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专访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們為什麼需要理財規劃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3期  作者:梁玉齡 出版时间:2014-01-10
    关键字: 理财规划 规划目的 专访纪要 专家投资策略

    捐款设文化慈善基金会回馈社会。如比尔盖兹是全世界最有钱的人,也是全世界捐款最多的人,到现在仍热衷工作创造财富,尽回馈社会的责任。最后笔者整理一分颇有知名度的投资团队经理人艾默里克·佛瑞斯特(Aymeric Forest)由伦敦远道来台参加「二〇一四投资论坛」,在论坛中他强调,今年是多变的环境,影响金融市场最重要的二项因素将会是「利率」与「成长」。投资人应以弹性组合分散资产,避免受到单一市场限制。以下是论坛记者专访记要:问:对明年利率走势的看法?答:今年

  • 文章羅張署長塑造警政新形象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1、132期  作者:陳繼仁  出版时间:1988-02-16
    关键字: 罗张 警政新形象 警民合作 人物专访

    解嚴後,警察勤務倍增,在面臨新的社會情勢,主導警察新勤務的警政署長羅張(見圖),除了要展現新局與革除積弊,還須力振警譽獲得全民首肯與合作,不啻是吃重而具挑戰性的任務。他如何推展「新形象」?以下是羅署長接受記者訪問的摘要:問:政府解嚴以來,街頭請願、示威、抗議的羣衆事件劇增,今後警方將如何謹守「中立」原則妥愼防處?答:社會大衆首先應深切體認:「解嚴」並非法律假期!合法活動將予保障雖然集會、請願是憲法保障人民的基本權利與自由,遊行亦是民主國家人民表達意見的方...

  • 文章中美建立常规对话机制非常重要——专访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中心主任杰斐瑞、贝德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6、67期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人物专访 中美建立常规对话机制 对外关系

    已经进入隆冬的华盛顿冰天雪地异常寒冷,但中美关系则由于中美第二次战略对话在华盛顿的举行而再次升温,中美第一次战略对话都取得了哪些成果?第二次对话可望讨论哪些话题?中美双方建立这种常规对话机制有什么意义?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六日对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中心主任杰斐瑞、贝德进行了专访,请他就中美战略对话及中美关系谈了自己观点和看法。贝德曾在美国政府部门任职长达二十七年,在雷根、老布希、克林顿和小布希四位总统任内曾担任负责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助理、美国国务院中国处处长

  • 文章吳舜文度過七十七載悠悠歲月最大的心願——修個博士學位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63期  出版时间:1990-09-05
    关键字: 吴舜文 博士学位 裕隆汽车公司 杂志专访 求学精神

    现在正是暑假,也是最受学生们欢迎的时刻,因为暑假不必「读书」,但是对年纪大的人而言,就恨不得能多读一些书,已经七十七岁的裕隆董事长吴舜文在最近一期卓越杂志中,接受访问时谈到自己七十七岁的最大心愿,不是赚钱,不是享受,而是「修得一个博士学位」。吴舜文的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可以给暑假中徘徊于MTV、电动玩具店的学生们,一个値得思考的启示。在这篇卓越杂志的专访中指出,本名吴怀柔的吴舜文,一直有颗强烈求学的欲望,自称「好胜心很强」的她,在种种不太寻常

  • 文章爱国 爱家 爱打抱不平的蒙天祥本刊专访蒙副理事长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25期  作者:謝志鵬 出版时间:2009-07-10
    关键字: 人物专访 同乡会才子 往事回忆 人物情怀 蒙天祥

    文·谢志鹏专访蒙天祥副理事长,原想聊聊他的「说、学、逗、唱」,因为在同乡会大家都称他为才子,在聚会的场合,看他大杯喝酒,辩才犀利;酒后,兴之所致就来一段粤曲,总能博得如雷掌声,宾主尽欢。阅读其在文献上写的文章,篇篇词笔记事敏锐独到,尤其对第一代在台乡贤的英雄事蹟及近况如数家珍,不愧是同乡会的才子!与其深谈,其实蒙副内心深处对国家民族,对家庭,对同乡会的热爱,那又令人动容敬佩。比方说,在新竹中学任教,以积极的爱国心参加保钓运动,一度受到校长关切、部分老师

  • 文章國際口腔植牙醫師協會台灣區首席代表葛建埔推展口腔植牙成效卓著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59期  作者:本刊編輯部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国际口腔植牙专科医师学会 口腔保健新技术 植牙院士 电视专访

    牙院士,也代表着这些医师在植牙领域的资历,对一般民众来说也是一种参考的指标。葛建埔医师在接受美国任命为台北办事处的负责人后,致力于推广一般民众对植牙的认识,机场广告是一系列活动的第一步,接下来将会有针对教育一般民众的讲座及电视专访,期望大家能够更有智慧的选择您的植牙医师以及植体厂牌。

  • 文章公視山高水長——吳稚暉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37期  作者:周振華  出版时间:2005-03-25
    关键字: 吴稚晖 纪录片 首映 公共电视台 文物资料 人物专访

    人物写真/周三,22:00播出2/16以吴稚晖先生在教育、文化、艺术方面的贡献为主轴,透过不同的视角,呈现他的办学精神与书法艺术。他毕生致力国音统一和倡导勤工俭学,前者有利于提高全国平民的识字能力和文化水平,后者培养了科学技术和政法人才。中国现代史上许多重要人物,都受到他的启迪和影响。即使以八十多岁高龄到了台湾,他仍为教育理念而努力不懈。他的书法艺术也是堪称一绝,世称「吴篆」或「吴体」。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