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育家共返回6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劉季洪先生教育生涯年譜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5期  作者:徐豐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刘季洪 教育家 政治大学

    刘季洪先生,在海内外教界并不陌生,乃吾丰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一生施教,三长高等学府。首弱冠之年即从业教育,勤奋耕耘五十春秋,毕生献身教育事业,倡导教育,为国育才,桃李满天下。晩年又主政考试院,为国选才,功绩卓著。余曾专文记述,载文献廿九期,在此不多赘述。只将先生教育生涯年表,整理如下,载之文献,以传久远,深表景仰崇敬之意。文中难免有误,敬请乡亲贤达雅正,则幸甚也!刘季洪(一九〇四—一九八九年)先生,名钟,字季洪,后以字名,清光绪卅年(一九〇四年

  • 文章旅美鄕賢孫懷瑾博士謝世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劉樹楠 出版时间:1995-09-20
    关键字: 孙怀瑾 旅美教育家 悼念

    大西洋区教育哲学社、西南区教育哲学学社等著名教育学术团体会籍;并名列《美国南方及西南地区名人录》、《美国杰出教育家》及伦敦版《国际传记字典》。孙教授遗体下葬于维吉尼亚州里兹伯格联合公墓。

  • 文章陝西敎育先進李協先生傳略(1882-1938)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28期  作者:周邦道  出版时间:1977-01-15
    关键字: 教育家 李协 人物传记

    李協、字宜之,後更名儀祉,陝西蒲城人。淸光緖八年壬午正月初三日,生於距城五十里之富原村。祖智盛,業農。父桐軒,伯仲特,均深究梅文鼎、李善蘭、華蘅芳曆數之學,且以之敎子與侄。協受庭訓,並在塾覽讀經史、諸子百家。二十五年,捷嵗試,與兄博及于右任,同拔入崇實書院。二十七年,崇實歸併宏道書院,旋改爲高等學堂。二十八年,例開鄕試,學使沈洪泉,欲門下俱入闈,屬總敎席加重擧子業,協以無裨時用,違之。三十年,任敎商州中學堂。秋、京師大學堂開辦師範館及預科,昆仲應考同入彀...

  • 文章偉大的敎育家張雪門先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6卷 第4期  作者:郭漢廣  出版时间:1981-03-20
    关键字: 张雪门 教育家 幼教 人物回忆

    張中立字雪門,光緖癸卯擧人。臨淄北鄕呈羔人。入民國後,篤信基督敎,民初任該縣縣立第一國民學校校長。因其具有濃厚的基督思想,故破除迷信不遺餘力。曾領導一部份靑年,摧毀過城隍廟的偶像,故而人們名之謂掀神黨,而當時一般鄕紳,勢力頗大,與之興訟,而雪門敗訴,罰其出資,重塑神像,主其事者,除塑好舊像之外,並添塑一頭戴平頂草帽,身穿對襟小褂,手執短刀,留有短鬚之小胖子,鞠躬於諸神之前,顯得不倫不類。有人詢及諸長者。則謂此卽提倡掀神之張中立,可謂謔而又虐矣。張先生有子...

  • 文章教育家刘绍宽诞辰一百三十周年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3卷 第5期  作者:阮珍生 出版时间:1997-10-01
    关键字: 刘绍宽 诞辰纪念 教育家 人物事略

    劉紹寬(一八六七—一九四二)字次饒,號厚庄。平陽縣白沙里劉店(今屬龍港白沙劉店)人。光緒二十三年(一八九七)拔貢,次年四月入京應朝考,得一等第九名,保和殿復試被黜。仍返里平陽,二十八年任龍湖書院院長,與振椒同爲中文教習。二十九年曾入上海震旦學院,就學於馬相伯。不久回平陽縣中學堂。爲了改革教育,三十年(一九〇四)八月初二同振椒去日本考察學務,歷時七十天。回國後著有《東瀛觀學記》,對日本的學制、學校管理、教學方法、教材內容等,都作了具體介紹。在日本期間,與中...

