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回忆史料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憶蜀海叢談作者周詢先生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62期  作者:李寰 出版时间:1967-10-01
    关键字: 周询 《蜀海丛谈》 序文 黔川史料 人物回忆

    事之初,百端待理,又曾因转陈要公,一度飞南京,归来先生八十弧辰已至,为赶于寿辰出版徧赠亲友,鄙序不及加入与赵宗溥刘守礼两君之序,一并装订。先生仍受而藏之,云将俟蜀海丛谈再版时,补列简端。先生称觞之日,余曾为文祝嘏,幷躬预杖朝盛典,不意天不慭遗,重庆撤守前即归道山。幸先生手书逢庐合集目录暨拙作蜀海丛谈原序稿,均携带来台。昨见四川文献第六十一期,健庐先生著有蜀海丛谈简介,得悉台北市又海出版社,已将该书列入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幷承该社李经理振华宗兄以影本借阅,受而

  • 文章答黃公如之質疑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王豫民  出版时间:1983-06-20
    关键字: 答读者疑 学术讨论 国共内战 史料考古 人物回忆

    山東文獻第八卷第三期七十頁,有黃公如對本人之質疑一文,茲答覆如下:一、當民國三十四年七月間,我軍與**交戰月餘失敗之後,部隊由昌邑退至濰縣,我住王家莊子時,黃公如曾到該村與我商談部隊問題,他曾云:「貴部今後恐非走曲線不可,如果走上曲線,兄將如何?」當時我二人係在凉棚中說的話,在凉棚之外尙有多人在聽。今黃公如云他未說此話,並云他從未聞「走曲線」一詞,倒是推得一乾二淨。其實當時聽我二人談話的人尙多,副官與衞士三十餘人在凉棚外聽,僅有一蓆之隔聽得一淸二楚。此事距...

  • 文章齊魯雜憶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1期  作者:羅自貞  出版时间:1984-06-20
    关键字: 齐鲁大学 校园回忆 往事追述 教育史料

    政治经济系,考完的次日,自觉对家人毫无亏欠似的踏上了归途。在家逍遥自在的还不到一个月,就得到录取的入学通知,我只得依依难舍的离家,惶惶恐恐的赴成都入学了。我在齐鲁的四年,眞是「不思量,自难忘」,校中的一切时常点点滴滴涌现心头,带来无限甜美的回忆,有时波涛澎湃,排山倒海,恨不得时光倒流,再回到那在齐鲁的四年裏。那四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也如诗似画。使我由风雨中飘摇不定的小树,向下扎根,茁壮,而后正正直直的竚立在蓝天和阳光下。齐鲁大学是我国成立最早的一所大学,原在

  • 文章【生活中的台湾史料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8、49期  作者:廖天欣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台湾史料 美国空投台湾的传单 往事回忆

    (注:▲傳單正面。)(注:▲傳單背面。)品名:美國空投台灣的傳單年份:一九四五年五月收藏者:張壽桑實物説明:長30公分,寬12公分半世紀前,撿到一張「開羅宣言」一九四五年三月,剛從州立台中商業學校(今台中商專)畢業的我,因曾經說:「中國是我們的祖國,日本一投降,台灣就回歸祖國」,而被日本憲兵逮捕,在台中憲兵隊遭受五個憲兵毆打、灌水。當時中上學校的應屆畢業生及高年級學生,必須當「學徒兵」(學生兵)。因此我在憲兵隊坐十五天的牢後,被送到台中縣■■■■■■中隊也駐...

  • 文章蒙古人筆下的學人——袁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7卷 第3期  作者:陳鶴齡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袁冀 元史 学术研究 史料考证 人物回忆

    二〇〇四年八月盛夏,正是大草原鮮花爛漫,翠草如茵的最美時節。在這最美的時節,大青山前,剌勒川上的塞外名城呼和浩特迎來了十三個國家和地區的二百多名蒙古學專家,第四屆國際蒙古學討論會在這裡召開。我做為中國民族報的記者對這次學術會進行全程報導。正是在這次盛會上,我和台灣專攻《元史》的著名學者袁冀先生不期而過。半年以來,袁老除給我寫信、寄書外,還經常打電話過來詢問我的工作和生活狀況,能得到這位年過八秩,鶴髮童顏的長者的關注、關懷和關愛,感到莫大的幸福。在這萬籟俱...

