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山西绛州澄泥(七律一首)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8期  作者:席涵靜 出版时间:2011-07-01
    关键字: 绛州澄泥 工艺复兴 诗词

    绛县澄泥制奇,汾河崖土变云匜;抟泥火焙金狮,细琢精雕虎魄池;佛手飘香今绝品,八仙过海妙英姿;中华技艺开新页,蔺氏乔梓美誉驰。注一:「云匜」、「金狮」、「虎魄池」、「佛手飘香」、「八仙过海」皆名。二:山西绛县澄泥滥觞于唐代,盛兴于唐宗,炉火纯青于明,后渐失传。二〇〇六(民国九十五)年蔺永茂、蔺涛父子辛苦历尽,恢复失传三百余年之澄泥工艺,其功厥伟,为传统工艺启新页。

  • 文章绛州澄泥重放异彩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绛州澄泥 复苏生产 中国四大名之一 文房瑰宝

    绛州澄泥》与端、歙、洮齐名,誉满中华,并称「中国四大名」。《绛州澄泥》在四大名中为唯一的陶,它的制作工艺,远可追溯到西汉,曾兴于唐,盛于宋,至明代达到炉火纯青,历代皆为贡品。清时乾隆皇帝对此尤为珍爱,曾亲自题铭赋诗,并被编入《四库全书,西清谱》,足见它在中国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绛州澄泥》即通过澄结细泥,烧制成。韩愈在《痉铭》中说:「土乎成质,陶乎成器」。凡有河流之地,随处皆可澄泥烧。从古至今,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的北部

  • 文章徐公石與燕子石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李士崑 出版时间:1994-06-20
    关键字: 沂水县 燕子石 徐公石 鲁砚

    沂水县幅员辽濶,现在已经划分为三个县——沂水县、沂源县、沂南县。沂源县产燕子石,沂南县产徐公石,皆可用以制作台等文房用品。两县皆分别设厂生产,销往各地,广受欢迎。据闻日本观光客不少人专程前往搜购。笔者于今春返鄕时,承地方人士馈赠此,深为喜爱。鲁早在唐宋时期即负有盛名。唐代颜眞卿、柳公权,宋代欧阳修、苏轼等,在他们有关著述中都曾有过介绍和品评,而且评价甚高。但自明淸以来,一般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偏爱端、歙二石,使久负盛名的鲁,便很少有人提及了。鲁

  • 文章紅樓夢叢談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4卷 第3期  作者:張欣伯  出版时间:1982-09-01
    关键字: 《红楼梦》 杂谈 曹雪芹 初评

    箝制学术的所谓「兪平伯事件」。),于未见十六回的甲戌本之前,在其所著「红楼梦辨」一书中,列一「红楼梦年表」,而将曹雪芹的「披阅增删」的年代,遽定为「一七五四」(乾隆十九年甲戌)至「一七六三」(乾隆一十八年癸未)。及乎民国十六年,甲戌本出,因于此本第一回,有句曰「至脂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甲戌」是乾隆十九年,亦即兪氏所说的「一七五四」年。本年脂既已「抄阅再评」,自然不是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起始之年了。胡适氏在其「考证红楼梦的新材料」一文中,即曾提到

  • 文章簡牘的研究讀後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1期  作者:衛聚賢 出版时间:1982-01-30
    关键字: 简牍 汉字研究 笔墨纸砚 唐三彩 草书 甲骨文

    中原文献每期寄我一册,兹阅第十三卷第十二期,有裴可权先生的一篇「简牍的硏究」。余读后有感,而作此:文分四宝—纸墨笔及其他于此!一、纸殷代人占卜用甲骨(龟的腹甲、牛的胛骨),其起源于人头刻字—在氏族社会部落时代,是「邻国相望,鸡犬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因为甲部落被乙部落在若干年前杀掉一人,甲部落要杀掉一人作报复;乙部落自然也要再杀一个甲部落的人作报仇,自然不敢往来,由奴隶作交通(西康大凉山上的罗罗叫此交通的奴隶为「猪头娃子」。如果甲部落再被丙丁部落杀过

