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宗教共返回10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井觀如是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5期  作者:藍萼洲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宗教 理念 权术

    偶然检得十五年前所写短文,觉得仍和现在的理念相若,敬为录请阅者教益。世间一切宗教,凡具有崇高理想,慈恕爱心,所立经义,又统系完密,理则圆融者,都足以启导人们修心养性,达于眞善美的境界;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祥和安怡,互助进化。此即救人救世也。至于权力法术之说,或种种神话故事,都无非是宣传的设词;祈福禳灾,更属针对人们心理弱点的吸引方法。信教者应择其经典精义而信从,俾获心灵安适,生活和合,不可迷惑其权能法术,更不可居于私求,枉躭祈禳,而自陷于愚蔽莫拔,倘如是

  • 文章中原的秘密宗教(完)附:道教之源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5期  作者:劉心皇 出版时间:1979-05-25
    关键字: 秘密宗教 中原宗教 道教文化 宗教渊源

    馬端臨文獻通考經籍考云:『道家之術,雜而多端。甚淸淨一說也,煉養一說也,服食又一說也,符籙又一說也,經典科文又一說也。黃帝老子列禦寇莊周之書所言者,淸淨無爲而已,而略及煉養之事,服食以下,所不道也。至赤松子魏伯陽之徒,則言煉養而不言淸淨。盧生李少君欒大之徒,則言服食而不言煉養。張道陵寇謙之之徒,則言符籙,而俱不言煉養服食。至杜光庭而下以及近世黃冠師之徒,則專言經典科敎,所謂符籙者,特其敎中一事。於是不惟淸淨無爲之說,略不能知其旨趣,雖所謂煉養服食之書,亦...

  • 文章中原的秘密宗教(五)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劉心皇 出版时间:1979-03-25
    关键字: 中原宗教 文化渊源 宗教仪式

    ㈢入道手緖及敬神儀式凡入道者,先在神前焚香祝禱,用紙兩方:一寫準字,一寫空字,揉成丸,置器中,老師執器搖之,使入道者任意揑取;揑住準字,謂神準其入道;揑住空者,謂其人祖上德薄,無福沾恩,神不準其入道,此之謂「捻準」。如蒙神準,老師卽與昇表,授第一步功夫,名曰「入道」;繼之,再昇表,授第二步功夫,名曰「採取」;最後,則授第三步功夫,名曰「火候」。凡領功夫,皆得出錢,說是「好貨不賤賣,賤賣沒好貨」;人因其貨好,故皆樂輸鉅貲,以買其貨,而入斯道焉。本道所奉之神...

  • 文章孔子的宗教思想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米至仁 出版时间:2007-07-01
    关键字: 孔子 周代礼教 《论语》 宗教思想 宗教贡献

    一、孔子与宗教近百年来,由于西方文化之传入而使中国文化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许多不成问题的问题,此时都变成了问题。譬如二千年来一向被国人普遍崇信的孔教,也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首先提倡复兴孔教者为康有为、陈焕章、赵戴文等人,他们都主张加强儒家的宗教性,以与外来的基督教抗衡。民国初年,陈焕章创立孔教会于上海,赵戴文在北方组成崇圣会,两会皆奉孔子为教主,力促政府宣布孔教为国教。另一方面持相反论调者亦大有人在;不特一小撮激进份子将中国的积弱归咎于汉武帝的尊儒,提出

  • 文章中山先生的宗敎思想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米至仁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孙中山的宗教思想 宗教的功能 天人理念 宗教政策

    中山先生毕生奔走国事,席不暇煖,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受人崇敬的政治家、革命家和思想家。他所著的「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和「知难行易学说」早已驰名中外。惟独他的宗教思想鲜为人知;笔者愿以「中山先生的宗教思想」为题,深入探讨,希望各界先进不吝指正。中山先生在自传中曾写道:「于教则崇耶稣;于人则仰中华之汤、武曁美国之华盛顿焉。」后来在伦敦蒙难脱险后寄给香港道济会区凤墀信云:「弟在牢中自分必死,无再生之望。穷则呼天,痛则呼父母,人之情也。弟此时惟有

  • 文章神與人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5期  作者:余瑞麟 出版时间:1984-11-01
    关键字: 学者论述 宗教 圣经