  • 文章我應第一屆高等考試的囘憶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3卷 第3期  作者:蔣勵材 出版时间:1985-07-15
    关键字: 第一届高等考试 民国二十年 往事回忆 教育史料

    (一)時間過得眞快,憶自民國二十年參加第一屆高等考試,迄今屈指,忽忽五十三年了。在此五十三年中,可說是國家多難之秋。而這次高考,正値全國初吿統一,國民政府建都南京,成立五院,由軍政進入訓政時期,特由考試院在新都首先創辦全國性的新制掄才大典,實具有繼往開來的非常意義。考試院對此,一切都須從頭做起,一切都須愼重將事。所以盡力籌劃,抱着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信心和熱望,絲毫不敢掉以輕心,以期樹立五權憲制的考政楷模。五十餘年來,確已奠定了國家新考試制度的基礎。其間雖...

  • 文章朱阳鎭教育工作之回忆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李雨亭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山东沦陷区 教育史料 朱阳镇 人物回忆

    地形与地物的善于利用,歼灭来犯的匪军,使匪军遗尸数千,而我们学校也全部烧毁了。数年的心血建设付之一炬,能不痛哉!本文写作之缘起,是前山东省敎育厅长刘道元先生于山东文献十卷一期发表「抗战期间山东特殊义务敎育」一文的启示。刘道元先生是我在省干训团受训时的班主任,也是敎育厅分发我工作的老长官。在我回去工作不久,省府就撤离了山东境,所以从未联系。这点工作本不足道,但回忆当时只身深入沦陷区,奋鬪三四年,终于迎接抗战胜利,差堪吿慰老长官。本文内容,是四十年前的事。手中

  • 文章《山東流亡學校史》讀後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李春序  出版时间:1999-03-20
    关键字: 《山东流亡学校史》 读后感 史料价值 教育前辈 校友回忆

    有些我也略知一、二,有些十之六、七,有些全程参与。个人的靑年时代,得旧梦重温,眞是「回首来时路,感慨何其多!」一、留下了宝贵无比的史料自我记事以来,没有一天过的是平静的日子。民国十七(一九二八)年前后,山东全省,兵荒马乱,盗匪横行。总是跟着家人东藏西躱,马不停蹄的「逃反」。有一次,为了安全,留在潍县城里,住在外婆家,长达半年之久。母亲骑着骡子来看我的时候,竟然嚎啕大哭起来。初次离开妈妈的怀抱,我更委屈的不得了。到了民国二十六(一九三七)年,鄕长吉星文,首先

  • 文章省立第三师范学校里革命史料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韓兆岐  出版时间:1975-12-20
    关键字: 山东省立第三师范学校 同学回忆 革命史料

    大学预科敎材。形成四二制。以后几班,始改为三三制的。读到十七年四月底,国民革命军北伐,攻到本省内来,孙校长敎我们文理两班提前毕业,其他几班也提前放暑假了。我写这篇省立第三师范学校里的革命史料,首先要说明的,就是范围限的很窄,时间限的也很短。具体一点来说,仅限于我在校读书六年中的后四年。再具体一点来说,是自民国十四年五月三十日,上海英商纱厂打死工人顾正红案,掀起全国反英运动时起,到民国十七年五月里,国民革命军攻下本省全境,党务公开活动时止。即在此四年内,在校

  • 文章明德精神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4期  作者:張亞澐  出版时间:1971-04-15
    关键字: 湖南私立明德中学 教育特色 人才成果 教育史料 往事回忆

    記得我剛到臺灣不久,便趕上了建國中學的入學考試;那天,叔父家來了一位客人——黃植秋先生,他是叔父的舊屬,他說要帶我去報名,因爲我高中的學業還差一個學期未能結束,而建中恰好招收高三下的插班生,於是我便很自然地跟了他去,報名後,一打聽,據說考高三下的有三百多人,心想這下可完了,九成沒希望被錄取,甚至想到囘到家裏想找本書來抱抱佛脚都沒機會,因爲當時從湖南逃難出來,坐的是飛機,爲了輕便,一本書都未能帶來。到了考試當日,也就只好硬着頭皮去勉强對付了。誰知放榜之日,...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