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抗日史料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作王道干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3卷 第2期  作者:馬駿 出版时间:2001-04-01
    关键字: 抗日史料 发展经济 天下为公 访问日本

    之前,我们对于八年抗战,又作了一番重点回顾与检讨,咸认最后胜利主要因素,第一是全民的同仇敌忾,不惜牺牲奋斗;第二是蒋公卓越领导,战略决策正确。关于抗日战略,约有三大要旨:一为兵学权威蒋百里所说的:「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与他和。」也就是「抗战到底」,绝不中途妥协。二为「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取时间」作持久的消耗战。三是访问团人员临行前夕,晋见陈辞修先生,听取指示。辞公提出七七事变前的一段往事,他说:「那时蒋委员长派我与白崇禧、张治中等五位将领,作一次全国性

  • 文章回响篇 蒐集部份资料 有关胡文臣将军抗日史料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7卷 第3、4期  作者:方矩成  出版时间:2005-12-01
    关键字: 胡文臣 抗日史料 连云港保卫战 学者观点

    张树庄鄕长在〈海州文献〉第一〇一期所撰〈读抗日烈士胡文臣将军随想〉一文,有关文中几个「弄不淸楚的问题」,谨就个人所获资料提供参考于后:一、关于保卫连云港的部队,据方荫堂(第八军)、吴克鹏(第五十七军)两位老兵指出:是第八军、三十三师及第五十七军等三支部队。至于他们和日军打过多少次仗,已不复记忆矣。二、胡文臣将军保卫连云港的战斗经过与在宿迁作战的情形,根据「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抗日战争国民党阵亡将领录〉中记载:「……一九三八年春,日军在海空火力配合下侵犯

  • 文章避戰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1期  作者:胡光祖  出版时间:2011-12-25
    关键字: 张冲 避战 抗日战争 滇军 史料考古

    整理此文,缅怀战死在抗日战场上的滇军英烈们,缅怀在八年抗战里,一直战斗在抗日前线又不为人所知,特别是不为后人所知的滇军官兵们。大音声稀,大爱无疆。编者按:张冲1900年2月20日生,云南卢西人‘彝族’。1918年曾落草为寇多年,以后受龙云召安,曾升任滇军师长,于景化堵袭红军自江西溃窜之红八军且俘杀红八军长俞作豫。后红军窜入滇境,张冲曾建议龙云保持实力,消极抵抗,初露其投机本性。七七全面抗战,龙云组成60军及五八军出滇抗日,张冲编为60军184师任师长,在台

  • 文章抗戰期間教育廳資送青年前往後方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2期  作者:劉道元  出版时间:1984-09-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教育厅 资送青年 奔赴后方 史料考古

    高中毕业学生赴后方升学,已为沦陷区靑年所周知之事实,而敎育厅同人亦有办理此类事情的经验。同时中央十万靑年十万军是靑年运动,虽名为「军」,是抗日杀敌之意,实有异于一般国军。征诸当时事实经过及顺利成功,省府委员会之决定由敎育厅主办是有道理的。㈡登记与训练:时间记不淸楚了。省府决定响应此一运动大约是三十二年十二月间,山东靑年赴皖北登记集合期间是次年三四两月间,届时随登记随编队,随作行军训练。事先估计不会少于五百人,乃以两营的编制,征调各级军官,分配住地,准备粮秣被服

  • 文章日寇在黃天蕩所犯滔天罪行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3期  作者:李學良  出版时间:2005-09-30
    关键字: 常州 黄天荡 历史沿革 史料记载 抗日战争

    击,抱头鼠窜,边还击,边逃跑,一时如过街老鼠,人人都喊打。正因为没有战斗计划,打死鬼子三四人,余均奔命于据点。小日本其势汹汹,给予迎头痛击,亦遭抛尸之后果,其罪有应得也。虽点不大,但亦大煞鬼子威风,大壮民众抗日之正气。农十一月二十四日,鬼子大队人马寻仇报复而来,先到郑陆鎭烧杀,而后一路烧杀至羌家、顾家,最后直奔黄天荡而来。一九三七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四日,这是黄天荡(北夏墅、姚家实、歧上)三村人民的大劫大难的日子。下午时分,鬼子大队人马杀奔我三村而来,那天却是大北

  • 文章第二次長沙會戰紀實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 第5期  作者:魏汝霖  出版时间:1971-08-15
    关键字: 第二次长沙会战 战争史料 抗日战争 学术研究

    步枪,对敌机还击。敌机受些轻伤,当然不影响其继续作战,却为我当场击落三架。总之,本会战,敌人得有生还者,可以说是全凭其空军掩护之功呢。附表第一第二次长沙会战敌军指挥系统表附表第二第二次长沙会战我军指挥系统表[1] 见日军在中国方面之作战记录第一卷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武汉会战后迄太平洋战争爆发中武汉政略后之作战指导款。[2] 参照国防硏究院编印之「抗日战史」插图第廿七,第二次长沙会战作战经过要图。[3] 见包沧澜日本近百年史下卷第三四八页第四篇旧

  • 文章阜寧的廟寺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3期  作者:孟澤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阜宁 庙宇分布 佛教盛衰 碑文的史料价值 抗日战争

    有些碑文记载了当时与庙寺有关的历史掌故,是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如阮本焱在《马工大王庙碑记》中,曾提及光绪十年(一八八四年)两江总督左宗棠勘察云梯关入海,故专程勘察云梯关。当其来勘之时,阜宁代理县令阮本焱鉴于阜宁贫穷,物力匮乏,只得清风两袖晋见左宗棠。左公非但不予责怪,却以廉洁奉公通饬苏宁两布政司传令嘉奖,并委任其为正式县令。此文所记,不仅颇有史料价値,而且对评价左宗棠后期的功绩也是极好的佐证之一。阜宁庙寺之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发展了,相应地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 文章十年回憶(中)——七七抗戰前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孫瑾如  出版时间:1985-12-20
    关键字: 十年回忆 抗日战争 湖北中学 迁移路线 教育史料

    香港公布汪和日本的协定纲要。同年三月,汪政府在南京成立,汪代理主席。国际局势瞬息万变,敌友难分,益增团员的惶惑。约在这个期间,和汪集团行为成强烈对照的事件发生,应揷放在这里。一九四〇年夏,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在襄樊之役,以重伤死于宜城之南瓜店。张山东临淸人,原隶宋哲元二十九军。七七战起。奉命撤出平津,不为国人谅解。我们师生离校前,有临淸钟君来校访问,曾谈及临淸人视张之不战而退,为卖国行为,鄕人耻之,以粪便涂其家门及祖茔墓碑。一般老百姓抗日的态度是多么明断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