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往事夙文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沈旭步兄逝世片斷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鍾正君 出版时间:1994-09-30
    关键字: 沈旭步 逝世片断 追思悼文 往事夙文

    中華民國八十三年五月一日夜十一時,接毛理事長打來電話:「沈社長旭步猝然去世,明日上午九時,陳士誠兄將帶其家屬到同鄕會籌商治喪事宜。」這個噩耗,真使人震驚而意外。嗣知廣州大學旅台畢業同學,每月頭一個星期天,固定中午在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紅寶石酒樓茶聚,是日沈兄於做完天主敎禮拜後,大約十一時四十分到紅寶石參與茶敍,吃了很多點心,茶敍完,大家以阮聚雄同學患病留三軍總醫院醫治,乃群往看視,到醫院後,沈兄滔滔不絕的說話最多。入晚看電視時,突感哮喘不已,沈嫂扶其坐躺於...

  • 文章猛「龍」過江 藏臥華府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6期  作者:吴崇蘭  出版时间:1996-12-25
    关键字: 华盛顿 龙绳文 北宫饭店 华人 往事夙文

    三十多年前,華府華人還是寥寥可數的時候,華人開設的店舖、飯店也寥若晨星。當時,人們就說過:華府是塊藏龍臥虎的地方。到了今天,華人的人數增加了十倍有餘,老牌與新銳濟濟一區,不乏能人幹士。他們與她們幾乎都各有一手。而且,今日華府所藏的不只是龍虎。且都是威龍猛虎。就以餐館來說吧!當年除中國城幾家小小的酒樓餐館外,規模較大的餐館,以十三街與H街附近的北京樓與康納克脫大道(CONNECTICUT AVE)上的北宮飯店爲最著名。時北京飯店的老板爲陸傳銘,北宮飯店的老板爲龍繩文,龍繩...

  • 文章「教績貽徽」的李叢雲先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陳鶴齡 出版时间:1994-09-30
    关键字: 李丛云 时贤悼念 人物生平 往事夙文

    李叢雲先生廣東省鶴山縣人,民國二年五月五日誕生於原籍。兄弟三人,先生居次。先祖從事公職,官宦傳家,義方啟後、模範閭里。先生庭訓至嚴,幼年即天資聰穎,學業優異,文理流暢,名冠鄕里。獲國立中山大學授文學士、文學碩士學位,對文史尤窺堂奧,會隨趙元任先生從事硏究,專長甲骨文及聲韻學,對雲南省麽些語言獨有精到,為我國極少數探究少數民族文化語言之先驅。先生既博文廣學,隨即受聘中山大學敎授,兼校長辦公室主任。展現其文學及規劃長才。迨抗戰軍興,政府需才孔殷,先生帶筆從戎...

  • 文章難忘蠻戛河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9期  作者:萝奇 出版时间:1999-12-25
    关键字: 勐戛河 马帮 缅甸风光 往事夙文 人物回忆

    煮饭,一个负责洗衣及一切清洁工作。因天气很热每天要洗三次澡,换下的衣服都给我们洗好送到床上,尤其那位大少爷活泼热情又风流。首先带我们去烟公司去抽大烟,买了「列码」(烟票),就靠上烟舖有人来为你烧好烟泡,接过烟枪就可吸了,这在家鄕时早已见过不足为奇。其次他又带我们去看西洋镜,全部是色情照片,看后问我们要不要买,为他如此多情不好意思,就买一套带回去,一路上每在摆夷村住宿去「邀骚」[1]的时候,就拿出来给当地的小「布骚」[2]们看,一看就大声叫「唏喂,波喂,利兑

  • 文章南絲古道話今昔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8期  作者:楊鵬  出版时间:1998-12-25
    关键字: 昭通交通 今昔对比 南方丝绸之路 往事夙文 立体交通网络

    隨著時代前進的腳步,古老的昭通,特別是二十年間,和全國各地一樣,上下一心,致力於經濟建設,各方面都取得巨大發展,人民生活有了較大的提高,許多久離家鄕的朋友回來,都會不約而同的慨嘆說:家鄕變樣了!當然,這是從縱向來比,如果從橫向看,過去曾被譽稱爲「小昆明」的昭通,現在卻跟不上鄰區的發展速度,更不用說去比沿海地區了。究其原因,簡單地說,是交通落後,制約了經濟的發展。可喜的是,內(江)昆(明)鐵路經過昭通境域,已於今年六月正式開工,可以肯定地說,「昭通人民的百...

  • 文章抗戰時期江西省臨時省會泰和回顧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2期  作者:聶志剛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泰和 抗日战争 江西省临时省会 往事夙文 历史集萃

    建房速度驚人一九三八年六月二十五日,九江失守,江西省所屬機關、學校開始陸續往贛中、贛南搬遷,一九三九年三月,日寇由萬家埠過安義、奉新、高安等線,沿公路抵達西山萬壽宮,從樂化、張公渡進攻南昌。二十三日,省政府主席熊式輝由重慶趕回南昌,下令總撤退,省會遷往泰和。臨時省會地盤以縣城為中心,西自蘇溪,東至沿溪渡,南至冠朝,西北到三都南岡口。遷來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達數百個,一時人口猛增。如省政府駐上田蕭家村,省黨部駐縣城老考棚,省臨時參議會駐馬家洲高田村。省民...

  • 文章吾魯移民在南洋——記馬來西亞山東村——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齊國慶  出版时间:1985-03-20
    关键字: 山东人 移民南洋 马来西亚山东村 往事夙文 史料考古

    十九世紀末期,英、法、荷,在南洋各地大量種植橡膠,開採錫礦,需要大批廉價的勞工。於是掀起了一次閩粵沿海居民,大規模向南洋移民的風潮。因此,提到南洋華僑,就連想到,閩粵的先期移民。但是,民國初年,吾魯亦有一次較具規模的南洋移民,則鮮爲人知。目前他們居住在馬來西亞沙巴(北婆羅洲)的山東村。民國七十年初,我在東馬砂朥越服務。入境問俗:到圖書館涉獵有關該國人文、社會、經濟地理文獻。在一本討論:人口、農業、都市聚落與區域發展的,砂汶沙(北婆三邦)地理論文集的第廿頁...

  • 文章共看明月應垂淚 一夜鄉心五處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6期  作者:王水寶 出版时间:2012-02-01
    关键字: 包立言 化纤事业 教育事业 人物生平 往事夙文

    冒著滴滴答答的秋雨,筆者驅車來到位於萬載縣城中心百合水景小區對面的一棟五層宿舍樓,慕名拜訪了第六次回故鄉發放「包秦邦馬金蘭獎學金」的台胞包立言先生。年逾八旬的包先生,是我縣雙橋鎮(原大橋鄉)人,一九四七年去台灣,至今在寶島生活了六十多年。在溫暖的大客廳裡,包先生笑咪咪地與我們一邊握手,一邊連聲說:「請坐,請坐。歡迎,歡迎。」一陣寒喧過後,我們在沙發上坐定,包先生一開口便聲如洪鐘,滔滔不絕,那雙睿智的眸子顯得特別炯炯有神。包先生大學畢業後,先後在台灣數度更...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