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青年军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第二次靑年軍奬學金募集略誌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1期  作者:程希珍 王克明  出版时间:1988-05-01
    关键字: 青年军奖学金 捐助名单 通知启事

    經手人兼執筆者 程希珍 王克明時光匆匆,三十三年冬從軍靑年,如今最年輕者,已到六十之譜、年長者已達七十以上,甚至高齡已到八十耄耋之年——在故 經國先生奉厝之日,遇一武姓長者、幸得一識——然而國難未已,我輩雖超衰邁,而愛國救國,拯溺扶弱之心,不敢後人。於是同仁等發願集衆力設此奬學金,數雖不大,却是勉爲陝籍學子們,提供微薄的助力,是謂涓滴之水,多少亦有助於禾苗之滋潤。我當年袍澤,散居各地,營生亦殊,連絡、集議不易、爰先由平日較熟者、或常見面者、微詢意見或慷慨輸...

  • 文章从军报国—发扬浦东精神

    来源期刊:《浦東》 第39期  作者:程祥生 出版时间:1985-01-15
    关键字: 从军经历 军校求学 浦东精神 青年军

    我如按故鄕習慣,應在十二歲上海拜師習藝。託抗戰勝利之福,加以家父工作單位——中華書局有奬學金,遂去上海讀初中,由於小學時受校長王吉先先生,(陸理事長學生)在課堂上講歷史故事,如班超、文天祥、岳飛等人物,且當時雖在淪陷區,然日軍勢力未達鄕下,因此對我國自滿淸以來受列強侵略與國內紛爭,時常慷慨陳述,使我們這些小學生深受影響。三十八年四月十二日**於江陰渡江,上海人心惶惶,然大都均聽天由命,一副無奈的表情,我就讀於上海市長壽路私立力行中學,初二時訓導主任警告我們...

  • 文章青年军奖学金第四次募集报告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9期  出版时间:1990-05-01
    关键字: 青年军奖学金 募集活动 报告 捐助情况

    青年军袍泽热心之协助,虽所得不多,表示我青年军袍泽对陕西青年子弟的一种鼓励,现已继续推行四次,愿我当当袍泽继续出力,以激励青年子弟为国家社会成为有用之才。一、上年移下新台币贰仟元。二、张稳柱、宋增祉、吴彦文各贰仟元。三、马庆祥、赵沧浪、王建凯、李平安、寇悦江、李宗明、张云涛、张佐鹏、程希珍各壹仟元。四、王克明参仟元上列四项台计贰万元整。支委由同乡会发予同乡子弟在学者。(注:葭县白云寺)

  • 文章靑年軍六一五團臺北聚餐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梁毅 出版时间:1995-07-10
    关键字: 青年军 六一五团 台北聚餐 团队事迹

    引言民國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夏秋之際,靑年軍二〇五師一旅三團蒞臨我(桂)省招考靑年軍。當時師長爲省籍之宜山縣九波鄕極具盛名之國軍卓越將領覃公異之,因而我省靑年精英學子乃群起響應,帶筆從戎,其中不乏有師、生、同學、同胞兄弟、叔侄、表兄弟等等,抱著一股報國之熱忱,投效國軍,一時傳遍鄕里。第三團在我省共招考三個營,兩個直屬連,在宜山縣先招考迫砲連,部隊開到廣東番禺後,由迫砲連擴編爲兩個連,一仍爲迫砲連,一爲搜索連。當時第一營在南寧、梧州招考,第二營在柳州招考,...

  • 文章八桂子弟靑年軍 投筆從戎憶當年(中)——第二期靑年軍在廣西招生往返臺灣始末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3期  作者:梁雄 出版时间:1996-07-10
    关键字: 青年军 参军入伍 军事训练 金门战役 北平参战

    第一篇拙作問世每當演習過程中,輪到我背砲盤時,那二十多斤重的鐵塊壓在背上,越走就覺沉重,氣喘吁吁,連腰桿子都挺不起來。個子小的背起砲盤來,眞像「水漫金山寺」中,那飾演烏龜精的演員。邁著外八字的步子,痀瘻滑稽的模樣,打從心裏就好笑。途中休息時,趕緊把砲盤甩在一邊,看它那無情的一付冷面孔,就像猙獰的怪獸般的可惡,不免要咀咒它幾句,來消除心中的怨氣。但砲盤卻無動於中,似乎在訕笑我們,工夫還不到家,還得加強訓練,或是無言的抗議,把軍人視爲第二生命的武器,如此這般...

