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作家作品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浙籍在台作家及艺术家小传(七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12期  作者:王牧之 出版时间:2008-12-10
    关键字: 浙籍 作家 艺术家 人物传略 作品

    寥音阁诗》、《寥音阁诗话》及《寥音阁词》,对后来创作京(平)剧剧本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一九七〇年,是他戏剧创作的重要里程,他先后写了《新编绣襦记》、《王魁负桂英》,被陆光和大鹏国剧队搬上舞台,造成轰动。隔年《新编绣襦记》,获得中山文艺奖。之后,《王魁负桂英》又被郭小庄选为「雅音小集」的创团作品郑重演出。这位生于书香世家,长期浸淫在古典戏曲和诗词世界的学者与剧作家,好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立异,始终都保持一颗开放的心灵。「云门舞集」创办人林怀民,就曾尊俞大纲为

  • 文章南宋詞風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44期  作者:兩及軒主 出版时间:1990-05-01
    关键字: 南宋 宋词 豪放派 婉约派 作家作品介绍

    词风受时代横流之激荡,乃自酣歌醉舞,吟风弄月之享乐主义,一变而为抒述家国之痛、离别之苦,与忠爱素忱之倾诉,此类作品,多属直抒胸臆,随意寄慨,自不愿严守格调音律之限制与束缚,而快意抒写发为慷慨悲歌之音,此南宋初期豪放悲壮之诗人词,所以盛极一时,而为词坛添无限生机,作中兴鼓吹也。及至和议事成,偏安局定,力图恢复之爱国志士,壮心已老,士气销沈,宴安享乐之风又盛,士大夫已忘君国危亡之痛,新亭之血泪渐乾,谁复以中原为念,于是大起园亭,广蓄歌伎,倚红偎翠,过其纸醉金迷

  • 文章李曼瑰對劇運的貢獻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7卷 第3期  作者:王泊生 出版时间:1987-09-30
    关键字: 李曼瑰 女剧作家 历史贡献 作品风格

    国大代表、党团合并仍任中央监委、卅五年率大专学生赴印度出席亚洲学生会后、翻译印度名剧罗埃名作、「抄査汗」五幕剧、三十七年膺选第一届立法委员。卅八年**倡乱,播迁来台,在台廿年先后应聘政大、师大、辅仁、艺专及政工干校敎授、文化大学院戏剧系主任、电影硏究所所长,时廿年中剧本之编作尤多,其中尤以「汉宫春秋」、「汉武帝」、「楚汉风云」、「国父传」等十多种、连演四十九场轰动一时之「汉宫秋」,即为此一时期之作品。四十七年后得联合国文敎组织奖金,重赴美国,入「耶鲁大学」戏剧

  • 文章湖北作家首次赴台采风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73期  作者:廣林  出版时间:2009-10-10
    关键字: 湖北武汉作家代表团 赴台采风 作品研讨会

    七月廿五日至八月二日,由著名作家、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武汉作协主席董宏猷为团长,武汉作协副主席王新民为秘书长的武汉作家代表团一行十九人,首次来到台海两岸采风创下了诸多之最。作家们通过海陆空联运的方式,先后在集集、金门、台北故宫、日月潭、阿里山、中台禅寺、赤崁楼、恳丁和高雄等地畅游,一路歌一路诗一路情……董宏猷虽然有长篇小说《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十四岁的森林》、《我是男子汉》等多部作品在台湾出版,还被台湾评为「十佳图书」,并获「优良图书金龙奖

  • 文章馬富玆自選集的推出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5期  作者:丁慰慈 出版时间:1990-02-01
    关键字: 纳吉布·马哈富兹 自选集 埃及作家 作品 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对历史的贡献,及其在艺术世界所发挥的影响力,颇多见仁见智的说辞。由于民族性的偏见,文字的隔阂,与夫各自文化背景的差异,辩论是免不了的。不过文学奖对于开濶文学领域,诱掖作家执笔的兴趣,提高封闭社会对文学的欣赏能力,数十年来,已有目共睹。或以为文学奖的政治性已超过其艺术成就而失其公平性,这一点也待解释。人本来就是政治性动物,作家旨在冲破黑暗,走向光明。如索忍尼辛在冰封的社会中,早就将共产制度的残暴与落后性,大声疾呼诉诸世人,最后戈巴契夫终于采

  • 文章浙籍在台作家及艺术家小传(八)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8期  作者:王牧之  出版时间:1975-06-30
    关键字: 毛子水 虞奇 卢克彰 林梧 徐斌扬 沈达夫 浙籍在台作家 浙籍在台艺术家 人物生平 作品介绍 事业成就

    种。其中「血与火的年代」曾获国军文艺金像奖,「空军建军史话」曾获国军第一届军事著作奖、战史类铜像奖。其对文艺之欣赏,辄喜气魄浩荡,能撞击人心之作品;故对苏俄作家杜斯妥也夫斯基,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法国作家左拉等有偏爱。并发宏愿,在有生之年,欲将杜斯妥也夫斯基之全部作品,作详细之分析。目前已完成者,有「卡拉马助夫兄弟的硏究」。林梧 号小斋,浙江靑田人,民国六年生,重庆美术专科学校肄业。现任职民族晚报。林氏幼承庭训,雅好书画与金石。弱冠后,从南田派名家刘元习丹靑

  • 文章介绍兒童文學家楊鵬鄉親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21期  作者:曹培基  出版时间:2001-02-01
    关键字: 作家杨鹏 发表作品 主要著作 剧目《带绿色回家》 评述文章 三大特点 不局限科技 真实感人 与众不同 立业与成家

    家报纸载有有关杨鹏作品的评述文章,如《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新闻出版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工商报》等。甚至引起外国学者注意,去年美国杂志《轨迹》撰文介绍杨鹏及其作品,认为他是中国新生代儿童文学的代表作家。五年前《中国教育报》就有评论家说杨鹏和另一科幻作家星河「开拓了科幻文学的新天地」。杨鹏的科幻文学作品,归纳起来有三大特点:第一,暨表现科技又不受科技所羁绊,我们知道科幻文学,古已有之,不过名称不同,古称神话而已。如嫦娥奔月,夸父追日。《西游记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