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史学家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人生朝露.翰墨千秋一代史家梁和鈞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2期  出版时间:1984-05-01
    关键字: 人物传记 史学家 梁和钧 学术研究

    總統府國策顧問梁敬錞,字和鈞,福建閩侯人,北京大學畢業,英國倫敦大學經濟學院碩士,早歲從政,歷任寧厦,甘肅省政府財政廳長等職,抗戰時在美辦理中國租借物資事項,貢獻良多。他自英回國後並陸陸續續地在大學敎書,分別有:北大、朝陽大學、法政專門學校、中央政治學校、國防硏究院、紐約聖若望大學、國科會特約講座,民國六十年至六十三年間任中硏院所長。戰後潛心著述,致力於現代史之硏究,享譽國際。這位前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所長,上年由美回國定居,以九十高齡而尙保持看書、硏...

  • 文章生命的光輝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4期  作者:李安 出版时间:1980-04-25
    关键字: 姚从吾 追念 历史学家 周年纪念

    史學大師姚從吾敎授逝世十年了,囘憶當他於五十九年四月十五日在台灣大學硏究室因心臟病突發,遽歸道山的噩耗傳出,士林同稱悼惜!弔唁函電、輓聯、輓詞與悼念的文章,報章書刊,多相刋載,情文並茂之作,數近千則,筆者承治喪會之命,與李守孔敎授共同負責,編輯以成「姚從吾先生哀思錄」,於先生逝世週年之日印行竣事。在輓聯中,張曉峯(其昀)先生之作給我印象最深,因爲他以兩句話表達出姚先生的一生,原句云:「才、學、識兼長,堪稱良史;德、功、言並茂,不愧仁人。」在悼文中,李錫俊...

  • 文章温州史学家——董朴垞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2期  作者:陳之川  出版时间:2002-04-01
    关键字: 董朴垞 史学家 永嘉学派 人物生平

    温州史学家董朴垞(一九〇二—一九八一),名充辉,号敬庵,浙江瑞安县城人。为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首届毕业生,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潜心研究国学,颇有造诣,著作甚丰,对乡邦文献研究作出巨大贡献,深受史学界赞许。民国八年,他以第一名考取瑞安中学(旧制),资质聪颖,勤奋好学,在校四年学习成绩优异,名列前茅,并以第一名成绩毕业,当时有瑞中「才子「之誉。并得周小苓、黄龄伯、张次石、江闻仙等国文名师的教导,选读《左传》、《文选》、《国策》、《史记》和《唐宋八大家文选》等著作

  • 文章章開沅:打破學術頭銜終身制第一人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91期  作者:本社資料室  出版时间:2014-04-10
    关键字: 章开元 历史学家 学术终身制

    历经三年时间四次请辞,八十八岁的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近日终于获得学校同意他辞去「资深教授」,下月正式退休。他也将成为中国社科界中辞去「院士待遇」第一人。章开沅是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国内辛亥革命研究的开拓者和学术权威。「我带头自我革命,希望对打破学术头衔终身制有所推动。」章开沅说。中共在人文社科领域没有设立院士头衔,教育部曾专门下发文件,鼓励高校从实际出发,设立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岗位,并给予与两院院士同等的待遇。「年纪大了,力不从心,怎么能继续拿高工资

  • 文章劉宋時期永嘉太守裴松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3期  作者:劉章進 出版时间:1994-06-01
    关键字: 裴松之 太守 历史学家 史料研究

    公元四世纪初期至五世纪晩期,是我国历史上东晋、南朝刘宋时期,这个时期,任永嘉太守或涉足温州其他领堿的有郭璞、王羲之、谢灵运、颜延之和裴松之等,那时温州眞是人才荟萃,群贤毕集。其中曾任永嘉太守的颜延之是刘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文章之美,冠绝当时,与谢灵运齐名,世称“颜谢”。裴松之是刘宋时期闻名于世的历史学家。裴松之,字世期,生于东晋简文帝咸安二年(公元三七二年),卒于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公元四五一年),享年八十岁。他是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东晋时任司

