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背景共返回2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長樂學宮簡介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2期  作者:魏新華 出版时间:2012-12-23
    关键字: 长乐学宫 历史背景 照片

    魏新華供稿長樂學宮位於華城鎭十字街距縣城28公里。始建於明成化五年(西元1469年),正德年間重修,清同治六年(西元1867年)水災後重建。1994年和1999年分兩次重修了大成殿、東西廡、戟門等。原建築規模宏偉,有欞星門、照牆、泮池、戟門、大成殿、明倫堂、崇聖殿、東廡、西廡等,是嘉應州(今梅州巿)最大學府之一。1989年6月公佈爲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文章國立中學的產生與發展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9卷 第3、4期  作者:駱名偉  出版时间:2007-12-01
    关键字: 国立中学 发展历程 历史背景

    從中國近代教育史上觀察,一九三二年以前有縣設中學、府設中學、省立中學,尙無國立中學之記載。自「九一八事變」後,大批東北流亡學生逃入關內,對於這批流亡學生應予如何安置?的確是當時政府相當棘手的難題。中山先生夫人宋慶齡女士,對此事至爲關心,當即與其胞妹宋美齡女士商討研究後,責由當時的教育部研擬具體可行辦法,妥爲安置。教育部根據宋氏姊妹的旨意,隨即於一九三二年在北平設立「國立東北中山中學」,這是國立中學的開始。這所國立中學,後來遷到南京板橋鎭,實行公費制,所有...

  • 文章海濱先生之生平與著述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鄭彦棻  出版时间:1977-03-31
    关键字: 邹鲁 著作目录 生平事迹 历史背景

    民國六十六年農曆正月初六日(國曆二月二十三日),爲開國元勳鄒魯海濱師尊九十三歲冥壽之期。按魏書崔挺傳云:挺卒,光州門人故吏,每歲聚於城東爲祝冥壽,追奉冥福,志遺愛也。彥棻追懷師恩,永感難忘,顧思其等身著述,雖生前已分別梓行,但讀者仍以未窺全貌爲憾。用是商由中山大學校友會及三民書局,編印「鄒魯全集」共爲十册,已於去年 國父誕辰日問世。蓋亦欲此爲 海師九十三歲冥壽之紀念,效光州之追奉冥福,以志懷思耳!全集編印後,余曾爲文述其編印經過,對海師生前著述及出版經過...

  • 文章三民主義名稱的初次出現問題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周世輔  出版时间:1977-03-31
    关键字: 三民主义 初次出现 历史背景 名称溯源

    联招会引以作答案,亦不合理(大意如此)。[2]⑷现在中央文物供应社所印 国父全集中「三民主义与中国民族之前途」中祇见「民生主义」,未见「三民主义」,想系民智书局所印胡编国父全书印错了。⑸丁先生最后判断,三民主义名称祇可说初见于民国元年四月 国父讲「民生主义之眞义」,即是说其他都不可靠。三、本年九月十日新生报载庄政先生「三民主义名称的由来」一文,略称「三民主义这一名辞并非 国父首创:然则究为何人所创用?今人知之者恐已无多。探索究竟何人首先创用此一名辞,为一

  • 文章廣西聯話(十)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9期  作者:謝康 出版时间:1983-01-10
    关键字: 诗词对联 历史背景 情感抒发

    柳州陳炳焜前輩,字舜琴,於民國初年陸老帥幹卿主省政時代,號稱「桂系中第二號人物」,曾任廣西省長,兼督理軍務,名位在譚浩明莫榮新之上,其次序爲陸、陳、譚、莫,這是年長一輩的兩廣人士所共知的。當陸氏爲兩廣巡閱使,驅逐勾結北洋軍閥的龍濟光離開廣東以後,於民國六年春,以陳舜老爲廣東督軍,翌年七月陳卸任後,才由莫榮新接替,而譚浩明升任廣西督軍,舜老則任省長職,而於一年後辭職。案此兩人在桂省任軍政職務,在陸幹老部下,陳氏資格最老,但因爲譚乃陸之內弟,這種姻親關係,使...

