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化复兴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十月慶典漢劇演出前言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期  作者:良厂  出版时间:1969-10-10
    关键字: 汉剧 文化复兴

    文化復興運動現已掀起高潮,湖北省旅臺人士曾因響應此一大擧並慶祝 張懷老九秩嵩慶特別演出了鄕土晚會一場,漢劇也以「興漢圖」膺首度上演;且因而有成立「漢劇硏究社」之議,準備於十月慶典中,再度推出較爲特出的兩三個節目,均爲平劇所無、或互有差異者,計:一、喬府求計 演魯肅因想討荆州向喬閣老求計,反遭奚落之一幕,亦爲「單刀赴會」之前奏曲,平劇中言菊朋雖有近似的唱片一段,惟却未見其演出過;南派的林樹森也是在抗日戰事勝利之際,才從漢劇一末後起之秀的袁雙林處得到脚本的。此...

  • 文章现代化与中国文化复兴问题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7期  作者:陳啓天  出版时间:1968-04-10
    关键字: 现代化问题 中国文化复兴问题

    文化常因环境变化,而须随时改进扩充,以求适合国家及人民生存发展之用。中国自黄帝开国以来,在亚洲环境之下,早经创建了中国固有的文化,足以化民成俗,并且化被邻国。因此中国人素来具有文化优越的信念。不过近百余年来,因西力东渐与外力深入的关系,将局限于亚洲环境之下的中国,转变在全球环境之中。于是,中国文化不得不发生复兴问题。所谓复兴,决不是要复古守旧,也不是要抱残守缺,而是要取精用华扩充改进,使中国能在全球环境之下继续生存发展而已。换句话说,中国文化复兴

  • 文章扩大推行文化复兴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5期  作者:王壽南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文化复兴 文化教育 政治政策

    国民党三中全会通过「主要议题」;敎育建设方面规划出敎育整体发展方针,强调扩大文化复兴运动,加强伦理敎育、民族精神敎育、民主法治敎育及加强科技敎育,并推动基础科学和尖端科技研究,学者专家普遍反映,敎育建设务求落实,不能光谈口号、唱高调。政大历史研究所所长王寿南表示如下看法:文化复兴运动推行迄今已满廿年,不仅工作上有必要扩大,实则到了再出发、再倡导的时候。文化复兴运动到了今天,已逐渐不受人们重视而冷淡,但事实上,文化复兴就好像一壶水,一切文化建设、伦理敎育

  • 文章陶淵明的人品與復興中華文化的關係(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72期  作者:熊邦彥 出版时间:1973-04-02
    关键字: 陶渊明 学说思想 历史资料 文化复兴

    陶淵明的學説思想橫通歐洲本章專題「陶淵明的學說思想橫通歐洲」令人觀之,頓覺驚異。中古時代,東西海洋隔斷,界限天然。中不知有歐,歐不知有中,各邦文化,囿于疆域,各自受用,無法外流,陶學思想,怎能通歐呢?事屬奇談,難以取信。余爲之解曰:陶學思想,通歐之說,文學史上,原無此載。茲本于學術自由硏究的旨趣,不限于窠臼,追求隱情,擴展新的視野。余之膽敢嘗試創此新論,絕非故作無根的浮談,却握有確切的證據,充分的理由。仔細硏討,適合邏輯,深爲自信,故撰斯文,下面待我慢慢...

  • 文章一個富有中國特色的新國富論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8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魏萼 《中国国富论》 中国特色 文化复兴

    魏萼敎授是經濟學家,也是本校客座敎授;他硏究的經濟理論是綜合中西方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經濟學。這個硏究的方向有别於一般經濟學者僅憑單純的經濟理論爲主軸。他説經濟學不是數學上「單一方程式」,而是「聯立方程式」的經濟學。這個觀點在經濟學術界固然還有爭議,但也有其特色。基本上魏萼敎授這部《中國國富論》的主旨是從戰後五十年來的東西方經濟發展經驗來尋找中國經濟發展的模式,以迎接日益複雜的二十一世紀經濟。貧窮、髒亂與無知的中國是大家不願意看到的。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門户...