    二十多年前,在新竹的時候,我買了擧世聞名的美國大佈道家葛理翰(BILLY GRAHAM 1918)著「與神和好」(PEACE WITH GOD)一書,多年來未曾仔細閱讀,近來居住環境安寧幽靜,是讀書寫作良好的環境,引起我寫這一篇「神、人」的興趣。葛理翰說「與神和好」的原稿,眞可以說是跪着寫的。他在寫作期間,日常祈禱就是:這本書能在這紛亂而充滿危機的日子,幫助讀者與神相和好。我們生活在一個「憂慮不安的年代」中,有史以來,人類很少受到這麼嚴重的恐懼不安感覺的威脅,似乎人們所熟知的一切倚靠...

  • 文章中國自身何以無有形式及組織之宗敎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1期  作者:陳立夫 出版时间:1985-02-20
    关键字: 宗教 传统文化

    爲欲解答此一宗敎問題,我們應該先將中國人對於「天」與「神」的槪念,作一簡單的說明如下:天原是對地而言,環繞着地球的境界是天;簡言之,就是「地的環境」;合而言之,就是自然界。如天與人並稱,有時亦就是指人的環境,環境的因素極複雜,須得十分注意,宜加敬畏,故曰「不可爲而爲者天也」,因此人應「敬天」與「畏天」。又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此言如果環境造成的罪惡,還可原諒或抗拒,自己造成的罪惡,那就無法原宥的了。政府的四周環境就是人民,所以有時亦比喩民...

  • 文章如是庵學佛賸語自序(1)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4卷 第3期  作者:周邦道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 佛学 宗教 如是庵 中华大典

    遼東蔡念生老居士運辰大德,當今文學之楚翹,佛門之龍象也。自違難瀛台,卽以獅吼文章,作景印大正藏經之鼓吹,得東初上人響應進行。嗣就中華大藏經會屈文六長者之聘,任總編審,擘畫釐訂,備歷艱辛。所纂「二十五種藏經目錄考釋」,皇皇鉅册,綜洽賅明,最爲弁冕,蓋大有功於汗牛充棟之內典而爲之鎖鑰者也。隨後著有:「金藏目錄校釋」、「竹窗隨筆贅言」、「鳥獸春秋」、「人生漫談」、「中庸闡微」、「如是庵內外學稿」等書;復編印:「丁氏佛學叢書」、「弘一大師法集」、「守培法師全集」...

  • 文章如是庵学佛賸语自序(2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4卷 第3期  作者:蔡運辰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 佛学 宗教 如是庵 中华大典

    昔者孔欲無言,我佛且一字不說,蓋眞詮妙諦,不能得之於語言文字中。然伊古以來,儒佛著作,汗牛充棟,觸機引發,雖村言俗語,禾嘗不可適有領會。余自少年信佛,執筆塗鴉,雖不敢上擬前修;然書生習氣,難免東塗西抹。南來以後,且一度以文字鼓吹影印大正藏;又承大藏經會之聘,任總編審,出首編二册,雖非定稿,然已隨藏分送,就正有道。數十年度思量,於第一義諦,茫無所會。平生所注意者,除弘揚佛藏外,惟以提倡放生爲急。以前者爲基本之實,後者則實際行持,諸佛之所稱許也。所著已出版者...

  • 文章佛光山授課所見所感有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張文德 出版时间:1993-07-01
    关键字: 佛光山 授课 感悟 佛教 宗教

    佛光山爲台灣南部佛敎之聖地,其叢林規制、佛學硏究,弘法活動等,早已揚譽中外,余於七十九年八月起承宗兄張培耕先生之介,於該山叢林學院專科部濫竽敎席,爰將授課所見所感賦之於后。㈠授課有感一週文章一味禪,佛山執敎且結緣,叢林弦誦學風好,樂育英才凈土硏。㈡佛敎文物陳列館寶山文物井然列,瑰麗光華無盡藏,處處琳瑯嘆觀止,不沾不染妙堂堂。㈢大雄寶殿巍峨殿宇瑞煙升,萬座無塵功德燈,法相莊嚴開妙覺,磬聲梵唱慮全清。㈣大佛城莊嚴妙相矗中天,慧日慈光照大千,待渡眾生齊仰望,菩...

共102条记录 1/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