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国粹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国粹沉沦话珠算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8期  作者:虞彝 出版时间:1975-10-31
    关键字: 国粹 珠算 算盘 算数

    保持无甬不成市名声,国粹沉沦,文化易主,为国为鄕,两俱感伤。(二)身经自见的文化沉沦往事上月去某大楼访友,闻邻室有日语夹台语声音,异而趋视,则为一位家敎老师在敎珠算,默默听着,感慨丛生,因而想起四年前在国外一段往事。余出生前淸,长为足迹遍天下船员,因心向传统文化,喜与耆侨作时代沧桑之谈,美南纽奥良林肇富侨胞,粤人而生长上海,无语言隔阂,故相交成莫逆,航行所至,必往盘桓。民国六十年冬去林君店舖,正有两位中国留学生在买瓜子,因与问讯,知为乐家堂兄弟,乐弟似

  • 文章弘扬歧黄国粹、促进两岸交流——湖北文献社参访蕲春李时珍医药节记行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66期  作者:本社記者 出版时间:2008-01-10
    关键字: 岐黄国粹 李时珍 李时珍医药节

    另一方面举办「湖北文献创刊四十周年庆武汉酒会」,广邀我省领导暨文化界人士一百六十余人参加。本社在「传承历史文献」、「促进两岸交流」的功能,已获两岸乡亲的肯定。因此,蕲春县领导当局就专函邀请本社参加该县二〇〇七年的「第十七届李时珍医药节」,有鉴于该项活动,旨在「弘扬歧黄国粹」,本社乃欣然同意,联合台北蕲春同乡会一起组团参加,共襄盛举。访问团由本社发行人詹惠宇担任领队,蕲春同乡会理事长方锡昌暨本社社长汪大华担任副领队,特邀统一集团副总经理李华扬、康宁护理技术学院董事

  • 文章长河听雁鸣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1期  作者:李宗保 出版时间:2008-05-01
    关键字: 《雁鸣集》 中华诗词 诗词欣赏 弘扬国粹

    诗词既辛苦又无利可图,谁乐意为之,胡迎建先生风正茂,本也可闯市场,图谋功利,然他不为,却是秉承家学,为繁荣中华诗词而辞辛苦,这不正是奇男吗?尘海几人承大任。胡家祖孙三代都承此大任,茫茫江汉长翘望。今天,我们翘望茫茫江汉,看到了高飞的大雁,听到了大雁的鸣叫。大雁飞翔让人看到,中华诗词再次腾飞,它的鸣叫则是鼓呼着人们继续传统、弘扬国粹

  • 文章影印敦煌繕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緣起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2、43期  作者:李謇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影印敦煌佛经 文化价值 宏扬国粹

    如是观。秦译则约之为六,多少虽殊,理则一也。」所谓约之为六者,当为秦译本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的六个比喩。王宗山先生根据上述两种资料的推断,认为窦藏敦煌秘本金刚经,系六种译本中元魏菩提留支的第二译的稀世珍本,价値非常之高,当即坚嘱謇与窦代表发动影印,俾对中华文化之宏扬,有所贡献。謇以现负中华佛敎居士会责任,为绍隆佛种,发扬国粹,职责所在,自属分内之事,甚愿追随王、窦两位代表共同发起影印,更愿各方善信大德,发心赞助,或迎请供养,或净

  • 文章徐炯傳略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76期  作者:周邦道 出版时间:1980-09-30
    关键字: 徐炯 四川 “霁园先生” 新学 国粹

    中国公学、存古学堂、文学堂、法政学校、四川高等学堂、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及国学院。维护革命靑年,无微不至。敎泽覃敷,遂卓然为一代宗师焉。炯固提倡新学,然病学者逞新鹜奇,蔑弃国粹,乃组织「国学硏究会」,醵金购书,月终集会,缴读书劄记,各抒所得,以相讨论。宣统三年,学部开敎育会议,炯赴会,提「保存国粹」案。民国元年,再出席全国敎育会议,仍主保存国粹,不为众议非难动。囘川次年,尹昌衡以川边经略使驻节鑪城,迎炯西游。初无意往,继思可因尹以建言,乃至鑪说尹,电请读经尊孔。其秋

