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规矩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川劇喝班(二)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8期  作者:蔡啓國  出版时间:1972-06-01
    关键字: 川剧 喝班 三庆会 口诀 规矩

    也是舞台上表现战斗的一种羣舞名称。它与荡子不同之处是先二人对打,甲方连续上来许多人,乙方的一个人接着和这许多人战斗。虽是羣打,但打的都有次序,有规矩。接攒有挡棒攒,鞭攒、大枪攒、翻攒等很多名目。连环:两方兵卒一对一的战斗,(川班旧例是兵和兵打,将与将战。)甲方将乙方打下,乙方又岀来一人将甲方打下,甲方再出来一人将乙方打下,这样循环不已的打法、叫打「连环」。牢子手:这种人专管捕拿凶犯、拷打行刑,把人关到囚牢里,所以叫他牢子手。鸭嘴棍:是从前旧制官府打人的一种

  • 文章川剧规矩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1期  作者:蔡啓國 出版时间:1972-09-01
    关键字: 川剧 规矩 角色 空鼓架 翘腿

    穿蟒袍或官衣时,系于腰间。其制法,用木或竹制一大圈,镶玉片于上,古人所谓蟒玉即指此,本仿宋明等朝的制度,却变成此式,与原样相去已经很远,戏中无论那一朝都用此。玉带既为极庄重之服饰,乃朝廷所赐,安能反上,蔑视朝廷。其实,把玉带反上,既失美观,又违官家威仪,怎么要得!穿黑不穿绿、穿黄不穿白:这是指行头配色方面而言,黑绿与黄白,老前辈均认为「撞色」,不好看,便说不合规矩。但回头来说到明朝官服,什么颜色都有规定,色泽鲜明暗晦,只是美观问题,谈到规定又行不通了。不许

  • 文章川剧规矩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0期  作者:蔡啓國 出版时间:1972-08-01
    关键字: 四川 川剧 规矩 集锦 简介

    「靑龍刀不許擅動」:靑龍刀,原名靑龍偃月刀,其製爲「三停」,旣刀、桿、攥、三節一樣長,刀之兩面繪有金龍,劇中專爲關羽所備,他人不得使用,窮班往往無此。關羽亦用平常大刀、靑龍刀在後台切忌舞動,謂與「降魔杆」同爲「五大仙」所避諱!但實際恐非僅此,因靑龍刀係雕繪空心,裝套而成,容易損壞,較爲笨重,故不宜舞動,劇中使用,亦祗是比劃架勢而己,不用時旣以布套裝好,無非保護故也。「後台不許下棋子」:因爲下棋子常有的口頭語:「你走!」「我走!」走!大家走,人走光了,豈不...

  • 文章川剧规矩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9期  作者:蔡啓國 出版时间:1972-07-01
    关键字: 川剧 规矩 忌讳 秩序 川班传统

    这里所说的川剧规矩,也就是川班的「忌讳」。这些忌讳,并不是甚么成文的公约,只是前辈的口说,同仁谨守不违,成为维持内部秩序的无形纪律。「无故不许出牙笏」:牙笏乃明朝以前,官员上朝必用之物(俗称朝王扁),用来记注奏对各事之大略者也,故剧中官员也用之。其制法与眞者无大异,多系木制白漆,不用时放置大衣箱内保管,除去剧中使用外、「出牙笏」必定有事!也可以说它代表川班法令,如宣布「开放包银日期」,「同仁犯规」,「处分罚款」,「开会召集」等等,均写在牙笏正面,安放

  • 文章鄕情瑣記(續)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3、24期  作者:張純義  出版时间:1990-12-01
    关键字: 乡土习俗 丧葬礼仪 丧仪类型 一般规矩

    陪葬珍奇古玩,列阵兵俑武士,搞不懂这是为了什么?哀者如草蓆裹身,黄土掩体,仍能安于现况。介其中者:尙可棺椁为殓,举哀发丧,凭吊的层次,更是五花八门,不胜枚举,仅以童年居鄕之所闻所见,略于简介。●一般普及性之丧仪与规矩不论贫富贵贱,只要是死于室内者,皆有一定之程序,为其办理后事,在痛入膏盲、药石妄效,一息尙存的弥留时期,家人即趋前祈祷团契,希望再能多活点时间!到一口气不来时,即开始给烧倒头纸,然后移尸堂屋,依死者之年龄和辈分,每一岁取一根稻草,再依辈分

