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踏青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紅刼恨)頻添感慨

    来源期刊:《闽聲》 第19期  出版时间:1968-03-15
    关键字: 清明 踏青 扫墓 习俗

    昔时家乡清明节郊外踏青扫祖坟今日此身覊异地一水盈盈空惆怅南国恨人每届农历三月淸明节日,台北市卧龙街道上,男男女女,络绎不绝,均向福州山进发,这是大家前往山上扫墓也。在道上大家交谈都是家鄕口语,此起彼落,犹如置身福州故鄕。离鄕十余年,一海之隔,而有家归,此时,此日、此地眞令人兴无限感慨也。由于无限感慨中,勾起了对家鄕淸明节情景之怀念,谨供「闽声」一角园地里写出公诸读者。幼学琼林中有一句,冬至百日是淸明,就是去年冬至日之后,过了一百日即是淸明节。这时正是三月

  • 文章寒食與清明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5期  作者:耿震寰  出版时间:1981-04-15
    关键字: 寒食 清明 节气 扫墓 踏青

    許多人把寒食和淸明混爲一談,誤淸明爲寒食節,其實兩者並不相同,而且在時間上相差一到三天;依照序列的排定,寒食在前,淸明於後,而根據我國農曆的二十四節之中,根本就沒有寒食這一節,在曆書之中也找不到這一個節令的名稱。那麼寒食又自何來呢?嚴格的說來它只能算是淸明的一部份,或者是附屬於淸明節中的一個小環節而已。依照史書的記載,關於寒食的起源,在「荆楚歲時記」中有這麼一段記載說:由於戰國時晉國的介子推,在這一天因晉文公焚林求之推,之推抱木而死,後人感嘆他的遭遇悲慘...

  • 文章憶家鄕淸明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8卷 第4期  作者:美梅 出版时间:1986-04-10
    关键字: 清明风俗 上坟祭祖 清明稞 踏青

    春風又綠江南岸,鶯飛草長,轉瞬卽屆淸明佳節了。正是家鄕浙江春光明媚,桃紅柳綠,大地一片碧翠的景象。淸明在時序上,該是大地復甦之期,溫度不冷不暖,適値百花盛開的天候,亦所謂「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是多麼令人愉悅惬意的時刻。此際不只大地囘春萬物新生之始,卽使人們也無不爲之精神一爽,且非常樂意踏出家門,作些戶外活動,藉此有益身心健康。囘憶家鄕淸明節的習俗,眞是興趣盎然,特略述於下。一、上坆祭祖—每年的四月五日爲淸明節,現國定爲民族掃墓節,意義是孝子...

  • 文章鄕情瑣記(續)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7期  作者:張純義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上坟扫墓 踏青登高 养蚕 蚕丝 家乡习俗

    重要螺丝,以保存民间艺术之完整。贰、踏青登高上过了坟,到淸明节这一天,算是春假以来最后的一次游乐日子,之后就步入农忙季节,无暇玩乐了,淸明节也是个祭拜亡魂,登高踩靑的好日子,喜欢户外活动的人,也和上坟一样,把吃的东西带到野外去煮,原公这个村鎭的前后,各有一座独立山丘,在南者为斗山,在北者为庆山,两山都位于湑水之南滨,背部均为悬岩削壁,洞穴密布,神话故事遍传,狐仙栖集之所,面部则为靑草如茵,骡马成群,牛羊满山的天然牧场区,斗山之首与庆山之尾,则为松柏茂密,庙宇连栋

  • 文章清明風習譚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9期  作者:介凡 出版时间:1981-07-01
    关键字: 放风筝 踏青 拔河 清明节 习俗

    淸明節,掃墓、祭祖、吃祠堂酒,是古今禮俗的傳統行事;踏靑、射柳、放風寧、盪鞦韆、拔河,乃春天生活裏賞心尋樂的一些戶外活動,淸明行之,更特有意趣。揷柳、戴柳,是淸明踏靑的標記;幸而柳樹生殖力強,否則,這樣一來,豈不像摘香椿一樣,只剩下光桿兒樹了?折柳風習從往昔直傳到現代,宋、周密「武林舊事」卷三:「淸明前三日,爲寒食節,都城人家,皆揷柳滿簷,雖小坊幽曲,亦靑靑可愛。大家則加棗錮於柳上,然多取之湖隄,有詩云:「莫把靑靑都折盡,明朝更有出城人。」道光「廣東通志...

