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长安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长安风土识小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10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1972-07-15
    关键字: 长安 风俗 乡情乡音

    一、「四大金刚」清代盩厔,王力余诗集中,有「土风草」一卷,就长安土语以描述关中风土,近人长安王澹如,为之注释。其咏「菜」,有云:穷到人间菜亦难,款宾葱韮偶登盘;野花衬食无甘苦,各自连根煮一盘。王注:「西北各地菜蔬极少,家常下饭的物品,都是辣子,盐,醋红萝卜丝四样。只有待客,才添些葱韮。到过西北民间的,大槪都能知道。」外方人,就用了讥笑口吻,叫做是「四大金刚」。例如款待学里的先生,由家家户户轮流,无论穷富,总是四个小碟儿,装上这么薄薄的一点菜。颜色倒是美

  • 文章唐代京師之端午節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2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70-07-15
    关键字: 汉唐 长安 端午节 习俗

    自漢以來,五月五日故事獨多,蓋以此日爲極陽之日。風土記載:端者始也,正也。五日午時爲天中節,故作種種事物以辟邪惡。漢時帝都民間以五綵絲繫臂,名長命縷。見於風俗通。晋時作赤靈符着心前,謂可辟邪。見於抱朴子。斯時端午故事雖多,在社會似尙不視爲娛樂之節。直至唐代,始漸昌盛:一、競渡荆楚歲時記:俗以五日爲屈原投汨羅江,傷其死,故以舟檝拯之。此俗荆楚地區行之較盛。二、鬪草歲時記:五日四民並踏百草,故有鬪草之戱。唐中宗朝,安樂公主五日鬪百草,欲廣其物,令馳騎取之。又...

  • 文章长安为中心之贞观法治史事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26期  作者:彭紹周  出版时间:1976-07-15
    关键字: 贞观法治 长安 历史

    政府年來在揆席蔣經國先生主持下以認實、信用與厚道政治風範、和艱忍自立厲精求治之民族特性,革新政風,加強建設,不僅在國際社會上予人一新耳目之感,也着實爲我們的**大業,奠定了輝煌必勝的基礎。尤其是日前他發表的一句「我們今天要以法治國,而不是以刑治國」讜論,更敎我們海內外與陷身鐵幕裏億萬同胞興奮、敬佩無已。筆者有幸忝爲自由祖國一分子,平日旣以攻習國史爲志業,乃就蔣先生一再強調的「貞觀」精神,擧其法治史事撰寫數則以饗讀者之外,藉供政府各級領袖之參考;如有錯失,更...

  • 文章光武劉秀的太學同學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7期  作者:劉令輿 出版时间:1974-07-25
    关键字: 刘秀 太学 长安 邓禹 严光

    年八十乎?或至年八十乎?若建武十七年,年八十,则光武年四十七,严光大于光武三十三岁,至少严光死于光武前,光武死时年六十四,则严子陵无论如何、一定大于光武二十岁以上,则光武二十岁游学长安时,严子陵已四十岁以上,可能是代师授课的老学长。严子陵以学术界前宿,不愿再为后学屈膝,亦自有其心理环境之复杂因素存焉。再对于光武游学长安的前辈,首先要推光武的长兄伯升了。在齐武王縯传中,伯升使宗室刘嘉,往诱新市,平林兵王匡陈牧等。而在顺阳侯刘嘉传:嘉后与伯升俱学长安,习尙书

  • 文章唐代长安之淸明节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1期  作者:選輯  出版时间:1970-04-15
    关键字: 唐代长安 清明节 寒食 祭墓

    按杜甫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足见唐代三月三日赴水上修禊之盛。然吾疑祗都邑士人及富贵人家为之,在社会上未必普遍,其普遍社会,虽鄕曲不遗者,乃淸明之寒食也,其普遍殆与岁首同。然元旦、上元、至社腊等日,纯为社会娱乐之节。独淸明时値春和,芳草遍地,天涯游子最动归思,而柳绿桃红,士女踏春,不忘和乐,其趣味介乎娱乐非娱乐之间。分述于后,以见当时帝京长安风俗。一、禁火禁火之俗先起于幷州各地,见后汉书周擧传及魏武令。周擧以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