  • 文章抗战胜利后的故乡

    来源期刊:《浦東》 第33期  作者:程祥生 出版时间:1983-07-15
    关键字: 抗战回忆 从军经历 民生凋敝 远离故乡 青年军

    民國三十四年秋季的某雨天,下午五時天已有點昏暗,由於鄕下缺少照明設備,有些人家已開始用餐,說也可憐,除稀飯配蘿蔔干、醬菜外,便是中午的剩菜,全是自己田裏種的,稀飯裏除少量食米外,就是加大麥粉或大麥片,先將少量米加水燒開,用一小棒攪動鍋內稀飯,同時將大麥粉慢慢灑下,(大麥用人工磨碎粗的叫麥頭,煑乾飯用細的叫麥細、煑稀飯用,也有將整粒大麥用機器壓扁,叫麥片)攪匀後悶上一會便成,但若灶內火旺而稍不留意,溢出鍋外,可慘了,不但稀飯成了稀水,且麥粉流滿灶上,淸理起...

  • 文章陕籍青年军奨学金捐助名单(第六次幕集报告)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5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92-06-20
    关键字: 陕籍青年军奖学金 捐助名单 第六次募集报告

    計開:屈鴻勳 先生 壹仟元冀孝寬 先生 壹仟元史耀華 先生 壹仟元王克明 先生 叁仟元郭克敬 先生 壹仟元張穩柱 先生 貳仟元王念西 先生 壹仟元趙滄浪 先生 壹仟元張明德(韓城)先生 壹仟元王念京 小姐 壹仟元李思純 先生 壹仟元王建凱 先生 壹仟元總計:新台幣壹萬伍仟元經手人:王克明 王建凱上列款項委由同鄕會於團拜時發放予靑年在學鄕友。八十一年二月六日(農曆正月初三日)附記:願我陝籍靑年軍戰友,能於下年度共同解囊,襄助盛擧,期能助成靑年在學鄕友,有美滿之成長過程,蔚爲未來國...

  • 文章青年军第一期晋籍同学复原归来感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3期  作者:樊榮武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青年军第一期晋籍同学 复员归来 接待感言 爱国精神

    民国三十五年夏,记得大约是六月下旬,太原各学校正在忙着举行期考,当时笔者任教天平巷省立第二小学,某日奉校长之命,派我为代表到太原南火车站欢迎青年军第一期复原归来,太原各机关团体都有代表参加此一盛会,各界人士热烈欢迎,当时的情景,回想起来记忆犹新,从那时起也点燃了我从军报国的念头,认为知识青年报国的途径,从军是最直接而有效。对我来讲此后一生戎马,几乎饮弹沙场影向深远。民国三十二年冬季,日军为减轻盟军对太平洋的军事压力,以及日本本土的威胁乃在中国各战场上作

  • 文章難忘之憶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1期  作者:涂澄淸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知识青年从军运动 青年军编练 青年复员节 回忆感触

    兼任第二大队长,民国三十三年六月二十三日,日军攻抵衡阳,笔者是时奉命参加六十二军增援衡阳之战,当出发往前方时,罗敎育长面示「务须将笔记检校淸楚,交敎育处切实保管备用」。其时罗已暗示「召集知识靑年志愿从军编练计划,已得最高当局首肯。重庆正由军训部会同敎育部,靑年团依计划发动中」。四、青年军编练计划发祥地桂林干训团中美合作,双方原为盟国反攻作战预定三十六个中国新装备军所需干部之训练而设,后因桂林失守,干训团移重庆,遂将李家村干训团所呈「召集全国知识靑年志愿从军

  • 文章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4期  作者:廖光華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陈若渊 人物事略 青年军 江西同乡会 哀思挽联

    来台就养之举,百岁萱堂,七旬莱子,此德门之盛事也,谨赋诗章,以记熙庆云。」七十八年二月十九日临川同鄕会年会中,理事长吴垂昆将军为陈太夫人百龄嵩寿,设献百寿图大银盘申贺,并于临川文献第四期为文「家母生平略述」志谢,啸公忠孝持家,众所赞佩,钦敬不已。五啸公中正大学毕业后,为蒋经国先生赏识,卅三年即任青年团南城分团干事长,并响应十万青年十万军之号召,投笔从戎,加入青年军二〇八师政治部任科员,未久升科长,胜利复员后任江西省党部视察,卅八年大陆转进,随军由赣入粤,任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