  • 文章司馬遷與希羅多德之硏究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3期  作者:丁燕霞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司马迁 希罗多德 中西史学家 对比研究 相同点

    希罗多德和司马迁是世界历史上久负盛名的两位史学家。希罗多德(前四八四—前四二五年)是古希腊的第一位历史学家,西方史学的奠基人,被誉为西方「史学之父」,其《历史》是西方史学界公认的第一部名副其实的历史著作。司马迁(前一三五—前九三年)是我国西汉时代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是中国的「史学之父」,他穷毕生精力完成的《史记》奠定我国纪传体史学的独立地位,是我国第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巨著。他们都是创立历史硏究的模范,无论就他们对东西方史学的贡献,或者就他们各自

  • 文章文化大師錢穆敎授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1期  作者:趙佛重  出版时间:1987-02-15
    关键字: 钱穆 中华文化 大众传播 史学家

    的题目是「文化与生活」。讲演时,有位服务生,为钱敎授捧了一杯茶,恭敬地从后台送至讲台,然后又回后台去。钱敎授就地取材说:「我们做事要恭谨,要尽其在我。譬如这位服务生的捧茶、送茶,已尽了他的本分。就是换了孔子来,也不过如此。」令人难忘。先总统 蒋公在世时,对钱敎授相当礼重。 先总统去世后,钱敎授曾写了一篇颇长的追念文,在报纸发表。其中记述有一次与 先总统晤谈时, 先总统问浙东的几位史学家,是否也有用世之心。钱敎授答的是,历史学家没有不怀用世之心的。钱敎授与先父夷

  • 文章錢穆鄉耆著作等身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77期  出版时间:1976-03-20
    关键字: 钱穆 《文化与教育》 国学大师 史学家

    史学家钱穆鄕长,前在重庆出版之「文化与敎育」一书,最近亲加校正,交由东大图书公司印行,内容为中国文化与中国靑年、中国文化与中国军人、东西文化之再探讨、东西文化学术缘起、东西人生观之对照、战后新世界、新时代与新学术、改革大学制度议、改革中学敎育议、从整个国家敎育之革新来谈中等敎育、革命敎育与国史敎育、建国三路线、中国民主精神、政治家与政治风度、新原才、病与艾、过渡与开创、现状与趋势、变更省区制度私议等二十篇,各文虽在抗战时期所写,时隔已三十余年,但其所论

  • 文章千古女史学家昭班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18期  作者:唐潤鈿  出版时间:1974-07-15
    关键字: 班昭 人物生平 史料记载 汉书 史学家

    为止,而其中也有不少疏漏的地方。司马迁以后,虽然有人续写,但西汉的史实,内容大有问题。因此,他蒐集资料,计划另作史记以后的续传。就在建武二十八年(公元五十二年)开始正式撰述。可惜次年班彪就去世了。班彪平时对于子女的敎育很是重视,所以能使他们心身都健全,而且个个有成就。像长子班固成为东汉最重要的大史学家,次子班超立功西域,以及女儿班昭居然能继承父兄大业,而完成了史学上的钜著——汉书。议政明智,忠心耿耿这部汉书,到底经过了多久,才完成的呢?班彪开始撰写汉书,为时

  • 文章讀朱際鎰「史學、史家與時代」心得記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2期  作者:曹尚斌 出版时间:2010-04-01
    关键字: 历史发展 史学研究 社会发展 史学家 专业素养

    矣。然而心术不可不虑者,则以天与人参,其端甚微,非是区区之明所可恃也。」(章学诚文史通义)在电子科技充斥于媒体的今世,治史者必不能免于采撷平面媒体(报纸杂志),及立体媒体(电视广播)等报导素材。若引用媒体素材溶于史料,首要之务,乃查察其虚实偏正与其所适于位置,而彰其中正不移之正道。余英时先生在其史学、史家与时代文中说:「史学、史家与时代都有密切的关系,没有一个历史学家,可以完全脱离时代。」当你采用某些素材,你或说了一句「客观」,然而,这就已表示了你的主观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