  • 文章定襄名产文山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2期  作者:文山山人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定襄名产 文山 万国博览会获银奖

    晋北定襄县河边村,座落在舟山麓。村东一山雄峙,峰峦连云,名曰段亩,亦名文山。文山之腹,贮有佳石。质坚而细密,色泽而肤润,以手抚之,细腻不滑,以口呵之,墨韵纷呈,以物扣之,柔和有声。端石虽冠名,比之谁亚匹。自古村人凿石制,人多宝之。河边村旧属五台县,故所产石,名以县行,亦称台,实文山是也。文山历史悠久,唐宋迄今,千载有余,四海扬名,金元大家元好问,明清学者傅青主,清季名宦、近代正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徐继畬。案头均置文山,抚毫拨墨,吟咏成章。民国时

  • 文章回想學書時的小經驗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6期  作者:丁治磐 出版时间:1977-12-10
    关键字: 书法学习 执笔 磨墨 调墨 伸纸 发笔 洗笔

    至于故意内拗其腕者,其意祇在专练臂肘运笔之力,及加大视界之扩展,原失自然运笔之意,初学者不必以此为法。惟是虚腕虚肘,以及悬腕县肘,最初常致气郁手颤,着笔不得,于此宜以左手覆于祇上,以支持全身重力,两脚亦须踏实,心气使之下沉,呼吸使之深长,此际右手高执笔杆,神疏气畅,意态何等高雅。二、磨墨 磨墨最易使人烦闷,在准备作大字,磨墨时间较多的时候为尤然。此于磨墨之初,加水于,不可过多,以硏墨十数转,即见浓墨为度,继此逐次加少量之水于浓墨之中,每十数转即见浓墨,心情

  • 文章再談林黛玉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1期  作者:張欣伯  出版时间:1996-03-01
    关键字: 林黛玉 晴雯 贾宝玉 脂乙本 红楼梦人物

    )。「甄士隐」即「眞事隐去」,「贾雨村」即「假语村言」,二人名姓,点明「眞假」。批书人脂亦于《戚本》(脂甲、脂乙同)第十二回批云:「此书表里皆有喻也」。「里」为「眞」,「表」为「假」,「表里有喻」盖指「眞假两面」而言。另一批书人畸笏也在第二十二回批云:「将薛林甄玉贾玉看书,则不失执笔人本旨矣」。所说「将薛林甄玉贾玉看书」,持论空前,惜乎间有舛谬。晴雯、黛玉二人,分演「眞假」两角,但与宝钗无关。然畸笏亦知「眞假」,虽不甚惬当,却已望见曹雪芹之藩矣。据上所述,皆言

  • 文章致明香鄕长函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1期  出版时间:2001-03-01
    关键字: 同乡联谊 书法艺术 传统文化

  • 文章松潘黃龍寺記遊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89期  作者:元輝 出版时间:1970-01-01
    关键字: 黄龙寺 塘田盆 黄龙洞 雪宝顶 泥塑木雕

    无数的或深或浅的水池,大者如塘如田,小者如盆如。纵横曲折的水流,从上一层的塘田盆吐到下一层的塘田盆,有飞泉,有瀑布,有湍流,淙淙潺潺汨汨。高下错落的塘田盆的水,因着山光掩映的角度不同,与乎天空中的晦明不定,而呈出五光十色的变化,有如「蜀锦」。水池尽处,现出一座瓦屋,一半截陷在雪里,这就是黄龙寺。此中住持每年只来住两个月,大概是农历的六月七月,因为六月十六是黄龙寺的会期。寺里供有大大小小若干泥塑木雕的神像,有黄龙眞人,有释迦牟尼,有太上老君,有关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