  • 文章地方掌故长安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5期  作者:金光宇  出版时间:1972-06-15
    关键字: 长安 清朝 太平天国

    亭居直渎河之南口,为前淸咸丰六年,先族叔祖金仁照公,经理重修长安桥节余乐捐创建。飞簷拱斗,颇具规模。中植公亲笔丰碑两座,一为重修石桥缘起,一为捐户芳名。字迹端秀,可作示范。石柱镌有「勒石传名堪表善,临桥筑屋可留行」联语,虽经太平天国之后,犹巍然独存。

  • 文章家鄉麵食 貓耳朶(亦名麻食子)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0期  作者:韋志武  出版时间:1980-01-15
    关键字: 猫耳朵 麻食子 長安縣門

    。各地都有不同的做法。淸水煑沸,将生猫耳朶下锅,汤不宜太多,出锅成稀糊状最佳,通常煑三滚,胃弱者煑四滚,熄火前一、二分钟,将料配蔬菜放下搅匀,尝味后,即可取食。另再配一、二碟淡味凉菜佐食更佳,可使味觉稍时转高,能继续品尝主食的厚味。猫耳朶又名懒麻食、猴儿子。西安城内以「长安县门」卖的麻食子最有名。台北、高雄有数家专店售卖,我曾专程品味,可惜都是急就章,不够韵味,也许因我怀念故鄕的心太殷勤了吧!

  • 文章秋冬 吃在长安——柿子饼与羊肉泡馍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5期  作者:秦保民  出版时间:1978-10-15
    关键字: 柿子餅 羊肉泡饃 秋冬 吃在长安

    说起长安市上的小吃,虽不如成都、上海、广州那麽多,但是五花八门,也自不少,并且大都是眞材实料,很名贵,我今天要介绍的,祇是最突出的两种:柿子饼和羊肉泡馍。长安市上的柿子饼又有两种,一种是羊油炸出来的普通面粉调柿浆的饼,这种饼腥气极浓,以囘胞为对象,非一般人所能领敎,我在这里要说的,是西关头莲湖公园南门的柿子饼,别无分店,其材料丰富,调配特殊,作法新奇,确乎独创一格,别饶风味。这种柿子饼,是先用一种独特甚至可以说是神秘的方法,剥去柿子外面的薄皮,再从顶上挖

  • 文章唐代长安百万人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1期  作者:莊申  出版时间:1990-03-01
    关键字: 吴承恩 唐玄奘 唐太宗 韩愈 长安城 慈恩寺

    在吴承恩的「西游记」里,唐僧玄奘是这部神怪小说的中心人物。其实玄奘并不需要吴承恩为他宣传。就在唐代初年,他往返中印而取经回国的事蹟,恐怕已经是家喩户晓的。唐太宗贞观十九年(西元六四五)正月下旬,玄奘回到当时的国都长安。据「续高僧传」里的记载,当玄奘还没进入长安,只到达长安西郊的时候,为欢迎他的归来闻风而至的人,已有数十万。如果把这个数字当作四十万人来计算,也许其中的十万人,可以视为长安附近各地的人,而其他的三十万人,或者可以视为长安居民的总数之半。假如

  • 文章长安古乐团台湾演出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3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97-10-30
    关键字: 长安古乐团 民族音乐 民间器乐 赴台演出

    长安古乐》(也称西安鼓乐)是流传于陕西省终南山以北,渭水以南,以古长安(今之西安)为中心的关中盆地一带间古老乐种,也是现存比较完整的北方古老乐种之一,至今在民间还保存著注有明嘉靖,清康熙,清道光和清雍正的手抄古乐谱本,其中不少乐曲的名称与唐教坊曲同名、同调,其律学、乐学内涵和谱式,可远追晚唐五代和两宋,可见其根源之久远矣!多年来西安音乐学院师生,深入民间,先后向西安城隍庙、大吉昌、王顺堂(以上几位已故)和余铸、赵庚辰、崔世荣等民间艺师学习、搜集、整理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