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思乡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家住徒駭河畔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6卷 第4期  作者:牟文成  出版时间:1981-03-20
    关键字: 徒骇河 故乡风貌 思乡

    徒駭河爲「禹疏九河」——一徒駭、二太史、三馬頰、四覆釜、五胡蘇、六簡、七絜、八鈎盤、九鬲津卜之一的一條大河,書經載云:「以此河功難,衆懼不成,故曰徒駭」。此河乃自山東聊城分運河之水而北流,東經博平、高唐、荏平諸縣,至禹城納漯河,又東北流經惠民,至濱縣會夾馬河,復由東北經貫霑化原通流至本縣東北大洋口而入於渤海。後因上游,多被淤淀,致河水時斷時續,惟由平原、禹城、商河、惠民等縣,顯有河形,但春、冬之季,往往成爲乾涸。至濱縣郞中河以下,平時僅見浮水流通,但每至...

  • 文章吃遍中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1期  作者:李鐵聲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思乡 故乡美食 中原名吃

    河南各地有很多風味土產小吃,例如「武陟油茶」、「道口燒雞」等,還有不少遠近聞名美味食品,茲就所知者簡述如後,供老幼愛好家鄕美食者回味或參考。△先從現在省會鄭州附近說起,黃河鯉魚是河南一道名菜,現在中牟北境的黃河故道,賈魯河畔設有養魚場,可以大量人工養殖。△新鄭棗:核小、味甘、潤肺,馳名全國。△從前的廣武和汜水現在都併入了滎陽縣,汜水柿餅及霜糖遠近聞名,「河陰石榴」曾爲貢品,河陰就是廣武。△開封第一樓包子宴:第一樓在相國寺後街,是從山貨店搬來的,山貨店以包...

  • 文章故鄕的竹筏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9期  作者:柴世彝  出版时间:1978-10-10
    关键字: 故乡 思乡 竹筏 排竹 蕲春县

    前些時在某報讀到一篇談「中國的竹子」的文章,他說:在大陸各地常見的竹子不下一、二百種,特別挑出介紹二十一種;其中有蘄竹一項,讀後使人油然引起故國之思。這種蘄竹爲筆者故鄕蘄春特產,用途很廣,實在名不虛傳。這裏使我聯想起本縣除出產蘄竹以外,還有一種排竹,値得介紹。所謂排竹,乃是家鄕土名。這種竹子非常粗大高長,因爲其用途爲編製竹筏之需,家鄕稱竹筏爲竹排,故稱此竹爲排竹;稱竹筏的操持者爲「駕排的」,爲本縣古老交通運輸的創辦者。本縣無公路汽車,火車鐵路更談不上,就...

  • 文章我的家鄉——玉斗

    来源期刊:《永春文獻》 第2期  作者:康祿新 出版时间:1971-07-10
    关键字: 玉斗镇 思乡 康姓源流 风俗 社会状况

    我生長在玉斗鄕臚地村。年靑時代便負笈外鄕求學,及涉足社會又跟隨著服務機構到處遷徙,有如飄萍。時常離鄕背井,僕僕風塵,歷江南諸省,曾到過戰時的陪都重慶,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都感到不如在家鄕的舒適,可能是爲了流浪他鄕,懷念桑梓罷,故有時也請假囘里省視雙親,却因職務纒身而不能久留。因而對故鄕情況,亦不大了然。頃永春文獻雜誌社囑撰玉斗鄕史料,俾海外諸鄕長洞悉故鄕之一切,藉以增進他們敬恭桑梓,愛慕祖國的熱忱,爰不揣淺陋,以僅有的聞見列述於後:週界玉斗鄕位居永春縣治西...

  • 文章沁陽簡介(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6期  作者:徐哲甫 出版时间:1974-06-25
    关键字: 沁阳由来 乡土文物 水利工程 名胜古迹 思乡

    「中原文獻」主編李代表士賢兄,今年年初就囑我寫一篇介紹沁陽縣的文章,一拖半年,迄未交卷。因爲撰寫鄕土文物,比不得文藝小品,可以推理抒情,拘束較少;而介紹鄕土,則必須把人、地、事、物、時的遞嬗演變情形,據實報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絲毫馬虎不得,所以久久不能下筆。何況少小離家,對於桑梓一切,已無法完全記憶,迫不得已,乃參攷史册,訪問親友,並就所知草成此文,如能藉此引起旅台父老注意,加以補充訂正,俾作爾後纂修縣誌之參考運用,且使年輕的一輩,瞭解故鄕情...

  • 文章剡溪竹筏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1期  作者:·天衡· 出版时间:1970-10-31
    关键字: 嵊州剡溪 竹筏 交通工具 童年记事 思乡之情

    竹筏是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現在臺灣還有利用它在近海捕魚的;池塘中,河岸旁,也偶爾可看到有人蹲在上面垂釣;但用來載運貨物和搭乘旅客,就沒有見到了。在大陸產竹地區,水勢湍急不便行船的溪流,則多用竹筏來運輸客貨的。乘竹筏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免去跋渉之勞而從容地瀏覽山光水色。浙東的剡溪,舊時很多竹筏。剡溪有兩條,皆發源於四明山。一向西北流,經新昌、嵊縣、上虞,爲曹娥江的上游。一向東流,經奉化至寧波,合流於南江。當地稱竹筏爲竹排,構造簡單,用五、六株毛竹排列,下用數...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