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庙会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上党庙会钩沉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2期  作者:馬書岐 出版时间:2013-07-01
    关键字: 上党庙会 庙会演变 鲍店药材 仙堂寺

    说到庙会,人们自然就联想到寺庙里供奉的大大小小神像,联想到无数信徒那种五体投地、顶礼膜拜的笃信和虔诚。其实神祇是在人类的童年形成的,是人们不能理解和驾驭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时,这些力量以人格化的方式在人们脑海中虚幻反映。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神似无处不在,进门有门神,囤粮有仓神,做饭有灶神,上山有山神,过河有河神,种地有土地神,在天有玉皇,入地有阎王……,大至开山破土,婚丧嫁娶,小至出门访友、更衣沐浴,几乎都要选时日、择方位、迎福避凶,但是因为队伍巨大

  • 文章比干岭庙会和甜干粮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0期  作者:郭棟村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比干岭庙会 甜干粮 传说故事

    比干岭,位于山西省潞城市东北十五华里邯(郸)长(治)古道,这里曾是商代微子国的中心地带,当地人民为了尊崇和怀念比平,每年农历七月十九举行庙会,届时,赶会者多达万人,可见香火之盛。史载,比干为商代国君纣王的叔父,官至丞相,因力谏纣王而被剖腹。据传,比干被部腹后忠魂不散,竟未死去,忍痛到微子国来找微子,以图救国之策。当走到山岭时,见路边有一农妇正在一根一根的抽草心,比干好奇地问她:“你把草心抽了,草还能活吗?"农妇答道:“人没心还活着,草为何不能?”比干闻听

  • 文章白水庙会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8期  作者:楊林凡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白水 庙会 白水寺 诗歌

    一、白水庙会文化搭台,迎宾客,疏渠道,引资创业,猛促帝乡早致富。经贸唱戏,招贾商,架桥梁,学艺取经,狠抓科技奔小康。二、白水碑廊诗联奇特,奇显白水春色。书艺争妍,争超羲之笔风。帝业总落空,唯遗史迹荣胜地。后人当务实,高吟骚词壮豪情。三、白水寺白水重光,光成画卷。帝业中兴,策动诗篇。四、赞吴店李寨茶七绝帝乡李寨产名茶,雀舌银针陆羽夸。浓郁淸香飘百里,琼浆玉液更升华。五、白水寺五绝胜迹重新展,山岚永静幽。滚河流日夜,大阜写春秋。六、赞吴店庙会七律大放晴光

  • 文章南昌绳金塔的故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0期  作者:楊曉蒼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南昌绳金塔 三害 建塔传说 绳金塔庙会

    丰收园,东面为耕作园。绳金塔西侧是绳金塔街,现已恢复了古时风貌,成了风味小吃和工艺品销售一条街。每年金秋时节,南昌市政府在这里举办绳金塔庙会。由文化塔台、经贸唱戏,促进了南昌与全国各地及海内外各方面的商业、经济、旅游。凝聚了人气,激活了商业,集结了财气。其热闹场面可与上海的「城隍庙」、南京的「夫子庙」相媲美。名扬天下。

  • 文章梓溪庙记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2期  作者:王文 出版时间:2008-08-01
    关键字: 梓溪庙 迎神庙会 困龙卧水 天葬坟

    全村老小,衣冠楚楚,毕恭毕敬,下跪作揖,合十膜拜,甚表虔诚。在这个迎神庙会,前三后四的日子,照例都要请上名伶戏子,唱演庙戏,亲朋戚友,都会不约如同,胜如喜日,赶来热闹,做客作宾。相传有一年,梓陂庙的迎神大庆,轮到一个小村人户,当了神头,即庙会的东道主,戏班一切费用,规定全由神头负责开支,可这一时,戏班生意,也很火红,唱了这村,要赶那村,但梓陂庙的庙戏,因村子小,经济薄弱,外快油水不多,班头有些不中意,高高拿俏,推却不做,弄得这村,处于做戏佳讯,早已不胜而出

  • 文章故鄕昔阳的秋收与庙会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5期  作者:王鋆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昔阳 故乡秋收 庙会 童年记忆

