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发展商业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温州商业发展和活动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卷 第3期  作者:董志超 出版时间:1986-08-15
    关键字: 温州 商业发展 商业活动 人才培养 商业伦理与道德

    一、前言现代的社会,商人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以自由中国来说,三十多年来形成这样的富裕康乐的社会,商人的贡献着实不少。假如英国商人不致力开拓市场的话,那里来的工业革命!又如以色列建国,犹太商人贡献良多。在其建国以前,就有许多犹太商人将建国所需的土地一批一批的买起来,这是建国的基础。最近余英时敎授在清华大学以「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为题发表学术演讲有云:「近几十年来,对于明清二代商业发展和商人活动,在大陆和日本都有不少研究,发掘出许多以前未注意的史料。大陆有傅衣

  • 文章辛酸二十年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王廣亞 出版时间:1970-01-01
    关键字: 人物回忆 工商业发展 育达商职 校庆

    自己所有的报刋来为大众服务;胼手胝足辛勤工作了二十年,才有现在的伟大成就。其中的辛酸,所化的心血,又岂是外人所能知道。近年来,到任何工商团体,机关学校里,到处都可以听到人们对育达商职不算坏的批评。可是,人们也只能看到育达的目前,又谁知道二十年来个中的辛酸!二十年前,个人任职审计机构,想到今后的社会,必然趋向工商业;在工商业社会里,会计、商业人才至为需要。因而在卅八年春,和几位友人商量,希望创办一所会计补习学校。他们知道我一无积蓄,也没有办学经验,在笑

  • 文章抗戰時期,溫州敎育之回憶記温州早期商校——建國高商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3卷 第1期  作者:陳聖行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浙江永嘉私立建国高级商业职业学校 教育 温州 发展

    前温州建国高商全名是「浙江永嘉私立建国高级商业职业学校」,由当时浙江省税务局长永嘉人法国留学生张淼先生发起创办;为一因应抗战建国培养税务人员及财政会计人才,投入国家建设需要而设立商业学校。校董成员有张淼(董事长),李一飞、戴千里、金荣轩、屠白麟、吴百亨、翁来科等。一九四四年三月开办时,校舍借用九山河畔汪宅祠堂(现为温州体育学校),校长李一飞,瑞安人,由浙江省税务局主任祕书调任。教导主任施伯华,是省立温州中学资深文史教师。总务主任先是戴星亚,后是张德滋

  • 文章育達商職文教活動概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6期  作者:編委會 出版时间:1984-06-30
    关键字: 台北市私立育达高级商业家事职业学校 发展教育 国际交流

    即民国五十七年八月,政府公布实施九年国民教育,本校初商部自本年起停止招生,至六十年最后一届初商部学生毕业,本校成为一所专门培养商业基层人才的高级职业学校,不但学制较前简化,而且教育特色逐渐突出,在全校同仁共同戮力下,各项校政突飞猛晋,跃居同类学校中的翘楚地位,故外界欲了解我国商业职业教育发展现况者,无不以本校为首要参观之对象。此阶段的文教活动槪况如下:国内交流部份:五十九年十一月,台南巿立各中等学校教务主任组团来访,了解本校教学设施。本校亦于六十一年元月

  • 文章育达商职发展沿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5期  作者:編委會 出版时间:1984-05-30
    关键字: 台北市私立育达高级商业家事职业学校 发展历史 学校情况

    于民国六十六年远从异域,手捧荣誉敎育博士荣衔,特飞东来,颁赠校长王公也。王校长痛社会商业人力素质之偏低,热切发展育达。今壮大育达之志巳酬,故又于近年更提出稳健育达之指示,务求精益求精。达成设备好、师资好、敎职员工福利好;学生学业好、品德好、服务好;师生荣誉高,学生就业率高的目标。於戏!可大可久之业厥德之茂于兹可见也。十二、结论育达之有今日,由上述亦可推知其未来也。卅立年,前程未可限量,诗云:「是究是图,俾尔戬谷,厥德不回,以介景福。」其育达之谓也。