  • 文章軼猛詞長榮登世界名人錄賦賀幷呈郢政

    来源期刊:《監利文献》 第1期  出版时间:1981-01-01
    关键字: 王轶猛 诗赋贺词 名人录 书弘国粹

    庾申初冬 弟 丁涤凡 敬上名标世界名人录,声价鸡林重俊才;铁画银钩垂典范,金生玉润埒琼瑰;菁华炫耀文坛盛,国粹宏扬翰苑推;他日平戎铭勒石,淋漓椽笔挟风雷。

  • 文章闡述中華民族的倫理制度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8期  作者:姚澤民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中华民族 伦理制度 思想国粹

    、「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修身」目的。中庸具体来说:就是尊重贤人,亲爱亲族,恭敬大臣,体谅小臣,爱护平民,招集百工,安抚远人,按时役使,赋税微薄,奖掖才能,同情不足之人。大学、中庸原由礼记各摘一篇而来。国粹近年自外国留学归国者,多云:「美国科学最先进。」美国建国至今二百余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德国,将原子搬回研究,带动全球科学武器神速进步,而且是移民国家,人口也神速增长;或云「日本文学进步,世界没有国家可与其比拟」。其文学与建国历史成正比,按日本建国

  • 文章辛亥革命前的〈国粹学报〉与孔望山造像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3卷 第3、4期  作者:劉鳳桂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国粹学报》 孔望山佛教造像 佛教石刻遗存

    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一九〇五年)二月二十三日创刊于上海,由郑实主编的〈国粹学报〉,在首页「文物简报—海州文物」栏目中,赫然发现一则报导称:「孔望山佛门诸贤像,在崖下,剥蚀异常,不知何朝人所绘。」这是首次发现在国内报刊上披露的孔望山佛教造像内涵文字,从网络上查得,时间已过去一〇六年。为了不让史料再次湮没,笔者在此录出,以供今后研究者参照。〈国粹学报〉是晚清时期辛亥革命前,从事研究国学的革命团体—「国学保存会」的刊物。创刊于一九〇五年初,至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

  • 文章梁啟超先生論書法(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4卷 第2期  作者:江正誠  出版时间:2006-04-30
    关键字: 梁启超 中国书法 碑帖 中华国粹

    有深入独到的论述,谈及碑学者无一不奉为圭臬。清代统制言论甚严,士大夫对国事不敢恣意发表言论,一般文人于是寄情于训诂和考古学的研究,再因执政者大多爱好金石艺术,于是在「上有好者,下有甚焉」的影响之下,考古风气盛极一时,康有为在当时非常推崇北碑,他自己的自述诗有云:「北碑南帖孰兼之?更铸周秦孕汉碑,昧昧千秋谁作者,小生有意在于斯。」梁启超是他的得意门生,梁公在清代考古风气和贤师的影响之下,重视「碑学」甚于「帖学」,料必有他的根据的。结论书画都是我国传统的国粹,因为

  • 文章廈門同安逸仙藝苑隆重開幕

    来源期刊:《同安》 第38期  作者:陳迹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逸仙艺苑 民间文化团体 科技馆开幕 众人出席 作品展览 扶贫弘文 艺苑章程 弘扬国粹

    厦门同安逸仙艺苑是集鹭江银城的文艺界精英于一堂的民间文化艺术团体,经过二年艰辛筹备的历程,终于八十年九月十八日,在同安城西大街苏颂科技馆会议厅隆重开幕了!会场庄严肃穆,「同艺」的会徽高悬于主席台正中,「厦门同安逸仙艺苑」会牌及新嘉坡同安会馆主席孙炳炎,副主席陈积谋,总务苏日里等鄕贤题赠「弘扬国粹」二面黑漆镏金匾额,熠熠闪光,左右辉映,会场四周陈列会员书画、艺术雕作品,眞草隷篆字字珠玑,行行似锦,美术作品有国画、油画、水彩炭画品种齐全,推陈出新;玉刻、石雕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