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圣贤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聖哲畫像記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曾國藩  出版时间:1986-09-20
    关键字: 中国 圣贤 画像 简论

    自文王周孔三圣人以下至于王氏,莫不忧以终身。无所于祈,何所为报,己则自晦,何有于名。惟庄周司马迁柳宗元三人者,伤悼不遇,怨悱形于简册,其于圣贤自得之乐,稍违异矣。然彼自惜不世之才,非夫无实而汲汲时名者也。苟沮沮于名,则去三十二子也远矣。将适燕晋而南其辕,其于术,不益疏哉。文周孔孟,班马左庄,葛陆范马,周程朱张,韩柳欧曾,李杜苏黄,许郑杜马,顾秦姚王,三十二人,俎豆馨香,临之在上,质之在旁。

  • 文章古今賢人論養德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2期  作者:劉伯強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古今圣贤 养德 以德养生

    鑒古知今,從古今賢人對「養生重在養德」方面的名言,列舉數點只要稍加釋悟,會收舉一反三之效。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陽陰,和於術數……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而去。「中古之時,有至人者,淳德全道。」這是『黃帝內經』所傳的養生之道,是我國最早的以德養生精闢言論。孔子曰:「仁者壽」,大德必得其壽。「仁」是儒家養生學說的最高思想境界,「仁」者「德」也。一次魯哀公與孔子論「人壽」問題,問孔子「知者壽乎,仁者壽乎?」答曰:「知者樂,仁者壽。」孔老夫子將自己以「仁」爲核心...

  • 文章大革命家 開國元勳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92期  出版时间:1977-06-20
    关键字: 粮饷 秦毓鎏 日记 圣贤书

    本事略已刊出四期,深獲海內外同鄕好評,咸認能激勵靑年,效法先賢之革命精神,奮發圖強,完成復國建國之大任,果能如此,則爲全體同鄕之共同願望,亦爲本刊專載本文之目的所在。又讀者認爲在秦先賢百齡冥誕時刊出此文,不僅表示崇敬,而且頗有意義,語多奬飾,愧不敢當!錢老囑爲蒐刊秦先賢後世資料,俾可成爲秦氏完整之傳略,無錫之重要歷史,使後人讀之,更有助益,當遵辦! ——編者不阿謹識

  • 文章淺談讀書覽文的心得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7期  作者:邵燕夫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读书 圣贤书 立人济世 典籍名著

    自我身价,打响个人及家族名度,博取他人赞美以满足私欲。而着意「捧抬权贵」用心良苦,乃在获得上司青睐施予宠赐,此等人物古今不乏见証,其行径皆为自私自利小人型人物。读圣贤书所学何事,乃求深植智慧立人济世,人师者要能「传道」、「授业」、「解惑」,世代相沿提升社会文化风习,达到净化人心重视伦理道德,并能扶弱助贫之标的。今世科技发达、传输、便捷,印刷精美,坊间书店林立,万书竞陈耀目,吾等身临书城颇生疑困,如何以最少代价选购增益书刊,宜先详览书籍目录与序文,了解梗槪再

  • 文章圣贤与禽兽——曾国藩的两种哲学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2卷 第2期  作者:亦耕 出版时间:1984-04-15
    关键字: 曾国藩 哲学思想 圣贤禽兽论 人性论 进德修业

    敎书时讲到曾国藩在进德修业方面的成就,我提到了这位一代名臣为自己所立下的一则座右铭: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有学生反应说:「老师,曾国藩的头脑怎么那麽简单,世界上有很多种人,曾国藩怎么简简单单地就把它划分成圣贤与禽兽二种,难道再没有中间人了吗?」这的确是値得我们深思的人生课题。究其实曾国藩简单的二分法主要作用并不在客观地划分世人,而是主观地在对自己做自我期许。芸芸众生中的人格典型原是多重选择,曾国藩为了齐一心志,把它们归化为单纯而极端的二

