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学堂共返回9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山东官立法政学堂(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3卷 第4期  作者:褚承志  出版时间:1978-03-20
    关键字: 法政學堂 學堂

    附录 山东官立法政学堂毕业生名录一、速成科一班—光緖三十二年八月入堂,三十三年十二月毕业。一、速成科一班—光緖三十二年八月入堂,三十三年十二月毕业。一、速成科一班—光緖三十二年八月入堂,三十三年十二月毕业。二、速成科二班—光緖三十三年二月入堂,三十四年六月毕业。二、速成科二班—光緖三十三年二月入堂,三十四年六月毕业。三、讲习科一班—光緖三十三年八月入堂,三十四年十二月毕业。三、讲习科一班—光緖三十三年八月入堂,三十四年十二月毕业。四、讲习科二班—光緖

  • 文章山东官立法政学堂(中)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3卷 第3期  作者:褚承志  出版时间:1977-12-20
    关键字: 法政學堂 敎職員

    以为口实。第十七款 遇有紧要公事约该员面商,无论何时,应立即驰赴。如有要公差遣,该员所需路费,另行核发。倘在某处改派差使,该员亦应遵办。俸给及待遇,一律照常。第十八款 此项合同,用汉文共缮三分,划押后,一存本学堂备案,一交该敎员收执,一呈抚院备案,以为凭信。 光緖三十三年五月初八日 西历一千九百七年六月十八号[2] 张志民国后任山东高等审判厅长,十五年被张宗昌杀害。李炳南先生说,张志眷属民国廿一年九月三日坐平浦快车到济南接张之灵柩回原籍安葬,下午六时到

  • 文章山東公立農業敎育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4卷 第3期  作者:褚承志  出版时间:1978-12-20
    关键字: 農業敎育 農業學堂

    第三条农业专门学校的设预科,修业年限为一年,第四条农业专门学校得为本科毕业生设硏究科,其年限为一年以上,第五条,农业专门学校分为五科,一农学科,二林学科,三兽医学科,四蚕业学科,五水产学科。如在殖民垦荒之地,得兼设土木工学科。山东高等农业学堂,依据这些法令,改为山东农业专门学校,察酌学校情势,参照部颁规程,订定各项规则次第施行[2]。据商务印书舘全国专科以上学校指南山东公立农业专门民国九年章程:一 编制㈠预科。㈡本科:a农学科,b林学科,c蚕学科。㈢硏究科。二

  • 文章河南武备学堂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9期  作者:痴叟 出版时间:1983-09-30
    关键字: 河南武备学堂 学校 军校 陆军学堂

    考之中国第一所新式的陆军学堂,为淸代光緖十一年五月初五日(西元一八三一年六月十四日,星期二),经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正式奏请淸廷准予设立的天津武备学堂,世称之北洋武备学堂,俗曰「老武备学堂」,其创办的宗旨,是在培植训练其淮军所需要的将弁干部,成为新轮,俾使旧式的淮军能够脱胎换骨,摇身一变显出现代化军队的新面貌。继之,湖北、山东二省亦成立武备学堂,咸欲建军强国。河南巡抚陈夔龙(光緖二十九年三月—三十二年正月调江苏)有鉴于欲救国家,必需强化国防,尤以训练

  • 文章麒凤学堂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4期  作者:徐一德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麒凤学堂 旧式家塾 校旗 祭孔 学堂停办 抗日战争

    淸末,在今连云港市云台区南城鎭,有一所学堂,取麒麟、凤凰象征祥瑞之意,命名为麒凤学堂,祈盼学堂能培养出学业超人,品德高尙之士。这所学堂在南城弯口,原武家老宅内,是我外曾祖父武笏山创办。只收武姓及近亲挚友家子弟入学,敎学方法守旧,无别于私塾,实际上是一所典型的家塾。麒凤学堂有校旗,但校旗的形状和作用都有别于今天学校的校旗,是在一块长约六尺的红色缎面条幅上,绣有麒麟和凤凰图案,正当中从左向右用黄丝线绣上麒凤学堂四个大字。校旗悬挂在学堂正厅迎面墙上方,下挂有

