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形式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漫談文學創作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2卷 第4期  作者:止戈 出版时间:2014-10-31
    关键字: 文学创作 形式 修辞

    其构成的要素有四;⒈情绪(emotion);⒉想像(imagination);⒊思想(thought);⒋形式form)。此四种在创作过程中,乃作者能否写出「经典之作」的主观要因。亦即作者对客观环境产生何样的「情绪,想像,思想」,从而决定用何种「形式」将之表现出来;亦即决定于作者个人,对客观环境的「认知」,对人世生活的「感受」;以及从一巳学识,经历的「反省」与「印証」如何而定的。此所以有「伟大时代会蕴育成伟大的作家;伟大的作家可以创作出伟大的作品。」以及

  • 文章回文巧思 漢字拾趣之七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94期  作者:於世達  出版时间:2001-08-15
    关键字: 汉字 灵活 内涵 功能 形式 风格

    中国文字是世界各种文字中运用最灵活的一种,它可以不必拘泥文法而随意组词缀句,不必计较名词、动词、形容词::的用法,也不必计较主语、宾语……,等的组合而成句,但并非全无章法,「高山滚鼓」与「绝妙好辞」两者仍可立辨,可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是几千年来许多文学高手精心创作的成果,因此而丰富了中国语文的内涵与功能,这些特色表现在我国文学作品的诗、词、曲等的形式与风格上最为显著。试举几个著名的例子:杜甫的名句:「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从表面上看

  • 文章中國的建築藝術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6期  作者:張紹載 出版时间:1980-02-15
    关键字: 建筑艺术 发展历史 学者论述 结构技术 布局形式

    中國的建築藝術,受廉明勤樸傳統之影響,從未受到應有的重視,且每被目為奢侈,故有關著述記載亦少。實則中國的建築藝術,獨成一格,無論其構造技巧與藝術造形風格各方面,均有其極高而獨到的造詣,尤以我河北,歷經數百年皇朝京畿,發展更臻精進。張紹載鄉長,曾膺選國內十大建築工程師之一,最近有「中國建築的藝術」一書出版問世,可謂斯道之鳳毛麟角,彌足珍貴。茲謹節錄其部分,以見一般,對於中國文化之貢獻應佔重要地位。 著唐謹誌

  • 文章執兩用中不是半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4期  作者:車潤豐  出版时间:1988-02-17
    关键字: 哲学 中庸之道 形式逻辑 辩证逻辑

    中心,以力学言是重心,以精神言是主宰,任何事物之形成,无不有其中心,把握中心,才能解决问题。所指中心、重心和主宰,并不一定都是两端的百分之五十。再以「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证之,所谓大小前提者,须求结论,正反相生者,在得其合。马克思把对立斗争,呑没了对立之调和,百年来不知蛊惑了多少世人、戕害了多少苍生,擧凡共党所到之处。无不执两分半,有半即斗,半半为患,一个德国,分东西两半,一个韩国分为南北两半,他如美国黑白之争、各地烽火之起,无一不是共党在幕后运用矛盾律

  • 文章矛盾與易理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7期  作者:李臻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矛盾观 形式演绎 中华传统文化

    本文作者—中華新文教協進會新易社社長

  • 文章漫談滇戲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9期  作者:王守槐 出版时间:1989-12-25
    关键字: 滇戏介绍 历史起源 滇戏内容 演出形式

    民國三十二年離開昆明,三十七年來台定居,幌眼四十多年,套句戲詞:少年子弟江湖老,紅粉佳人白了頭。提起滇戲來,旅台的鄕親前輩們,四十歲以上的可能看過聽過,生長在台灣的第二代,就不知道吾鄕尙有地方戲曲,因此,我不揣冒昧來談談家鄕戲,若有疏漏或錯誤之處,敬請指正。滇戲的起源于明朝,吳三桂率軍入滇時,軍中成員來自各地,休閒時南腔北調雜陳,歷經數代才演變成爲滇戲,故爾,滇戲中的曲調有梆子、秦腔、皮黃、吹腔、崑曲、戈腔、平板等調子,流傳至今已有百餘年。戲的內容及主旨...

  • 文章端陽節風習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9期  作者:則平 出版时间:1972-07-01
    关键字: 端阳节 风俗 县志 形式 游乐方式

    吾川農曆五月,以五日端陽節爲重要節日,各縣市風習,可謂大同小異。華陽縣志「歲時」載:「五月五日,俗謂之端陽節,人家飲雄黃酒,食糭子鹽蛋,懸蒲艾於門。女子佩繡囊,曰香包。小兒衣綴綵紮虎猴等物,云可辟除邪穢。錦江中作龍舟競渡諸戲,有乘綵舫上下玩賞者,有在岸上來往遊眺者。」江津縣志「歲時」載:「荆楚歲時記:五月五日採艾爲人懸之戶上,以禳惡毒。是日競渡,謂屈原投汩羅,傷其死,故命舟楫以拯之。邑中是日晨起,懸蒲、艾門上。縫小紗囊,貯香佩之。午食糭,飲雄黃酒,小兒且...

  • 文章《文鏡秘府,二十九種對》的硏究(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0期  作者:劉鋒 出版时间:2012-07-01
    关键字: 文镜秘府 二十九重对 对联形式

    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暮鸦对萤火似乎不对,但从交络对的角度来看,以「萤」对「鸦」,以「火」对「暮」,当然没有问题。另外还有一种形式的交股对,如李群玉《杜丞相宴中睡美人》:「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云」。按同位对仗应为:「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一段巫山云」。然而对仗是工整了,但平仄却不谐了。于是作者采用一种声律对仗和词义对仗分离的方法:平仄同位相谐,词义交叉相对。可见,交络对是一种变通的对仗方法。五、自对自对是相对于「互对」立论的。通常的对仗都是互

  • 文章談談書法評獎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7期  作者:董晉 出版时间:2014-11-15
    关键字: 连续得奖 四点质疑 《许地山论书法》 内容与形式统一

    普遍的现象。那么书法,在大赛中为什么有它「好则总好,差则常差」的现象呢?质疑之四是:文学作品不能抄袭或摹仿他人的好作品,完全靠自己的独创获得成功。而书法作品的字在形式上是自己的,而内容公然能摹仿和抄袭古今名人的现成,这种抄袭和摹仿是从什么年代开始的「合法的」?这是为什么?这能把书法称之为艺术作品吗?这能说是一种独创吗?这几个质疑常常使我困惑,谢谢《杂文报》给了我一个明白的启示。最近我读到《杂文报》8月1日王宏任介绍《许地山论书法》一文,对于我上述的种种

  • 文章回憶海屬地方的儺戲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倪爾敏 楊士采  出版时间:2003-03-01
    关键字: 傩戏 历史渊源 海州僮子戏 演唱形式 风土习俗

    傩戏或傩舞,是旧时民间敬神驱邪的一种艺术,我国多数民族流行傩戏或傩舞。《论语·鄕党》中记述孔子的言行说:「鄕人傩(音挪),朝服而立于阼阶。」说明我国傩文化的历史很久远,而且是受到孔大圣人尊重的。由于不同民族与地区的风俗不同,各地的傩戏傩舞又有着自身的特色。旧时,海属地区流行的傩戏称为「僮子戏」,专业演唱者称为「僮子」。僮,是奴仆或下等人的意思,可见「僮子戏」是卑贱的老百姓特别是鄕村老百姓中特有的文艺形式。演唱僮子戏的原始目的,是为了祈求平安,行之久了,便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