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佛法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医药顾问唐湘清 印佛法心要赠各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53期  出版时间:1982-07-20
    关键字: 唐湘清 佛法 同乡

    同鄕会医药顾问唐湘淸中医师,在悬壶济世之余,精硏佛学,数十年来,常为著名佛敎杂志撰文,弘扬佛法,觉悟众生,不遗余力。前应东吴大学净智学社之请,在该校演讲「佛法心要」,讲稿曾在菩提树月刊陆续发表。现将该讲稿印成单行本,由佛敎界权威南亭老法师题签,文学博士圣严法师作序,初版先印二千册,赠送各界。凡我同鄕函索,附邮一元即寄。赠送处:台北市延平南路二十六号唐医师诊所。

  • 文章佛法槪述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0期  作者:王干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佛法 相关概述 进修思想

    前言有一次南师(南亭)南来谓我云?「别人都说我们佛教上之经卷太多,经义难明,如何能将它紧缩为十万字,使人容易了解。」我回来想了一下,以为要使人了解佛法,并用不了多少字,因作此槪述。本文佛法之第一义,不可说,不可说。因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无可说,亦说不出来。其可说者,目的有二:背尘合觉,了生脱死,谓之小就——小乘。自度度他,乃至成佛,是曰大成——大乘。(佛教也讲人、天乘,但那是过程,而不是目的。)不论小就与大成,其进修之途径,皆离不开戒、定、慧三无漏学

  • 文章武進蕭氏建立的兩個王朝——齊梁(三)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7期  作者:錢靑  出版时间:1973-06-15
    关键字: 武进 齐梁 梁武帝 佛法

    梁武帝做了四十八年皇帝,在那扰攘不安的时代,能维持如此长久的太平,确是难能可贵,论梁武帝的立身行事,也有许多优点,譬如他的勤俭,不要说是帝王,就是普通人也不易做到,他在冬天四更即起视事,执笔触寒,手为皴裂;至于飮食服用,即位之初,已甚简单,做了十年皇帝以后,因为他笃信佛法,所以就长斋断鱼肉,每天只进一次餐,而且是菜羮粗饭,还有「过午不食」的规矩,遇事过繁,过了中午,就潄口不再进食。身穿布衣,一冠三载,后宫贵妃以下,衣不曳地,不飮酒,非宗庙祭飨不作乐。虽居

  • 文章莊思緘風格峻整(十三)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9期  出版时间:1972-10-15
    关键字: 庄蕴宽 佛法 民国时期

    念旧情殷,执手道故,拟略予倾助,因约友游湖,并邀与共。将到孤山时,这人忽言有事先去,登岸后,走不几步,又急促地赶了囘来喊说钱包丢了;而遍查全船,并无迹象,问数目,这人说是六十几元。蕴宽即就身上所带的,如数付之,对友人说:「这人的穷穷得可怜,我本意略尽棉薄,稍予沾润,不意初觇绨袍之谊,即动念秧之想,只好就其所言之数给了。」晚岁,颇信佛法,遍览各部,极多觉悟,又得天宁寺冶开方丈的开度,益修净土宗,日事功课,益臻胜境。自言:前生一世为虎,再世为明建文帝,几历轮刦,不

  • 文章閩籍高僧介紹慈航大師事略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6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慈航法师 宣扬佛法 肉身完整

    慈航大師六十歲圓寂,五年後,開缸,肉身完整,呈玻璃色,五官分明,鬚髮生長,兩手下垂,雙腿盤坐宛然如生,成爲台灣保存肉身不壞之第一人,現塑金身供奉於台北縣汐止秀峰山彌勒内院。

  • 文章我讀心經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55期  作者:過立先  出版时间:1999-05-20
    关键字: 心经 舍利子 佛法

    安渡烦恼海到对岸的智慧,到最高境界时,照见制造烦恼的五种联动内力,色、受、想、行、识,都成空时,即能渡过一切苦难。舍利子,此时,色与空并无两样,反之,空与色也无两样。这时,色就是空、空也就是色了。其他如受、想、行、识,也都如此。舍利子,在许多佛法中,「空」的形相,不生不灭,是永生的,在质的方面,没有杂质,也没有精品。在量的方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因此,在「空」的世界里,是没有「色」的,也没有「受」、「想」、「行」、「识」的。不能「受」,因为没有眼、耳

  • 文章我讀心經(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70期  作者:過立先  出版时间:2000-08-20
    关键字: 心经 佛法 舍利子

    爲尊先賢,並頌揚本咒之威靈性,崇高性,和神秘性,允宜沿用原譯之「梵文音讀」,冀求本師釋迦牟尼佛之原音重現:『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

  • 文章鍾進士迷途記異(五)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37期  作者:張我佛  出版时间:1997-11-20
    关键字: 钟进士 张我佛 张简斋 佛法

    (原文))秦永锡题跋佛重缘字,我佛乡兄,喜获旧皇孙溥心畬朱绘钟进士真迹,经过曲折传奇,信是有缘,余与佛兄三代世交,谊同手足,共事四十余年,离合无常,而今皓首相聚,同渡晚年亦是缘也。佛兄原名祖鸿,民十九年参加中原会战负伤,奉慈命改名我佛,太夫人及夫人马慧丁笃信佛法,虔诚皈依,是故昔日佛兄出入敌后,迭建奇功屡屡化险为夷,年来两患重症,均能得占勿药,应是佛法庇佑。鉴赏溥大师钟馗图真蹟后,有感谨跋。乡世弟秦永锡敬书民国七十三年十二月一日(待续)

  • 文章興教寺——唐僧玄奘的葬地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1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7-10-15
    关键字: 興教寺 唐僧玄奘 天竺佛法

    唐僧玄奘從唐太宗貞觀初年(公元六三〇年左右),起程赴天竺(印度),學習佛學,在印度整整留學了十五年,一直到貞觀十九年才囘到長安來,以後便專心翻譯經文;又過了十幾年,在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六六四年)正月玄奘逝世了,便葬在郊外滻河東岸的白鹿原。後來改遷到隔城四十幾里的少陵原上。興敎寺也是從這時敕建的。那時玲宮梵宇,壯麗巍峨,爲樊川上各大名寺之冠。現在這一古刹仍舊存在,出了西安市南關四十里,便先抵達「杜曲」,這一段有長途汽車可乘,還有幾里鄕村小路,步行很方便。...

  • 文章石頭禪師述畧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5卷 第3期  作者:吳任華 出版时间:1975-12-01
    关键字: 石头希迁禅师 人物传记 佛法

    佛法大意?」石头曰:「不得不知。」道悟再问:「向上更有转处也无?」答曰:「长空不碍白云飞!」振朗参谒石头:「如何是西来意?」石头曰:「问取露柱!」振朗曰:「学人不会。」石头曰:「我更不会!」他如或问:「如何是解脱?」曰:「谁能缚汝?」或问:「如何是净土?」曰:「谁能垢汝?」或问:「如何是湼槃?」曰:「谁将生死与汝?」凡此答问,皆极峻利机警,最易启发灵智,宛如狮子发吼,顿起迷情!夫欲求解脱,往生净土,见性成佛,必须以孤危承担之精神,破除执著,挣脱桎梏,乃能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