    尽管故鄕的交通不便,生活又艰苦。但也有値得怀念的地方。忆及秋收时的光景,和赶庙会的热闹,是我小时候最感兴趣的两桩事。在农村那是两件大事,对我来说,那是永远不可磨灭的,印象永远是清晰的。我们东寨村,约有三四百户人家,居家务农为本,我家是半耕半读。祖父是举人,大伯和父亲都是留学日本,父亲带我们在太原作事,三叔等在家经营田园雇用长工操作,那年暑假,母亲带领我们还鄕度假,正是瓜果成熟之际,我高兴得不得了,第二天便和哥哥跟随女佣到田里去摘遥豆(四季豆),豆苗

  • 文章南崗古街史話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8卷 第3、4期  作者:韓壽康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南岗古街 民间传说 庙会 瓢儿井 红娘棚

    行业亦运用而生,街面也随之扩大。到了淸代,这条古街已成东西长一千米、宽六米的整齐大街。南岗既是古街,又有四座古庙,神话传说自然颇为流传。下面且作介绍:一、四月八庙会:据传说,东庙建在街的东头东大墩二坡上(即现在的大石塘北边),东庙门南长有一棵黄楝树,很粗,明朝树,约六百年历史,三个人搂不接头,鄕人传为神树。神树下是信众烧香拜佛的地方,树上长有一叉枝,长七八丈,直伸向东南方。传说该叉枝影照到上海一经商大户人家,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就是拜该叉枝影照所赐。该

  • 文章无锡的『老八谢』庙会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08期  作者:沈榮源  出版时间:1995-06-20
    关键字: 老八谢 庙会 无锡 张骞 韩世忠

    賢聖殿在梨花莊的茭白田裡,人稱茭白大老爺,名張騫,一說就是漢代出使西域的博望侯,還有一說是有位名張騫的讀書人在北門後祁街坐館授生,這位讀書人用功勤讀,有一天他讀書讀到深夜,聽到外面有鬼卒在附近井中下瘟,這位好心的讀書人等到天明,立即向鄰里鄉親宣布:井中有瘟毒不能飲用,但眾人莫明其妙,這位讀書人見大家不信,急得他當眾先飲了一口井水,煞時面孔變紅而死。人們敬仰他的捨己救人,因此在梨花莊立祠祀祭,後來人們居然奉之爲「敕封都天大帝」,還有一付行牌,竟然是「代天巡...

  • 文章无锡的『老八谢』庙会(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10期  作者:沈榮源  出版时间:1995-08-20
    关键字: “老八谢” 庙会 百宝箱 “转会” “活皂隶”

    百宝箱有八只至十六只不等,抬八宝箱人的装束、扛法与扛锣人相同,而这些百宝箱都是无锡众乡绅拿出来炫耀的精品,百宝箱是红木的博古架,架上都是珍品古玩。百宝箱还刻有主人家里的堂名如「百忍堂张」:「树德堂潘」等等,据说比来比去是蔡兼三、杨翰西的最为出色。以后又是管弦乐队,旗伞,接着即是刽子手共八名。个个是大肚子,头戴雉尾高翘的红色旗牌帽,身空红衣红裤,肚皮外露,手执钢刀。后面是「拖竹爿」,八个差役模样的人,每人拖半片留着大竹根的毛竹,约有三,四米长。有时有的庙会

  • 文章谈五十年前的金坛庙会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6期  作者:劉竹林  出版时间:1983-05-15
    关键字: 金坛庙会 故乡回忆 民间传说

    恐怕还是我们金坛上一代的精制蓝图,起初原设计人他对庙会出巡,确有一套奇妙的想法;那就是现在金坛的台櫊。笔者幼年曾在金坛北水关七庙巷,一个偶然机会里看到台櫊御装,现在眞正说起来,这已是五十年以前的事了,为了本文的写实,现在把缘先的见闻介绍如下:台櫊底盘是木造,牠的长短幅度大致是2·5×1·5公尺,四周的高度约一尺左右,矮栏花纹,非常精致,金色油漆格外淸新,上、中层的设计有:假山错石、空间盆景、绿树银花,灵奇雅致,尤似空中丽榭。台櫊上的戏装人物,每座有一小型平剧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