  • 文章鄧家彥與中華民報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8期  作者:黃嘉謨  出版时间:1982-10-10
    关键字: 邓家彦 中华民报 创办过程 历史背景

    滿淸末年,國勢日趨衰弱,外患頻仍,內政凋敝,幾於岌岌不可終日。有志之士,亟圖起而有所作爲。或倡變法維新,或主君主立憲,甚或暗中籌謀革命,進行推翻滿淸帝制,創建中華新國。派別分明,各行其是,其活動的方式也各有不同,而創辦報刋以鼓吹主張與號召羣衆,則爲各派通用的手段之一。由於各派的立場不同,所辦報刋的內容隨而各有差異。大體維新派與立憲派的主張比較緩和,革命派的言論趨於激進,而綜覈三者的動機與目的,仍不外乎本於愛國熱誠,力圖救國。然而忠言往往逆耳,而滿淸朝廷專...

  • 文章徐永昌先生從孤兒到將軍——東京灣中國受降代表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7期  作者:徐士瑚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徐永昌 人生经历 历史背景 北京政变

    徐士瑚歷任山西大學教授、教務長、校長及北方交大教授近六十年,曾兼任全國政協六屆委員,山西省政協祖統會名譽主任,現兼任三晉文化硏究會顧問與山西中山學院名譽院長。前言從甲午戰爭失敗簽訂屈辱的馬關條約起,經過清朝末年、北洋政府、國民政府到抗戰勝利、東京灣日本簽訂降書爲止的五〇年期間,中國湧現出許多反帝愛國的傑出人物,其中我最崇敬之一的,就是從孤兒到將軍、到東京灣中國受降代表的徐永昌。我崇敬他勵志奮發的好學精神,求已責已的修養功夫,勤儉樸素的生活作風,一塵不染的...

  • 文章壯族的古代婚俗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0期  出版时间:1990-12-25
    关键字: 壮族 古代婚俗 歌婚 入寮 吐饭 历史背景

    满。这些婚俗都有深层的历史背景。歌婚是由群婚到对偶婚过渡的形态。至于入寮、吐婚表现了母权制让位於夫权制的痕迹。在母权制下,婚姻以女方为主,到父权制时,则以男方为主。在过渡时期,母权制还要在风俗上象征性地体现权威。于是在入寮中,丈夫要先到女方家住半年,经受考验;婿手刄婢女,又显示对于母权的反抗。入寮行于贵族中,颇为残酷。平民百姓则用温和的吐饭仪式,表示对于父权的不满。戊午小暑访泽民于金殿伤心话明秋梦中吕祖未曾邀 为访泽民走北郊鼓勇尚能参太和 欢欣先度迎仙桥春深鹦鹉

  • 文章晉祠與周柏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王繼祖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太原晋祠 历史背景 建筑介绍 周柏

    身臨太原不涉足晉祠,無疑是一件憾事。美麗古雅,融水色山光和文物古跡于一體的晉祠,位于太原西南二十五公里的懸甕山麓,晉水源頭。是中國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的創建年代已不可稽考。只從西周初晉國的歷史和燴炙人口的「桐葉封弟」的故事,便可證明其歷史的悠久。晉祠,以祭祀西周晉國開國之諸候唐叔虞而得名,曾名唐叔虞祠。現存記載晉祠最早最詳的歷史文獻,當推北魏酈道元所著的《水經注》和《魏書·地形志》。這兩部史學名著分別載有:「懸甕之山,晉水出焉。」晉...

  • 文章譚嗣同詩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2卷 第2期  作者:左景淸 出版时间:1984-04-15
    关键字: 谭嗣同 诗词 诗文解读 历史背景 戊戌维新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兩崑崙。這是晚淸戊戌政變被誅六君子之一——譚嗣同臨刑前在獄中題壁的詩。梁啓超譽譚爲國人爲國流血第一烈士,說:「烈士之烈,人人知之。烈士之學,則罕有知之者。」我對於他的政治經濟學,不敢置喙,今僅就其文學,作一簡略的探討。這詩所說張儉,是東漢時人,爲東部督郵,疏劾中官侯覽不軌,覽怒,誣以黨爭,遁去,望門投止,人皆重其名行,破家相容。兩崑崙,一指康有爲,一指大刀王五。梁啓超說:「瀏陽少年嘗從之(王五)受劍...

共25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