  • 文章山东法律学堂——第二法政学校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4卷 第2期  作者:褚承志  出版时间:1978-09-20
    关键字: 法律學堂 第二法政學校

    也说:「法律学校法律别科二班,实于前淸宣统三年四月开课,其时各校风气,往往开课四五月后,尙有请求入学者;或已经入学,延至四五月,尙未到堂者」。[2]校规废弛,龙蛇混杂,马马虎虎。后经提法司整理颓风,宣示自宣统三年四月「别科第二班开课之日起,算满一月后,已允准入学而延未到堂者,即行开除,未入学者,虽有如讲习科(法政学堂)年半毕业文凭。亦不得援例请求入学」。紊乱的情形,始稍有轨道。法律学堂在京师是直隶修律大臣或法部,在各省是属提法司或高等法院。山东法律学堂

  • 文章山东官立法政学堂(上)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褚承志 出版时间:1977-09-20
    关键字: 山东法政学堂 沿革 档案资料

    一、沿革西历一九〇六年,光緖三十二年二月,山东巡抚杨士骧奉旨率同布政使英建斌、提学使连甲,筹议创立山东法政学堂,经费饬藩运两库及南运、筹款、垦务等局筹拨。校址在济南北察院路北课吏馆。三月派李联璧为驻堂提调,四月派方燕军为监督,开始筹备。先后改建讲堂五座十五间,自修室四十五间,寝室十五间,职官敎员司事仆役住室四十间,食堂十二间,储藏室五间,阅报室三间,学生接待室三间,会客室三间,操场一处。七月开学,名为山东省城官立法政学堂,宣统年间将「城」字取销,民国初年

  • 文章利济医学堂和利济学堂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1期  作者:俞天舒 出版时间:1992-02-01
    关键字: 医学 教育 学报 利济医学堂

    利济医学堂座落瑞安市城关鎭公园路(旧称杨衙里),创办于清光绪十一年(一八八五年)。其创办时间之早,在全国名列前茅,仅比我国第一所医学校,即洋务派李鸿章于清光绪八年(一八八一年)在天津创办的医学馆迟四年,而比被国内一些医学史著作认为是我国最早的中医学校,即丁甘仁于一九一五年在上海开办的中医专门学校早三十年。天津医学馆学习的是西医西药,所以,利济医学堂堪称是我国第一所新式中医学校。但在我国医学史上,却不曾占有一席之地,究其原因,可能与过去温州地处海陬

  • 文章河南省垣最早的学堂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陶希聖 出版时间:1976-03-25
    关键字: 河南省 学堂 往事回忆

    淸末,废科擧,开学堂。河南省垣开封最初开办的学堂,我记得的有五座:㈠法政学堂 法政学堂所在的街,是什么街,我记不起来。因为设立法政学堂,便改名「法政街」。光绪三十年代,法政学生今在台北者,马木轩(寿华)先生其一也。或许是惟一,亦未可知。㈡优级师范 在贡院后。优级师范是预备中学师资的学校。㈢女子师范 在何街不复记忆。张伯烈先生任校长。张校长剪了头发,被指为革命党,遂以去职。㈣客籍学堂 在孟子游梁祠。客籍学堂是高等学堂。学生毕业即称贡生。当时的学生今在台北者

  • 文章走過昌黎祠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2期  作者:林清玄 出版时间:1978-02-25
    关键字: 昌黎祠 乡土习俗 台湾学堂

    昌黎入庙的经过。韩文公生于唐代宗大历三年(即西元七六八年)的九九重阳日。淸朝康熙乾隆年间,岭东人士移殖台湾,大部份居民繁衍在下淡水六堆地区,由于台湾刚刚开发,子弟迁移来了以后,无法受敎适当的汉学。「子弟不读书怎么可以?所以我们祖先就大家商量,要在这一带一个学堂,让所有岭东子弟都来读书。」他说。到了嘉庆八年,当时的武都尉钟麟江就发起鄕人,在内埔鄕创建了「昌黎祠」,做为子弟就学的学堂,长年聘有名的老师讲学,六堆地区(今内埔一带)的文风因此灿烂而勃兴。到了光复后

共90条记录 1/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