  • 文章同鄕會加强拓展會務蒭見

    来源期刊:《浦東》 第44期  作者:汪文宗 出版时间:1986-04-15
    关键字: 同乡会 社会关系 传统社会 工商业社会 经济发展 教育水平

    同鄕关系之不变性与重要性我们中国人的社会关系,总不外乎亲戚、同鄕、同学、同事、师生、长官与属僚等。先谈亲戚,在农业社会,人们都希望子孙满堂,多福多寿,儿子要娶媳妇,女儿要嫁女婿,这样亲戚就越来越多。到现在工商业社会,自从推行家庭计划后,每一家的子女,最多二个,少则一个,甚至没有也无所谓,一般男女靑年,趋向晚婚,因此亲戚关系将逐渐减少。其次谈到同学,从小学到大学,除非始终在同一所学校,否则换一所学校,就有新的同学,老同学比较少接触,随着空间、时间的变迁

  • 文章菲律賓糖果公會考察團訪問台北市晉江同鄉會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70期  出版时间:1985-05-01
    关键字: 糖果公会访台 考察工商业发展 访问同乡会 茶会欢迎

    □晋江杂志特派员学济华报导□菲律宾糖果商业同业公会台港工商观光考察团由团长吴文章鄕亲率领,抵达台北观光并考察祖国工商业进步情况,以资借镜。该团成员为团长吴文章、副团长吴济士、姚纯发、财政林亲榔、秘书林桂标、总务吴起鸽、团员庄金永、施能民、高武勇、陈德敏、黄鹏飞、郭艳贞、洪启泰、林锦文、黄汉士、蔡文琳、林丽治、蔡文级诸泉州鄕亲。台北市晋江县同鄕会理事吴飘萍与该团团长吴文章,谊属同宗又是同鄕,曾往接机及照料,并安排访问台北市晋江县同鄕会。台北市晋江县同鄕会为

  • 文章旅港同鄕工商農槪況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6期  作者:陳克寧 出版时间:1969-12-01
    关键字: 香港大埔同乡 工商业发展概况 同乡动态 大埔精神

    ㈠港九市区工商业编者按:本文对旅港同鄕事业生活,报导甚详,足慰各地同鄕亲友关注,故特自槟椰屿大埔同鄕会卅周年纪念特刊中转刊。记的二年前曾有旅港同鄕陈乃宁先生对本刊有此类似之报导文稿,由蓝理事长交下后,展转传阅,及至付编时,竟失落不见,至今深以为憾,今转载克宁先生此文,固可略补报导内容之缺失,但对乃宁先生投稿热诚,迄深媿负,特此并对乃宁先生致歉,尙希原谅,幷继续惠赐鸿文,为幸吾埔同鄕之在香港,正如香港人口的分布,分布于香港、九龙、新界的荃湾、靑山、元朗

  • 文章射北風物——五汎港之滄桑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4期  作者:仇德哉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五汎港 地名考辩 地方行政 商业发展 抗日战争 小学教育

    大鎭(五汎、鲍墩、千秋)开发最早而又最茂盛之鎭。五汎港最古老而最具规模之房屋,以熊老贡生之故居为首,距五汎港闹区约一华里,而五汎港本鎭建材最好,甚成格局(前为门面,后为四合院),地势最佳(座北朝南),且连接数座市中心之房屋为朱家,带动五汎港商业繁荣亦为朱家,是民国初年前后,朱家执五汎港商业之牛耳。朱家为八巨人,朱老偕三子于民前至五汎港求发展,称朱万顺,先从事杂货生意,继扩充至布匹百货、酒坊、染坊、油坊,各行业均经营,即豆腐店、磨坊亦为兼营事业,堪称垄断

  • 文章九江碼頭文化的變遷演進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7期  作者:崔若林 出版时间:2014-11-15
    关键字: 沿江产业发展 水运经济发展 交通重要性 走出九江 外地人安居 经商传统 商业文化 精神文化 社会形态 经验教训 动态开放 黄金水道 黄金效益

    促使九江港成为一个商业港埠,「万商往来之区」,「舟子乘利涉,往来至浔阳」。明清时九江的商贸得到长足的发展,列为中国「四大米巿」、「三大茶巿」之一。从上述的资料可印证,交通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其位置是十分显明和重要的。没有畅达的交通,便不能很好的开放交流,人们的思想观念势必保守,「知足常乐,小富即安」,经济发展必然缓慢,社会发展必然迟滞。因此,我们在运筹经济,制定发展计划的时候,一定要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战略家的胆识和眼光,做好交通建设,把包括水运在内的交通事业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