西陲,交通不便,是故三秦子弟之出外謀發展者,較之其他省份實瞠乎其後。卽當大陸淪陷,政府遷台之際,陜中人士追隨避難而東來者亦屬有限。又一般家庭困於經濟,雖同具望子成龍或望女成鳳之願,而無力鼓勵其上進或深造。關於此點,我夫婦平日閒談,往往感喟不...

  • 文章談師道天下無不可用之材 亦無不可化之人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1卷 第1期  作者:張侯光 出版时间:1985-02-15
    关键字: 师道 文化教育 学者论述

    溯自辭離黨政軍工作從事敎育迄今,倏已卅載;値玆年逾花甲奉准退休告別臺灣省立員林高級中學之際,必有其榮幸與感想。欣逢溫州同鄕會會刋創刋良吉之季來談「師道」,乃抛土磚以引璧玉也。

  • 文章八十年華縣故潘廉方博士惠成功先生奬學金獲奬芳名錄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4期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奖学金 文化教育 人物名单

  • 文章談孔子敎學之道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1期  作者:譚心平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孔子 教学 文化教育 师道

    一年一度的教師節轉瞬即屆,對於終年執教杏壇的教師們,我們由衷的表達最高的敬意。多年來由於教育工作者的努力,莘莘學子得以茁壯,我國各方面有如此進步,教育工作者的貢獻,這應該是不爭之事實。說到教育,即會想起孔子,他是我國第一個私自傳授的教育家和著作家,同時也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孔子的仁愛思想,就是我們立國精神的中心。民國四十一年,政府根據各方建議,經文教界人士考證孔子誕辰爲九月二十八日,同年八月十八日由總統明令公布自該年起,每年九月二十八日爲教師節。...

共179条记录 1/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