  • 文章清明節由來兼記故鄕習俗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7期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1980-07-01
    关键字: 扫墓 春游 踏青 清明节 风土习俗

    「淸明」乃我國每年二十四節氣名稱之一,起源於西漢時代,淮南子天文訓有云:「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爲淸明。」此時正逢暮春三月,氣淸景明,萬物滋生,妙合自然,因以爲名。至唐代以後,一直相沿成爲節令。淸明節又稱三月節,思親節,中華民國創立以還,政府卽以是日爲「中華民族掃墓節」,規定於每年是日舉行祭掃遠祖軒轅黃帝陵墓典禮,用是尊崇致敬,愼終追遠,政府播遷來臺,在臺北設靈遙祭。先總統 蔣公於淸明節逝世,並定爲總統 蔣公逝世紀念日。軒轅黃帝,少典氏子,姓公孫;長於姬...

  • 文章踏青与扫墓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作者:劉秀香 田辛墾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清明节 踏青习俗 扫墓 民间习俗 祭祖文化

    踏青的习俗由来已久。《月令粹编》卷五费著《岁华纪丽谱》:「二月二日踏青节,」卷六李淖《秦中岁时纪》:「上已(三月初)践踏青草谓云踏青履。」旧俗以清明节为踏青节。阳春三月,春光明媚,芳草茵茵,到郊外踏青是颇有风趣的,古今多有诗句描述,如杜甫的《绝句》:「江边踏青界,回首见旌旗。」苏东坡有诗:「曲于幽榭冬塞窘,一看郊原洗荡春。」其弟子苏子由还专门写了一首《踏青》诗:「江上水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都是对踏青的描写、赞美和兴致。清明节,大地复苏,雨水充沛

  • 文章淸明時節懷故鄕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66期  作者:一鷗  出版时间:1975-04-20
    关键字: 清明节 寒食节 介子摧 踏青 扫墓

    本月五日是淸明節,在淸明節那天,故鄕家家戶戶門上都揷着楊柳桃花,鄕下人家還吃糯米糰子。淸明前一日稱寒食節,這個出典,或許大家多知道的,在戰國時候,有一位忠臣名叫介子摧,他爲晉文公打下了天下,並且還曾經割下股上的肉,爲晉文公在戰場上充饑,他的功勞實在不小。但是晉文公在論功行賞的時候,却把他忘記了。介子摧於是奉着老母隱居綿山,砍柴渡日。後來晉文公忽然想起了他,連忙派人去請他下山,畀以高官厚祿,介子摧却不願再出山做官,晉文公的左右獻計將綿山焚燒,介子摧自然會逃...

  • 文章清明扫墓与踏青郊游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70期  作者:鏞祥  出版时间:1992-04-20
    关键字: 清明节 扫墓 踏青郊游 社会文化 无锡

    清明节除了扫墓祭祖之外,也是一个富有娱乐性的节日,根据古籍记载,有多项活动,如踏青,野宴,放风筝,荡千秋、拔河、斗鸡以及竞渡等活动,由于社会文化的变迁,有的现已不举行,有的已改在别的节日举行,惟一保留至今的可能祇有「踏青」了。清明时节,芳草满地,春花怒放,百鸟齐鸣,大自然一片美景,是郊游的最好时光,过去故鄕在清明那日,如遇天晴,一到郊外,到处都是踏青郊游的人,红男绿女,老老少少,尤其到惠山去的西门外那条五里街上非常热閙。我们同鄕会以愼终追远,使大家不忘

  • 文章第二次青年聯誼活動至溪山百年古圳踏靑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05期  出版时间:2014-05-25
    关键字: 青年 联谊活动 同乡会 踏青 行程

    今年三月廿三日早上举行本年第二次青年联谊活动,本次活动至阳明山溪山百年古圳踏青健行,由丁建树鄕长当向导。活动当日天气晴朗暖和,共有廿二位鄕长参加,于中午餐聚后自由活动。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