  • 文章東北敎育家評傳——馮庸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4卷 第1期  作者:齊紅深 魏正書 出版时间:2004-06-01
    关键字: 冯庸 教育家 人物传记 冯庸大学

    并不引导学生去研习四书五经和封建的伦理道德。其次,当时,日本侵略者以旅大、满铁沿线为据点,大力推行奴化教育。当时日本的教育家曾直言不讳地说:「民众教育不普及充实,难以完成殖民的使命」,「不妨把满洲看做是我们日本伸张特权的场所」,「以日本语作为同化的桥梁」,「使之浴被我国德泽,信赖我国施政」。「促使思想的同化,把中国人同化于日本为方针进行教育」。面对着日本人推行同化教育(即奴化教育)的严峻现实,冯庸鲜明地提出八德八正,其用意很明显,那就是以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来

  • 文章一代英語權威吳景榮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5期  作者:馬允倫 出版时间:1994-10-01
    关键字: 吴景荣 人物传记 教育家 英语

    第一名毕业于县立中心小学,受到亲友们的同声赞许,认为他是吴家千里之驹,他日必定学有所成。那时平阳还没有中学,要继续升学,必须远至百里之外的温州。先生年仅十二岁,报考浙江省立十中(今温州中学)时,居然名列前茅。童稚之年,本该依绕双亲膝下,父母亲实在舍不得他离开身傍。但他终于说服家人,毅然负笈离家,走上了独立求学的道路。生活的磨炼,使他从小树立奋发进取的志向。当时十中校长金嵘轩,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家。校中教师也多系博学之士。在师长们的教导和影响下,他学习倍加

  • 文章胡石青先生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周樹聲 出版时间:1969-04-01
    关键字: 胡汝麟 人物传记 教育家 实业家

    胡石靑原名汝麟、河南通許縣人,世居鄕少孤,由叔父敎養,就讀家塾,稍長赴開封,入河南高等學堂肄業、畢業後受知於名理學家李敏修先生,目爲後起之秀,河南省議會成立,任祕書長,民國二年,當選爲衆議院議員,在議會中極著聲譽,隸進步黨籍,爲黨內健將,因盡識海內名流,而與梁任公王家襄于右任張君勱諸人最友善,林長民任敎育總長,延攪先生爲敎育部次長,任職未久,旋卽辭去,蓋先生無意於爲官也。先是英商福公司當前淸時,卽在河南修武縣焦作,獲得開採煤礦之權,遠在民國紀元前二十年,...

  • 文章诗人教育家余光中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3卷 第4期  作者:周伯乃 出版时间:2015-10-31
    关键字: 余光中 教育家 诗歌 诗评

    (注:余光中近照)余光中,原籍福建泉州永春,一九二六年十月二十一日生出於江蘇南京巿。父親余超英、母親孫秀君,是江蘇武進人,妻子范我存,江蘇常州人,也是在南京巿出生的。一九五六年在台結婚,生四女,分別為:珊珊、幼珊、佩珊、季珊等。余光中幼年隨父母回過福建永春及母家江蘇武進,而大部份時間,居於南京巿就讀。一九三七年,抗戰軍興,余光中隨父母流亡於江蘇、安徽等地。一九三八年,隨母親逃往上海,半年後,又經香港乘船抵安南,經昆明、貴陽輾轉抵達重慶與父親相聚,並在當地...

  • 文章封面作者介紹我所知道的劉延濤先生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7期  作者:于鎮洲 出版时间:1998-01-03
    关键字: 刘延涛 教育家 王广亚 书法家

    延涛先生,品端学粹,现届九十高龄仍以书画自娱。他是近代大诗人,大书法家,大画家,也是一位大教育家,来台后鼓励王广亚先生创办育达高商,人材辈出。在监察院服务期间,是教育委员会委员并担任召集人,举凡台湾九年义务教育之推行,职业教育之兴革,均参与擘划监督。他以文人从政,毕生不忘艺事,早岁与郑曼青、马寿华、陈方、陶芸楼、张谷年、高逸鸿诸先生,组七友画会,并与艺林同好成立画学会,书法学会。出版有书画集,诗文集,著有草书通论,在书法史上首创以科学方法作有系统的阐述

共61条记录 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