  • 文章閒話內鄉縣衙文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9卷 第4期  作者:張天生 出版时间:2007-10-01
    关键字: 内乡县历史 地方志 圣贤 吟诗 匾联 轶事

    中国四大地方官衙;河北保定直隶总督署衙、河南南阳府衙、山西霍州署衙、河南内乡县衙也。史载:内乡县已有两千多年的建县历史。其间:「为官斯土者,殆不下千数百人。」个中致力孕育文化,厚植人文,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立德立言,垂芳后世,思碑鉴赏,追思永怀的文化仁德圣贤;正如:唐书、张九龄传,早有记载:「臣谓欲治之本,莫若重县令,……不历县令,不得任台郎给舍。」眞所谓:「人贵位极三九。」何岂重视的主意。笔者、敬就「内乡县志」所彰显的可以统理天地,劝奖箴诫,足式楷模之

  • 文章儀聖全書序言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0卷 第1期  作者:王大任  出版时间:1979-08-01
    关键字: 《仪圣全书》 序言 圣贤之道 王凤义言行录

    盖闻圣贤之道唯诚与明,圣狂之分乃在一念。良以诚之一字,乃圣凡同具,亘古不变之眞心,明之一字,乃存养省察从凡至圣之达道。孟子曰:「夫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谚亦曰:「惟大英雄能本色」,所谓赤子之心,所谓本色,亦即儒家之「明德」,与佛家之「本来面目」。自古圣哲,有不读书而天性淳笃,自诚而明如禅宗六祖慧能其人者。不意数百年后更有大善人王公凤仪其人。王公以淸季诞生于热河朝阳,家贫失学,以牧牛佣工维生,天性敦厚、深知孝悌,嗣更闻道而能身体力行,得一善而能拳拳服膺

  • 文章讀書之樂樂無窮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3卷 第4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01-10-01
    关键字: 圣贤学者 我爱读书 西方哲学家 人生感悟

    我所說的讀書之樂樂無窮,是精神上的享受,而不是物質上的所用無缺。一、我看古人讀書的歡樂孔子在論語學而篇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春秋時代並不安定,孔子卻在學習中自得其樂。顏回深居陋巷,簞瓢屢空,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就因為顏回以讀書為樂。子路衣縕袍與著羔裘者並之,卻不感到困窮,也是以讀書為樂。莊子在養生主篇中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所以莊子用庖丁解牛為例,說一把刀用了十九年,解牛數千,還不用磨刀呢?又在逍遙遊中說...

  • 文章河南文史學家誌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75-01-01
    关键字: 河南史学家 名人圣贤 汉记 五言七言诗

    河南地處中原,文風鼎盛,詩人墨客,代有名賢。襄曰『梁園(開封)風雅』、『鄴下(彰德)詞章』。洛陽多才子,光(山)固(始)出文人。風會開通,菁華日著。漢魏以來,文史之士,摘藻揚芬,含英咀華,著作傳世出現於河洛之間者,實不可勝數。茲就中擇要記述之,以揚先賢之光澤,而勵後學之志氣。一、漢代⒈賈誼—洛陽人,年十八卽善爲文。文帝時,河南郡太守吳公,以誼有文才薦於皇帝,召爲太學博士,一年之間,遷升至大中大夫。誼以漢興二十餘年,天下和洽,上疏請改正朔,易服色,興禮樂。...

  • 文章説道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8期  作者:羊牧 出版时间:1981-08-30
    关键字: 道统 孙中山 三民主义 圣贤明君 禅让 大禹治水

    民国十年, 国父在桂林答复第三国际代表—荷兰人马林的询问时说:「中国有一个道统,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至孔子,相继不绝,我的思想基础,就是这个道统,我的革命,就是继承这个正统思想来发扬光大的。」主义是一种思想,必有所本,而三民主义的思想,即渊源于此一历代圣贤世世相传之道统,这就是三民主义所以始于挽救危亡,中于建设新中国,而其终必止于促进世界大同之哲学基础。先总统 蒋公继志承烈,揭示「生活的目的在增进人类全体之生活;生命的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