  • 文章揚州飲食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5期  作者:杜負翁 出版时间:1977-11-10
    关键字: 扬州 扬州遭屠杀 饮食集各方大成 满汉席 菜品 饮食规矩

    先説揚州一段痛史我是揚州人,我也可以說我不是揚州人。不但負翁可以如此說,凡是揚州人,皆可以說:皆是揚州人,皆不是揚州人。這種矛盾的語言,未免令人奇詫。要明白此中奧妙,先要談一段痛史。當滿淸入關,豫王多鐸,屠揚州十日。據王秀楚著揚州十日記所載:尸積如山,焚尸簿載八十餘萬,投河、赴井、自焚、皆不在內。准此推測,揚州之被屠殺者,當在百萬以上。揚州、一府城耳,遭此浩刼,可謂地坍土平。眞正揚州人,已無一倖存。待至略定以後,一片荒墟,率由鄰近省縣人民,移居於此。未幾...

  • 文章鄉土史話 徽州碼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李德生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徽州码 记账规矩 历史传播 名称由来 民间传说

    我在一九四九年秋上了小学,学期内认识了阿拉伯和中文数字。寒假中,常到邻居染坊去玩,发现染坊的帐簿上不使用我认识的两种方法记数,写着怪怪的笔划。悄悄的拿过来仔细辨认,看了半天也不知子丑寅卯。因年幼胆小不敢询问大人,只好在心里暗暗地系上个不解的「结」。乡村集镇有十天逢四集的规矩,父亲在逢集日是粮行的记帐先生。读小学三年级时,有个星期日的上午到他那里去玩,站在父亲身后看他用毛笔记帐。报上来的斛、升、合数量,在他笔下写的和染坊记帐的数字写法完全一样,我又是不认识

  • 文章由海州城的雜湊班談談戲劇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龐觀廸  出版时间:1981-09-01
    关键字: 海州城 戏班子 平剧规矩 舞台对联

    前期文献有张先生谈沐阳的平剧一文,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今就儿时记忆海州城里的戏班子,拉杂写来,聊助阅者诸君一粲。海州虽系州治,后来又是东海县城,在公共娱乐的平剧方面,照理应该有个像样子的班底,但实在抱歉,每次神谢庙,多由当地工匠人来扮演,其职业有扎柳的[1]箍桶的[2]和一些混混,戏目除三国、说唐,还有些閙戏,「行头」是褴褛不堪,「砌末」破敝不全,但每一演员,都忠于艺术,在「板眼」、「工架」「「行腔」、「做表」,都十分「卯上」[3],其中有王二铁者,貌颇

  • 文章談寧酒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0期  作者:陳愼之 出版时间:1969-04-01
    关键字: 宁波酒 喝酒规矩 风土习俗 七石水缸 绍兴酒

    每次在參加喜慶宴會上,與一般同席者,不免講起酒的種種;因爲我是經營洋酒入口的,同時又是聊備一格,下數上第一的釀酒商,就以往四十餘年所得對於酒的見聞,扯雜談談。我家是釀酒世家,在祖父一代,祖籍雖是鄞縣,但在石浦(浙江省三門灣),開設了很大的寧酒坊,此乃見到我們族伯祖,前淸同光間,在本鄕開了很大很大的陳大興酒坊,發達不得了。他有七個兒子,分爲七房,七房下代,又各分了三四房不等,我的族伯叔一代,每分房單說房產,在鄞縣閙區,就有七間二衕四明軒的房子三四幢,(每幢...

  • 文章歲暮憶兒時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7期  作者:無可  出版时间:1972-01-20
    关键字: 回忆童年 规矩 洋学堂 国文教科书 放假歌

    余生于逊淸光緖壬寅年,儿时情形,犹历历在目,那时社会上的人,似乎都很淳朴敦厚;我平时在家只听到祖父和父亲讲些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勤劳节俭等的话。祖父母和父母虽然对我十分宠爱,但管敎很严,不许有一点妄言妄行。所以我小时很规矩,常常受到长辈们的赞许。宣统二年正月十六,父亲送我到本鎭的「洋学堂」去读书,读到年终,读完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敎科书第二册,最后一课是「放假歌」,在大除夕晚上守岁,我把这课放假歌唱给我祖父听,他老人家听了很高兴,给我压岁钱鹰洋两块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