  • 文章掀起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再推進之高潮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12期  作者:謝衍泰 出版时间:1979-06-01
    关键字: 中华文化 文化复兴 礼义 中庸 思想文化

    国民革命运动之必成,感奋之余,一致发起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并请政府明定国父誔辰为中华文化复兴节,共为复兴中华文化而努力。以往十六年中,此一振兴国族、光耀千古之文化复兴运动,已如黄钟大吕,急电奔雷,响彻寰宇,震碎了靑年们「迷惘」,「失落」的茧壳,也震醒了国人浑噩的心灵,纷纷找寻失落已久的中华文化,处处汇集复兴中华文化的狂潮,造成时势,鼓动风潮,已为文化复兴工作,建立了一座坚实雄厚的基础,也为文化复兴的园圃,芟除了不少蔓籐野草。喧嚣、鼓吹,早已告一段落,际此美匪勾搭,国步

  • 文章文化調適與國家現代化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42期  作者:廖從雲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文化调适 文化复兴 确立现代文化典型 国家现代化

    前言從歷史觀點看,任何一個興盛的時代,必然是文化發皇,政治淸明、經濟繁榮、社會安定、敎育普及的情況,乃能民生富足、安和樂利,開創國家的新機,民族的隆運,而政治、經濟、社會、敎育各方面的是否能夠平衡發展,則胥視文化的是否調適,譬如右文之世,往往武備不足,導致外族的侵凌而無法自存;重武之世,有時好大喜功,連年征戰,又導致國力衰竭,民不聊生,這都是文化失調的顯著例子。所以要使國勢强盛,必須各方面的平衡發展互爲調適。文化的層面涵蓋甚廣,擧要言之,應當包含國民精神...

  • 文章讓中國文化走向現代化 爲中國文化指出大方向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7期  作者:王壽南 出版时间:1986-11-01
    关键字: 新生活运动 文化复兴 中国文化现代化之路探讨

    從北伐成功,全國統一以後,發生了兩次重要的文化運動,一次是民國二十三年開始的新生活運動,另一次是民國五十五年開始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這兩次文化運動不僅是中國現代史上的大事,而且具有深遠的影響。這兩次文化運動都是 蔣中正先生所倡導。新生活運動的主要要求在提倡「禮義廉恥」的「新」,是要從舊傳統中開創新精神,所以新生活運動並不是打倒舊傳統的運動,而是一種民族文化與道德復興的運動。新生活運動也是一種生活改造運動,欲使國人將不合時代、不適環境的習性改變爲適合時代與...

  • 文章為發揚湖南精神進一解——兼論復興中華文化之道——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張益弘 出版时间:1975-04-15
    关键字: 湖南精神 中华文化 文化复兴之道 田炯锦 《发扬湖南精神》

    民國六十年三月,我在本刋第四期發表「發揚湖南精神」一文,說明湖南人的特殊性格,湖南精神的內容,及其如何發揚之道,敍述綦詳,甚爲切要。該文抽印成爲單行本後,分送各方友人和讀者,深得諸君之讚譽!我在文中說:『湖南精神是一種很好的民族精神,有很多優點和豐富的內容,爲構成中華民族總的「國民性」之一部分。………因此,發揚湖南精神,並不是加强地方觀念,鼓吹部落思想,而是促進中華文化的發展。不僅湖南一省如此,假如其它各省的人,都能找得出他們自己的長處,把很好的精神文化...

  • 文章周易卦爻彖象辭義詮論讀介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譚憲幹 出版时间:1980-05-01
    关键字: 《周易》 六艺 宇宙 《周易异文释》 中华文化复兴

    影响复国大业与文明进步者可谓浅鲜。究其所以然者,盖在人多不能谦和相下。是以作者特就谦卦不惮辞费而致诚衷,冀其可以滋生善因,为我全民蕴藉祥和而一新社会风气。玆以我国正推行中华文化复兴,国人相随重视固有经典,而欧美学人志士,对于易经亦多偏爱。如一九六九年五月间中央日报,载马士俊先生自美国寄稿,谓易经首先由美籍德人威海慕RICHARD WI LHELM 译为德文,后又由见乃斯CARY F BAYNES 翻为英文,于一九四九年出版,再版时由曾任敎北大现任美国州立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